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消毒制度管理
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于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怎樣才能寫好學校消毒制度管理?這里給大家提供學校消毒制度管理,方便大家學習。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篇1
一、學校環境衛生及消毒制度。
1、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生,辦公室每一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學校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辦公室和教室每一天要有充足時光打開門窗,持續室內空氣流通。
2、學校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總務處負責)
3、各班清潔衛生打掃學生每一天負責進行公共環境衛生打掃,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
4、各班飲水機每一天由專人進行保潔工作,由供水部門進行定期消毒工作。
5、如發現校外、社區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職責區內的消毒工作。
6、如發現班內有類似“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的現象,則班主任應及時做好監控和上報工作,并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7、星期三為學校清潔衛生大掃除時光(包括消毒)。
二、個人衛生、消毒制度。
1、飲水務必自帶獨用茶杯,不喝生水、涼水,不吃生菜、涼菜。
2、學生應做到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從口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換衣服,持續清潔衛生。
3、洗手設施要放置消毒肥皂。(總務處負責)
三、廚房衛生消毒制度
1、為加強學校飲食安全,防止病從口入,對食堂的餐具、炊具、室內設施作如下規定:
2、食堂對炊具、餐具,堅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一天對餐具用開水蒸煮10—20分鐘。對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潔措施。
3、采購回來的肉、菜必須要洗干凈。菜要洗3次,做到無雜物;食物要煮熟,堅持不出不衛生食品。
4、炊事用具要經常持續清潔,每餐要清潔干凈,每一天用消毒水抹熟食柜。
5、食品過夜要加蓋放好,廚房人員分飯要堅持戴口罩。
6、生熟食物嚴格分開,盛放及使用不一樣的用具,盛放要加蓋,防止蚊蠅等叮、爬及污染。
7、每餐后對食堂的地板、水溝用漂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應持續清潔,并加蓋。
8、采購滅鼠、滅蚊、滅蠅的藥物,加強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場所。
9、使用藥物消毒時,務必使用經國家批準使用的藥物,正確的配制使用,保證消毒有效。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篇2
為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學校傳染病發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學校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蔓延,特制訂消毒制度。
一、消毒時間
學生放學后消毒人員對學校進行消毒
二、消毒范圍
1、學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門扶手等)、走廊、學生宿舍、廁所、圖書館、下水道以及手可以觸摸的地方都要進行徹底消毒。
2、學生衣物被褥等。
3、學生餐具、文具等。
三、消毒方式方法
1、使用84消毒液進行全方位消毒,密閉門窗1小時后開窗通風。
2、使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30分鐘。
3、衣物被褥經常晾曬。
4、定時開窗通風。
5、餐具、文具擦拭或蒸煮消毒。
四、消毒員設置
學校指派專人負責消毒工作,消毒頻次為1次/日。
五、嚴格登記制度
消毒員要每天將消毒情況填入消毒記錄登記表。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篇3
為了有效地防止傳染病的發生,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促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校通風消毒制度。
一、學校環境衛生消毒制度:
1、加強教室、食堂、廁所、辦公室等校園環境衛生的打掃和保潔,尤其是衛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3、教室的通風和消毒一樣,是防止傳染病發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專人,做好教室的通風工作和消毒工作,
殺滅病原菌,從根本上杜絕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并做好消毒記錄。
4、教室應在每天上課前開窗通風,每天保持通風直到放學,其他教學用房也要每天開窗通風。
5、樓道、廁所、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的消毒工作由總務處安排專人每周兩至三次進行。
6、班級每星期兩次用噴霧消毒劑,噴灑教室,進行對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
二、個人衛生要求:
1、學生應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
2、學生飲水必須自帶水杯。
3、保持居住房間的通風換氣。
4、避免和來自疫區的人員來往,如要接觸,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戴口罩),盡量縮短接觸時間,不要直接面對,
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在接觸后及時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醫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噴嚏時不要正對別人。應使用紙巾保護遮掩口鼻。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篇4
為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學校傳染病發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學校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和蔓延,特制訂消毒制度。
一、消毒時光
每一天放晚學后,消毒人員對學校重點部位進行消毒。持續一周。
二、消毒范圍
學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門扶手等)、走廊、宿舍、廁所以及手能夠觸摸的地方都要進行徹底消毒。
三、消毒藥品濃度配置、
使用1:100的84消毒液或用二氯異氰尿酸鈉每20克(1小袋)兌8000毫升水(濃度為0.05%)。
四、消毒方式方法
放晚學后消毒員對地面、桌椅、門扶手先用消毒液進行第一遍擦拭,第二天早晨學生到校前再用清水進行第二遍擦拭。
五、消毒員設置
學校指派專人負責每一天消毒工作。學校分管領導監督、指導消毒員消毒工作。
六、消毒員要每一天將消毒狀況填入《學校消毒狀況登記表》。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篇5
為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各學校積極籌備衛生清潔消毒物資,為開學和開學后日常防疫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一定要規范儲存、使用和管理,做好相關安全工作。
1、清潔消毒物資包括消毒劑和消毒器材。消毒物資存放在學校專用存放地點,場所應選擇在有監控覆蓋的地方,并離開學生活動區域。
2、存放地點應當符合有關安全、防火規定,設置相應的通風、防爆、防火、防雷、報警、滅火、防曬、除濕、消除靜電等安全設施。
3、存放場所封閉管理。存儲倉庫要懸掛警示標牌,設置警界線等隔離措施。
4、物資應當分類分項存放,堆垛之間的主要通道應當有安全距離,不得超量儲存。
5、將安全管理制度、每種消毒劑安全使用說明在存放場所放大張貼。
6、安排專人出入庫管理,建好物資管理臺賬,包括來源(接受捐贈、購買)、數量、購買(接收人)、入庫時間等。
7、物資出庫做好登記,對使用人、使用時間、使用量等詳細記錄。領取和歸還均雙方簽字確認。
8、向使用人發放消毒用品時,應附送簡練表述的安全注意事項。
9、使用人要做消殺情況記錄,包括消殺時間,區域(面積),可在歸還物品時記錄備案,存在問題及時向主管人(保管人)反饋。
10、消毒劑(粉、片、液)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配比、使用,嚴格遵守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11、消毒劑和消殺用具應即用即還,或每日取還。不應在固定存儲場所以外其他地方存放。
12、管理人員要定期查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明確負責人和檢查人。
13、消殺要適時、適度、適量,防止過度消毒引發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
學校公布制度時,應同時公布責任人(盡量雙人管理),以確保制度落實。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篇6
一、學校各班級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掃衛生,辦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值日對衛生進行清潔。辦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時間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二、由保潔人員每天負責進行公共環境衛生清潔。
三、學校后勤處安排專人定期噴灑消毒液或石灰水進行噴霧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傳染。
四、消殺區域包括:樓梯樓道及周圍、各辦公室、廁所、沙井、化糞池、垃圾箱、垃圾中轉站等室外公共區域及宿舍。食堂消殺由食堂安排專人負責。
五、消殺工作每月進行一次,并填寫《消殺記錄表》
六、定期做好滅“四害”工作,投放鼠藥必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必要時掛上明顯的標識。
七、校園內無亂堆放現象,雜物及時清除,生活垃圾須日產日清。
八、隨時清除綠化帶雜草、紙屑、落葉、果皮等雜物,定時澆水、修枝、松土。
九、如發現校外、社區有類似“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門按照“防非”、防治“禽流感”時期學校消毒制度進行責任區內的消毒工作。
十、如發現班內有類似“流感”、“禽流感”、“結核病”“手、足、口病”的現象,則班主任應及時做好監控和上報工作,并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篇7
一、盛放冷葷及烹飪、加工好的直接入口食品的盆、盤、碟、碗等容器在盛放直接入口食品前必須洗刷潔凈并進行有效的消毒。
二、容器具洗刷,洗滌消毒池嚴格專用,明確標識洗滌池、消毒池、清洗池,使用的洗滌靈、消毒水須符合衛生標準要求,消毒液的配比濃度達到250ppm(試紙校驗為300ppm)。
三、容器具洗刷按照一刮去殘渣、二洗、三沖、四消毒、五清水、六保潔的順序進行。
四、嚴格執行餐飲具、工用具、容器洗刷消毒程序:
ⅰ、熱力消毒至少設兩個水池,洗消程序為去殘渣、洗滌劑洗刷、凈水沖、熱力消毒四道,感官檢查光、潔、澀、干。
ⅱ、化學消毒至少設三個水池,程序為去殘渣、洗滌劑洗刷、藥物消毒、凈水沖四道工序;消毒水池內壁有水面高度標志線,池中預先放自來水(使用有效氯消毒劑消毒時應使用常溫水)達標志高度后,再向水中加入規定容積的消毒藥劑,使有效氯濃度達到250ppm,用試紙校驗達到300ppm,藥劑分散混勻后(勿重疊)放入欲消毒的餐飲具容器,使餐飲具、容器充分浸入消毒液面內,維持消毒時間5分鐘以上,取出后以凈水沖洗表面的消毒劑殘留,感官檢查潔凈、無異味。
五、根據消毒程序要求,直接接觸成品的用具應首選熱力方法進行消毒,因材質、大小等原因無法采用的除外。采取不同消毒方法,嚴格執行關鍵限值標準。
A、煮沸消毒:溫度100℃以上時間≥10分鐘
B、營養餐重復使用的餐具熱風消毒:溫度95℃時間≥60分鐘
C、紅外線消毒:溫度120℃時間≥10分鐘。
D、洗碗機消毒:水溫85℃時間≥40秒鐘
六、消毒有專職人員負責,嚴格執行消毒標準要求,做好當日記錄。
七、消毒好的物品按衛生要求存放與使用,嚴格餐飲具用后洗凈、用前消毒原則;已消毒與未消毒的餐飲具分開存放,并在餐飲具貯存柜上標有明顯的“已消毒”、“未消毒”標記;消毒后的餐飲具放入密閉保潔柜中儲存,分類擺放、整潔有序。餐具保潔柜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潔凈;保潔柜內無雜物及個人用品。
八、洗碗機保持潔凈,熱力洗消用水、氣達到規定的溫度;設備上的溫度顯示裝置正常無故障。洗碗機、洗消池用后保持潔凈,無殘渣,臺面、地面清潔無污垢。
九、從餐飲具、容器上清除下來的廢棄物以專用帶蓋容器盛放,做到廢棄物不暴露、不積壓、不外溢、容器外觀清潔。
十、從事洗刷、消毒工作的從業人員經健康培訓合格,持有效健康、培訓證明上崗;熟練掌握洗消工序與洗滌、消毒的相關衛生知識。
十一、所使用的洗滌劑、消毒劑需經檢驗合格,符合國家食品用洗滌劑、消毒劑衛生標準與要求,保證對人體安全無害,索取的檢驗證明存檔備查。
十二、未經消毒的餐飲具、容器不得用于盛放直接入口食品及供餐使用;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的餐飲具。
十三、消毒間保持清潔,洗刷池、消毒池專用,水池用后刷凈,垃圾及時清理。
學校消毒制度管理篇8
一、消毒負責部門:
校長負總責,學校總務處負責監督、指導、檢查,相關人員具體實施。
二、消毒范圍:
學校所有教室及功能室(地面、桌椅、門扶手等)、走廊、宿舍、廁所以及手可以觸摸的地方。尤其是學生經常接觸的物品要進行全面徹底消毒并做好記錄。廁所用生石灰粉進行消毒。
三、消毒時間:
每周對校園進行衛生大掃除,確保校園整潔干凈。每天應有一定時間(中午12:30時下午學生放學后17:30時)打開教室門窗、寢室窗戶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潔員按時負責進行每天的公共衛生環境打掃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
四、異常情況:
如發現校內出現類似“流感”現象傳染病,班主任及教師及時向校領導匯報,學校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并進行監控,并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對患傳染病學生上課的教室、及時進行空氣消毒和物體表面的消毒,情節嚴重的及時聯系家長進行隔離治療。消毒結束后進行通風換氣。
五、餐飲具消毒:
1、食堂工作人員按食堂衛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2、學生應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經常晾曬被子。
六、消毒記錄:
專人記錄消毒情況,消毒人員若貽誤消毒工作造成不良后果,按相應的教師管理辦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