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節氣后還要熱多久
大暑節氣后還要熱多久?大小暑時節,天氣酷熱,福建、廣東和臺等地方有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習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大暑節氣后還要熱多久,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暑節氣后還要熱多久
八月底轉涼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大暑期間之所以這么炎熱,首先是因為在這段時間里,南京經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高溫酷暑,降水較少。另外,通常入夏以來,地面上白天從太陽光中吸收的熱量多于夜間散發的熱量,熱量不斷積累,到大暑期間,所積累的熱量達到了頂峰,所以大暑節氣最為炎熱。
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極端的高溫天氣。晴朗時,經常驕陽似火,酷熱難耐;陰雨時,則悶得讓人難以喘氣。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熱死泥鰍”“大暑到,暑氣到”等諺語。
緊跟大暑節氣后的是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的立秋節氣。“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是立秋之后還有秋老虎,此時也非常的熱。
隨著大暑的到來,三伏天過后再加上秋老虎,預計到八月底天氣才開始轉涼。
大暑節氣的物候特征
古人將大暑時節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大暑時節,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在什么季節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2個節氣,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斑鳩喚雨,蛙叫蟬鳴,星夜流螢,聚蚊成雷。大概是大暑最真實的寫照。
大暑節氣的注意事項
1、注意避暑
因為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所以要注意防暑避暑,尤其是長期在室外工作的更要注意,不然一不注意就容易中暑。
大暑期間在室外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帽子、防曬傘,防曬衣,衣著要寬松透氣。隨身帶著水,身體多補充水分也能降低中暑的的情況。
在室內也要注意防暑,可以增加屋內濕度,準備一些降暑的食物,如西瓜,冰鎮食物,酸梅湯,綠豆湯等。
2、注意休息
夏天炎熱,人們經過一天的烘烤身體內的能量被消耗了不小,如果還要熬夜,休息不好,第二天肯定體力跟不上,容易疲倦。所以要注意休息,可以稍微晚一點入睡,因為晚上晚一些會更涼快一些,容易入睡。
3、飲食清淡
大暑時節應該避免吃高熱量的食物,尤其是火鍋,羊肉,油炸食物等,因為本來環境就熱,身體內再填充高熱的食物,會讓身體更加燥熱,會導致上火等情況。所以應該多吃一些清熱降火、消暑健脾的食物,例如西瓜,綠豆、冬瓜、絲瓜,苦瓜等。
大暑節氣習俗
1、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吃荔枝,叫做“過大暑”。民間傳說大暑這一天吃荔枝,營養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
2、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還有吃米糟的習俗。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說可以“大補元氣”。
3、吃“半年圓”
另外,由于農歷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民間講究“過半年”,這天拜完神明后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一家人品嘗甜食,象征著團圓和甜蜜。
4、海邊過大暑
深圳人在海邊度過炎熱的大暑日。在夏季防曬很重要,不僅僅是愛美怕曬黑的女性,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男性也一樣需要防曬,尤其是去海邊或水上樂園,更需要使用防曬霜,并不時補涂防曬霜。
5、賞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稱“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傳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間有賞荷花的習俗。江蘇常熟、通州、吳縣等地,是著名的觀荷之處,觀荷納涼,游船眾多,景象頗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