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寒露具體是幾點幾分幾秒
2023年寒露具體是幾點幾分幾秒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3年寒露具體是幾點幾分幾秒呢?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3年寒露具體是幾點幾分幾秒呢?
公歷2023年10月8日21點5分,農歷癸卯年八月二十四號。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寒露節氣穿著別露腳
古語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氣由涼爽轉為寒冷,“秋凍”的日子已經結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發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1]
寒露節氣早睡不熬夜
中醫認為,規律的作息習慣有利養陰,因為睡眠不足容易損耗陰血。因此,睡好覺、避免熬夜要常記心頭。寒露起居原則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順應陽氣舒張,早睡有利陰精收藏。
寒露節氣吃重陽糕
重陽糕是重陽節的代表性食品。因為“糕”與“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說法,所以在重陽節登高時吃糕,預示步步高升。
宋代重陽糕的制作非常講究。《夢粱錄》記載:此糕是以糖面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為絲簇釘,插小彩旗,故名日“重陽糕”。還有一種,是由宮中的“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獅蠻,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為細末,人麝香糖蜜和之,捏為餅糕小段,或如五色彈兒,皆人韻果糖霜,名之日‘獅蠻栗糕’”。《乾淳歲時記》中說,當時更有一種不一般的重陽食品,它“以蘇子微漬梅鹵,雜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顆,名日‘春蘭秋菊’”,不但食糕制作考究精致,而且命名奇特,為前世所少見。
寒露節氣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陽節插茱萸的習俗,在唐代就已經盛行。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能夠避難消災,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多數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帶茱萸外,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后來傳承下來。清代,北京重陽節的風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形。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紀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陽節已成為了中國人“敬老愛老”的老人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