龍抬頭的禁忌有哪些
“龍”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歲仲春卯月(斗指正東)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故稱“龍抬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4龍抬頭的禁忌有哪些,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龍抬頭的禁忌有哪些
1、忌諱吃稀飯喝疙瘩湯,以免糊住龍眼,天將降冰雹
2、忌刀切,怕砍了龍頭;
3、女子結婚選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婦。“回頭”和寡婦。
4、從春節到二月二不得空鍋。
5、商店忌說“關門”,晚上關門叫“靠門”。
6、漁民或船戶忌說“翻過來”,稱“滑過來”。
7、忌說“吃醋”,叫“用忌諱”。
8、停止一切家務活
民間認為,二月二這一天,婦女們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目”;還要停止洗衣,恐怕“傷了龍皮”等等。
9、忌諱“磨面”
俗話說“磨為虎,碾為龍”,有石磨的人家,這天要將磨支起上扇,方便“龍抬頭升天”。對于屬龍或蛇的人來說這個日子是要特別在意,在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來,說是不要影響了“龍抬頭”,據說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
10、引龍錢—山西特有習俗
晉南地區認為這一天是青龍活動的日子,忌去河邊、井上擔水,以免帶回龍卵。在河邊、井旁走動與勞作時,很注意安靜,盡可能不弄出聲響,以免驚動了青龍,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破壞了。
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故事
二月二龍抬頭傳說一:接姑奶奶
二月二這天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接寶貝兒”之說。因為老北京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特別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或半個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一般是以春餅,也就是薄餅做款待。被接回來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門子聊天兒,輕松而愉快。
二月二龍抬頭傳說二:皇帝耕田
二月二這天的另一項活動是皇帝耕田。因為每年的二月二這天差不多是在驚蟄前后,“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從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時候。為了動員人們趕快投入春耕生產,別誤農時,二月二這天皇帝要象征性地率百官出宮到他的“一畝三分地”耕地松土。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農壇內耕地松土,從清朝雍正皇帝開始,每年的二月二這天改為出圓明園,到“一畝園”(今海淀圓明園西側)扶犁耕田。過去曾有一幅年畫,叫《皇帝耕田圖》,畫中是一個頭戴王冠、身穿龍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著一位大臣,一手提著竹籃,一手在撒種,牽牛的是一位身穿長袍的七品縣官,遠處是挑籃送飯的皇后和宮女。畫上還題
了一首打油詩:“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老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這幅畫也說明人們希望有一個開明的皇帝,能夠親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豐衣足食。
二月二龍抬頭傳說三:武則天和龍抬頭的故事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后,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于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云布雨。從此以后,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谷雜糧放于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谷豐登,倉囤盈滿。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二月二龍抬頭傳說四:伏羲氏和二月二龍抬頭
傳說此節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后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于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二月初二龍抬頭理發是啥意思
說法一:
農歷“二月二”是傳統的“春龍節”,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民間一直有“理發去舊”的風俗。據說在農歷二月初二理發能給一年都帶來好運氣。俗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在臘月理完發后,一個月都不再去光顧理發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過,這一民間禁忌近年來已經逐漸淡薄。
說法二:
俗語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云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剃龍頭”的說法。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鴻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說法三:
二月二這一天,民間一直有“理發去舊”的說法。為孩子理發,叫“剃喜頭”,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叫“剃龍頭”,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有民諺為證:“二月二,龍抬頭,孩子大人要剃頭。”
說法四:
二月二日剃頭流傳到今天300多年,從1644年清軍入關開始,官方要求所有男子必須留那沙壺頭,四周沒有頭發,中間一綹,編上個辮子。漢族人不是這樣,明朝以前,像小孩,十八歲以下的小孩,可以理發,一般的理發的時候都剃禿光,光光的,什么都不長,等到過十八歲弱冠之年一加帽子,這頭發就永遠都不能理了,一直到死都不能理,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所以漢族的男子是頭上所有的頭發都要留著,這上面也是編辮子的,盤起來。所以漢族的男子是不理發的,但是清兵入關以后強迫理發,所以老百姓就有這么一個相約,正月誰都不理發,正月剃頭死舅舅。其實是“思舊”,所以叫“正月剃頭思舊”,后來老百姓就叫“死舅舅”了。
2023龍抬頭剪發吉時
2023年二月二龍抬頭就可以剪頭發了。
1、早上7:00-9:00剪頭發:龍子登機,登上皇位;
2、上午10:00-12:00剪頭發:金榜題名,英才卓絕;
3、中午13:00-14:00剪頭發:如日中天,大事天成;
4、下午15:00-16:00剪頭發:財源滾滾,日進斗金。
龍抬頭剪發有什么講究?
二月初二龍抬頭這天理發有“理發去舊”的說法。中國民間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歷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云作雨、滋潤萬物,素有“二月二剃龍頭”的說法。人們相信在“二月二龍抬頭”之際理發,自己一年的運勢可以隨著升起的龍一起騰飛。隨著騰飛的運勢可以為自己的一年帶來好運。所以人們趁此之際進行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