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風俗傳統是什么
小暑節氣風俗傳統是什么?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小暑節氣風俗傳統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暑節氣風俗傳統是什么
1、斗蟋蟀之樂是小暑的習俗之一
《周書》上說:“小暑之日溫風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鷹乃學習。”溫風其實是蒸騰的暑氣,它絲毫吹不動樹上的枝葉。“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蟋蟀古稱“促織”,人們在聽到蟋蟀的鳴叫后,常常會為辛勞的織女感傷。
2、曬書畫衣物是小暑的習俗之一
小暑適逢六月初六日“天貺節”。據史書記載,此節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貺節。民間還有:曬書畫、衣物等習俗。傳說此日出曬后,去潮,去濕,防霉防蛀。故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說法。
3、“吃炒面”與“進湯餅”是小暑的習俗之一
舊時有“六月六,吃炒面”的習俗。這是古時六月伏日吃面的演變。最遲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就已盛行。《荊楚歲時記》中載:“六月伏日進湯餅,名為辟惡”。這說明魏晉已后,六月伏日進湯餅,已明確為的是“辟惡”。
每年的小暑是幾月幾日
2023年的小暑時間:7月7日16點30分29秒,五月二十,星期五。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這天的下雨量會變多,是屬于濕熱的節氣。
小暑節氣的特點
一、南方雷暴、華南高溫伏旱
小暑前后,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進入雷暴最多的季節。雷暴是一種劇烈的天氣現象,常與大風、暴雨相伴出現,有時還有冰雹,容易造成災害。華南東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多連晴高溫天氣,開始進入伏旱期。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一東旱西澇的氣候特點。
二、淮河、秦嶺一線降水增加
小暑開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結束,東部淮河、秦嶺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開始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雨季,降水明顯增加,且雨量比較集中;華南、西南、青藏高原也處于來自印度洋和我國南海的西南季風雨季中。
三、長江中下游雷雨頻頻
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一般為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高溫少雨天氣。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氣勢力仍較強,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與南方暖空氣勢均力敵,出現鋒面雷雨。小暑時節的雷雨常是“倒黃梅”的天氣信息,預兆雨帶還會在長江中下游維持一段時間。
綠樹濃蔭,時至小暑。南方地區小暑時平均氣溫為26℃左右,已是盛夏,頗感炎熱,但還未到最熱的時候。常年7月中旬,華南東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可開始出現日平均氣溫高于30℃、日最高氣溫高于35℃的集中時段。
小暑養生注意事項
飲食上要注意清熱祛暑
小暑節氣剛好在初伏天前后,此時天氣是非常炎熱的,需要及時清熱祛暑,以免誘發中暑問題出現。其中,選擇食療效果很不錯,應該試一試。
比如說常吃絲瓜、冬瓜、黃瓜等水分多的食物;比如說多用薏米、扁豆等煲湯食用;比如說用菊花、金銀花等泡水當茶飲用等等。這些材料都是清熱祛暑的佳品,日常應該吃一些。
規律作息
小暑來了,天氣會變得更熱,一些怕熱的人,到了夜晚的時候,也還是覺得熱,總是被熱得睡不著。經常凌晨了還在外面吃夜宵,覺得吃完夜宵再睡比較涼快,這種做法不對,將會影響身體的睡眠質量。沒有獲得充足的睡眠,第二天整個人會變得非常困倦,一點精神都沒有。
對此,建議怕熱的人,在家里安裝好空調。每天睡前半個小時,提前打開空調,調好溫度減低室溫。當室內變涼快之后,再進入睡眠。建議每天晚上10點左右開始入睡,確保自己能夠在11點左右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如果吹不了空調的人,則要提前打開電風扇,也是有助降溫的。其中,開始入睡之前,要把電風扇改成“搖頭”狀態,這樣做是為了避免身體某個部位被一直吹而著涼。
保持心平氣和
小暑來了,天氣變熱了許多,人待在高溫環境中,很容易變得煩躁不安。長期處于這種情緒狀態,容易出現內分泌失調,同時精神容易處于緊張狀態,整個人變得非常容易累。
所以說,平日里需要保持心平氣和,遇事要冷靜,不能總因為一些小事而大發雷霆。遇到問題應該找出原因,再找尋解決的方法,而不是抱怨上天不公,更不能把責任推給別人,如此只會更加心浮氣躁,對健康不利。
適當游泳
夏季炎熱很多人都喜歡游泳,小暑來了氣溫變得更高了,更多的人想要游泳。這些運動很不錯,很適合用來鍛煉身體。在炎熱的天氣里游泳,除了可以強身健體之外,游泳還能夠幫助人們消暑。
這是因為水有助人們導熱,在游泳過程中能夠讓身體的熱量更快地散發。所以在水里游泳的時候,整個人會覺得涼快舒服。對此,建議人們在小暑到來的前后,應該每周適當游泳幾次。
小暑吃什么好
1、苦瓜排骨湯:苦瓜500克,排骨400克,酒一大匙,鹽一茶匙,蔥段,姜片,紹酒,鹽適量。首先把排骨剁成塊,汆水;苦瓜切成普通塊;陳皮洗凈;姜切片。然后涼水,放入姜片、陳皮、排骨2大火燒開,轉小火燉30分鐘。最后放入苦瓜燉20分鐘,放入其他作料即可。
2、炒鱔片:鱔魚1條(約300克),黃瓜半根,紅尖椒半個,筍片、木耳、姜片、蔥花、蒜粒各適量。料酒、醬油各1大勺,鹽、味精、香油各適量。黃瓜洗凈切菱形片;尖椒去蒂及子,洗凈切三角塊。鱔魚切成兩片,再切成菱形片,用一半料酒和醬油抓拌。油燒熱,煸香蔥茬、姜片、蒜粒,放入鱔片翻炒,調入醬油、料酒、味精、鹽,見鱔片支楞起來,放入黃瓜、紅尖椒、筍片、木耳,炒至黃瓜斷生熄火,滴入香油。
3、西瓜番茄汁:西瓜半個,番茄3個大小適中。西瓜去皮、去籽,番茄沸水沖燙,剝皮去籽。二者同時絞汁,兩液合并,隨量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