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的三候特點
秋分節氣的三候特點都有哪些?在南北兩極,秋分節氣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2023秋分節氣的三候特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秋分節氣的三候特點
中國古代一些著作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一、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聲不但是暑氣的終結,也是秋寒的開始;
二、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三、由于天氣干燥,水汽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
秋分節氣含義是什么
秋季的第四個節氣就是秋分節氣了,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6個節氣。 每年9月23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為秋分,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秋分之后,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故秋分也稱降分。此后,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于10℃以上,要注意穿衣保暖了。
秋分時節的天氣特點
在我國的農歷二十四節氣來說,“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于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先后進入了秋季,日平均氣溫都降到了22℃以下。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鞍嗽卵汩T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天氣也會變得比較寒冷。
秋分是什么意思
它有兩種含義,在地理學上這一天太陽直射點正好在赤道,且到達黃經180度,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因此晝夜是等長的。在氣候上來看,由熱轉涼。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對季節進行季節劃分,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所以農事的關鍵是一邊要注意農作物的搶收,也要根據各地的天氣特點,決定何時進行秋耕。
秋分后還可以種什么菜
1、秋菠菜
菠菜怕熱喜冷涼,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5~20℃,氣溫超過25℃時生長不良。每年的9月初至10月初是秋菠菜的適播期,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中旬是越冬菠菜的適播期。
2、櫻桃蘿卜
櫻桃蘿卜不耐炎熱,適宜生長的溫度為6~20℃,生長期僅為30~40天,秋分后播種,到了10月底即可收獲。
3、香菜
香菜生性喜歡冷涼,在15度到20度左右環境下容易發芽出苗,香菜十分耐凍,氣溫低到0度也能繼續緩慢生長,秋季在秋分至10月中旬播種。
4、薺菜
薺菜種植是在秋季,一般多為秋分之后播種,冬季經歷休眠后,其地下部分開始儲存能量,待春天一到,便快速萌發。
5、小白菜
秋分后種植大白菜肯定晚了,但是可以種植喜涼的小白菜。小白菜生長周期短,出苗后25天即可食用,秋分后依然適合種植,種植時以直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