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寒露節氣的由來
2023寒露節氣的由來都有哪些?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寒露節氣后,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關于寒露節氣的由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寒露節氣的由來
在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就是寒露了,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所以被稱之為寒露。
寒露的意思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與白露相比,氣溫又下降了很多,地面的露水更冷,更多,有成為凍露的可能,因此稱為寒露。這時的東北地區已進入深秋末尾,有個別地區已可見到零星的小雪花了。在南方大部地區,天氣明顯變涼。《清嘉錄》載:“寒露乍來,稻穗已黃,至霜降乃刈之。”在南方大部分地區,寒露之后,才開始進入真正的秋季。偶然能見到幾片樹葉發黃,也到了“過r寒露,秋糧入庫”的時候了。在黃河中下游地區,秋收已近尾聲,莊稼已收割,農民一般是在場院上脫粒、翻曬,準備收藏入庫了。“寒露種小麥,種一碗,收一斗”,這時候正是播種冬小麥的最后一段時間,搶種小麥不能歇,“晚種一天,少收一石”,這時節大田作物大部分已停止了生長。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養生
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可以起到很好的補充營養的作用。維生素C有很強的抗氧化性,能夠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的傷害,可以增強免疫力,提高人體的抵抗力,預防感冒,很適合秋季補充。維生素E可以強健骨骼、改善心腦血管,同時還有防止肌膚干燥的作用,秋季可以適當的補充。
飲食平衡
秋季飲食應該要注重平衡均衡。可以多吃梨、柿、香蕉等,這些食品,能夠溫補脾胃、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喉干燥。胡蘿卜、冬瓜、銀耳等,能夠滋陰補腎,祛除秋燥。也可以多吃些紅棗、蓮子、鴨肉等溫補食品。
增添衣物
秋季早晚氣溫溫差很大,一定要做好身體保暖,以防寒氣侵入體內。要隨著天氣逐漸增添衣服,尤其是早晚,要多穿些衣服。但也無需一次性添衣太多,“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的耐寒有利于提高皮膚的抵抗能力。但一定要注意寒露季節不要露腳在外,要作用好腳步的保暖。而且秋季易發腹瀉,所以也要做好腹部的保暖。
宜早睡早起
秋季要保證睡眠充足,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夜晚睡覺時,一定要蓋好被,謹防秋寒傷人。秋天宜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居室可擺放一些綠葉植物,可凈化空氣。
進行戶外運動
秋天天高氣爽,溫度適宜,很適合進行戶外活動。可以到公園郊野進行一些戶外運動,例如登山、遠足等。秋游既可調節精神、強身健體,又能放松心情。
寒露節氣的象征
寒露節氣象征著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斗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歷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寒露節氣后,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干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具體的要看哪一年的天氣情況。
寒露節氣的古詩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曦聚更難。
《池上》唐·白居易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玉蝴蝶》北宋·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
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
遣情傷。故人何,煙水茫茫。難忘。
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
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
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
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