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何時是寒露節氣
2023年何時是寒露節氣什么時候?寒露節氣常吃螃蟹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3年何時是寒露節氣什么時候?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3年何時是寒露節氣什么時候?
2023年的寒露節氣是在農歷九月初七,陽歷是10月8日。這個時候天氣開始逐漸變冷,氣溫日漸下降,冷空氣也開始活躍起來。
寒露節氣常吃螃蟹的原因是什么呢?
寒露前后,蝦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節氣蒸螃蟹的習慣。俗話說:“寒露發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此時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所以,寒露節后,不妨進食幾只肥蟹來滿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而在溫州,人們除了飽嘗鮮活美味的肥蟹之外,喜歡醉制別有風味的河蟹或江蟹。有的用米酒來醉,有的用鹽水來嗆,更有的把鮮蟹醉后再將里面膏汁挑出來單獨存放,以便招待親朋好友時品嘗。
不過,過敏體質、胃寒者及孕婦、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黃,另外,現在正是柿子熟的季節,要注意螃蟹忌與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寒露節氣的農事活動有什么呢?
寒露后,如有強冷空氣南下,南方容易出現氣溫低、風力大的寒露風天氣。寒露風是秋季冷空氣入侵引起明顯降溫而使水稻減產的一種冷害。它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多發生在中國南方農歷寒露節前后,因此廣東、廣西、福建一帶稱寒露風,長江流域稱秋季低溫。
寒露時節,北方應播種完小麥,不宜再遲,以免減產。南方應適時播油菜、種蠶豆等。 [6] 華南地區將會出現一種災害性天氣——綿雨,其特點為:濕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因此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獲和播種。
寒露節氣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就已經盛行。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能夠避難消災,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多數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帶茱萸外,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后來傳承下來。清代,北京重陽節的風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形。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紀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陽節已成為了中國人“敬老愛老”的老人節了。
寒露節氣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節恰逢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始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聞名,以詩聞名,以愛飲酒聞名,也以愛菊聞名,后人學習他,便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把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更接近陶淵明。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流行,當時的菊花就有許多品種,千姿百態。在民間,人們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凌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主要內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更為昌盛,且不僅在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陽節前后最為昌盛。
所謂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為原料釀制而成的酒。《西京雜記》稱:“當每年菊花盛開之時,采其莖葉,雜以黍米釀成,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因為飲菊花酒同樣能夠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所以是漢代宗貴達官常飲的佳品。對此沈栓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一詩寫道:“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