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的禁忌內容
寒衣節的禁忌內容都有哪些?寒衣節標志著嚴冬的到來,也是為父母愛人等所關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寒衣節的禁忌習俗2023寒衣節的禁忌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寒衣節的禁忌內容
1、忌嫁娶
寒衣節是祭祀節日,是緬懷親人的日子,所以人們在選擇婚嫁之日時,都會避開這一天,既是為了尊重先人,也是為了避免懷念親人的悲傷情緒,影響到結婚的心情。所以在祭祀的節日,都有忌嫁娶之說。
2、忌夜里晚歸
寒衣節是祭祖節,也是傳統的鬼節,夜晚的時候陰氣較重,人們往往會在外面燒紙紀念,所以這個時候晚上盡量少出門,尤其是老弱病幼,更是不要在天黑之后出門,容易對身體和運勢不利。
3、忌體弱祭祖
體弱之人包括老人、小孩、孕婦、久病纏身或者大病初愈的人,在寒衣節的時候,盡量不要參與祭祖,一是為了怕勞累過度對身體不好,還有就是陰氣重的地方容易對體弱之人身體造成傷害,這也是老傳統留下來的說法,至今人們還是要遵守的。
寒衣節的節日風俗簡介
人們會在寒衣節這一天祭掃燒獻,紀念仙逝親人。古時有授衣、祭祀、開爐等習俗,而現在逐漸發展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過冬寒衣。每年農歷九月開始,天氣逐漸轉涼,人們也開始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節也被稱為“授衣節”,但在為自己添置過冬的衣服同時,也會關懷追緬先祖之情。
總得來說,寒衣節不同地區的風俗不一樣,但都會為去世的親人燒去寒衣,但新故去的人不能燒寒衣,只要要等到三年后才能燒寒衣。
寒衣節的風俗有哪些?
據了解,每個省的寒衣節習俗都不一樣,但全國統一的就是在這一天有“燒寒衣”的習俗,而可以燒寒衣的人各地規定也不一樣,有的地區規定農歷十月初一這一天(也就是寒衣節當天),只能女兒送寒衣,而有的地區則沒這個講究,兒子和女兒都可以送寒衣,大家可以根據你所在地區的習俗來安排。下面土流小編部分地區寒衣節的習俗如下:
1.廣西寒衣節風俗
在廣西南寧,當地寒衣節這一天并不是十月初一,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墳,舉行冬祭。因為,此時南寧地區還未正式入冬,氣溫不過已經開始逐漸轉冷了,會制紙衣在墳前進行焚化,叫送寒衣。
2.山西寒衣節風俗
當地部分地區送寒衣是在墳地進行的,在呂粱地區,會用彩紙剪成衣服的形狀,并帶到到墳上焚化。而山西省有的地區寒衣節這一天習俗會不一樣,會十月初一傍晚時間到十字路口焚燒一些五色紙,目的是救濟無人祭祀的絕戶,以免他們會搶去自己送給親人的寒衣等物。
3.河南寒衣節風俗
在豫西一帶,寒衣節當日晚飯后,會端上托盤,提個竹籃,放上用五色紙做成的衣服和陰鈔及一碗餃子,來到自家大門外或大路邊致祭。先用草木灰撒五個圈,以代表祖宗五代,再在一邊另撒一個,代表“孤魂野鬼”。然后口念祭語燒掉衣物和陰鈔,并在十字路口處畫圈燒紙錢、紙衣,為先人送衣、送錢。
4.北京寒衣節風俗
在十月初一以前,會去買寒衣紙,有的把這些寒衣紙剪成衣褲狀,有的則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里焚化。
5.山東寒衣節風俗
每年的農歷十月初一,也會用彩紙剪成衣服,為祖先焚燒,表示“十月一,上墳燒寒衣”的意思。
而我國其它地區在寒衣節這一天,不僅要為亡人送寒衣過冬,生者也要進行一些象征過冬的傳統活動。
寒衣節的傳說來源
根據《禮記》記載,農歷10月份是立冬的一個月份,在這一天之中。皇帝率領三公九卿到北郊舉行迎冬的儀式,在儀式舉行完畢之后,要獎賞已經為國犧牲的人,并且給予他們的妻子和兒女撫恤金。對于已經去世的人,為他們送寒衣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根據宋代文人《風土記》載,寒衣節是于先秦時期形成。此外,還存在另外一種說法,即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傳說江南松江府孟家之女,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去修筑長城,孟姜女千里尋夫為丈夫送去寒衣,當他到達長城腳下之時,丈夫已經去世,孟姜女鋪天蓋地的哭聲,將長城哭倒,丈夫的尸骨露出來。此外,孟姜女與秦始皇奮力抗爭,最后抱著丈夫的遺骨跳入了海中。因此長城內外將農歷10月初一這一天,稱為寒衣節。
2023寒衣節的詩介紹
1、寒來無處寄寒衣 唐方干 《君不來》
2、月明人自搗寒衣 唐馮延巳 《酒泉子·深院空幃》
3、不搗寒衣空搗藥 唐白居易 《秋晚》
4、寒衣不要寬 唐白居易 《閨怨詞三首》
5、獨于客路授寒衣 唐杜牧 《中途寄友人》
6、寒衣徒自香 唐王勃 《雜曲歌辭·秋夜長》
7、誰家今夜搗寒衣 唐宋之問 《明河篇》
8、何處搗寒衣 唐劉長卿 《余干旅舍》
9、行客念寒衣 唐劉長卿 《桂陽西州晚泊古橋村住人》
10、白露催寒衣 唐李白 《秋夕旅懷》
11、霜葉是寒衣 唐包何 《江上田家》
12、衣寒衣濕披短蓑 唐王建 《水夫謠》
13、夜寒衣袂薄 宋葉夢得 《臨江仙·不與群芳爭絕艷》
14、送寒衣時節 宋朱敦儒 《十二時/憶少年》
15、寬盡寒衣銷舊香 宋曾覿 《沁園春·更漏迢迢》
16、到家恰好整寒衣 宋吳潛 《鷓鴣天·去日春山淡翠眉》
17、寒衣俟蠶繰 唐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
18、坐索寒衣托孟光 唐白居易 《冬至夜》
19、憶酒典寒衣 唐姚合 《秋日閑居二首》
20、不堪織寒衣 唐賈島 《客喜》
21、發寒衣濕曲初罷 唐劉滄 《江樓月夜聞笛》
22、盡室未寒衣 唐皮日休 《貧居秋日》
23、至今猶自著寒衣 唐盧汝弼 《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
24、先脫寒衣送酒家 唐崔道融 《對早梅寄友人二首》
25、年年辛苦寄寒衣 唐陳陶 《水調詞十首》
26、月明人自搗寒衣 唐馮延巳 《酒泉子·庭下花飛》
27、寒衣欲誰待 魏晉陶淵明 《擬古 其九》
28、當暑厭寒衣 魏晉陶淵明 《有會而作》
29、象床素手熨寒衣 宋蘇軾 《四時詞》
30、寒衣待橘洲 宋蘇軾 《虔守霍大夫監郡許朝奉見和此詩復次前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