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過后為什么會有瘟疫
連日來,河南多地出現連續暴雨天氣。洪水是一種自然災害,它會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的損失。但是,洪水過后會帶來另一種災害——瘟疫。今天小編整理了洪水過后為什么會有瘟疫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洪水過后為什么會有瘟疫
1.供水系統破壞
暴雨洪災之后,飲用水供應系統被破壞,導致大規模的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風險。
在水災發生時,人們為了生存,可能被迫飲用非清潔水源(如被污染的地表水),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動物尸體等有害物質所污染。
特別是嚴重的水災,群眾較長時間受洪水圍困,就容易爆發腸道傳染病流行。
2.食物短缺
像鄭州這次千年不遇的暴雨,由于規模大,涉及人群多,難免救援不及時,這就導致很多人食物短缺,比如我們在朋友圈就看到了鄭州人說很饑餓。
如果災害持續,人們被迫在惡劣條件下貯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發霉變質,但為了生存又只能如此,這樣就會導致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腸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3.居住條件破壞
洪澇災害會造成居住條件的大規模破壞,房子和車子都會被淹沒,人們一開始只能露宿,接著在簡陋的棚屋中居住相當長的時間,或者在一些體育館、圖書館等場所避難,這樣就造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擁擠。露宿使人們易于受到蚊蟲等吸血節肢動物的叮咬,這樣蟲媒傳染病的發病可能會增加,如瘧疾,乙型腦炎和流行性出血熱等。人口居住的擁擠狀態,有利于一些通過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疾病流行,如紅眼病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到冬季,則呼吸道傳染病將成為重要問題,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洪水是怎樣形成的?
洪水的成因包括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
一、人為因素:
1、破壞森林植被,引發水土流失;2、圍湖造田,影響蓄洪能力;3、侵占河道,流水不暢;4、防洪設施標準偏低。
二、自然因素:
1、暴雨的發生主要是受到大氣環流和天氣、氣候系統的影響,是一種自然現象;2、天氣和氣候因素是引發暴雨的直接原因。
洪水過后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1.配合衛生人員的防疫檢疫工作,防止災后傳染病傳播。
2.遠離積水,注意觀察并避開井蓋重開及路段塌陷的地面。
3.不可直接飲用未經處理的自來水,如需飲用必須沉淀消毒或煮沸。
4.對房屋內任何與洪水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消毒。
5.在重新使用屋內電器前,應檢查內部是否干燥,并全面烘干,避免短路造成火災。
6.避免使用明火,防止燃氣泄漏引發危險。
7.出門時盡量選擇長衣長褲,避免與攜帶更多疾病的蚊蟲接觸。
8.洪水接觸過的一切食物也要丟棄,尤其是淹死的家畜家禽。
洪災后疾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1、加強水源的管理,確保水體質量和飲用水的衛生。
我們通常提倡喝開水,不喝自來水。自來水廠要嚴格對飲用水進行消毒管理,在洪水期間適當提高加氯量,確保市民飲用水衛生。對于井水、山水等,市民最好不要作為日常飲用水使用,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用,必須要用漂白粉或漂白精片消毒。漂白精片按每100斤水用1片計量,方法是:將漂白精片研碎研細,用清水調成糊狀倒入需要消毒的水中,充分攪拌,加蓋靜置30分鐘后方可使用。漂白粉(精片)遇高溫、亮光會失效,所以必須放在能避光、干燥、涼爽處(如用棕色瓶擰緊瓶蓋存放)。
2、加強食品衛生監督,嚴把食品衛生關。
衛生、食品等監督部門要堅強對食品衛生的監督,各飲食攤點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嚴禁出售不衛生的食品。對于受潮、霉變、污染的食品和淹死、死因不明的禽畜類,市民千萬不要去吃;各類瓜果一定要洗干凈去皮再吃;蝦、蟹等水產品味道雖好,但不要生吃。
3、積極開展衛生運動,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
狂風暴雨使得垃圾、糞便、動物尸體等到處都是,嚴重污染周邊環境。洪水過后,市民要積極清理周邊環境,做到水退到那里,環境清理到那里,消毒殺蟲工作做到那里,“三管”工作落實到那里。垃圾、糞便、動物尸體等集中后要用高溫堆肥法處理。對所淹房屋設備等要清除污泥,室內陸面、墻壁、家具等也要洗擦和消毒。
4、消滅“四害”。
蒼蠅、蟑螂、蚊子、老鼠這“四害”是傳播各種傳染病的媒介,市民要認真對待,萬萬不可馬虎。對蒼蠅、蟑螂密集地要噴灑殺蟲藥,同時做好防蚊、滅蚊和滅鼠工作,防止“四害”傳染各種疾病。
洪水過后防病工作十分重要,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積極做好以上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災后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
暴雨之后,2種疾病特別需要警惕!
(1)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動物源性人畜共患病,一般情況大多是養殖嚙齒類動物的人出現職業暴露感染。但是在洪水多發的地區也會出現大規模爆發感染。因為它主要是通過感染的動物尿液污染水或土壤之后,人通過接觸、服用污染的食物或吸入氣溶膠等方式感染。主要的癥狀有發熱、寒戰、肌肉疼痛、頭痛、眼白變紅等癥狀。暴雨過后,盡量遠離可能污染的水和土壤,做好防鼠工作,飲食要注意衛生。
(2)創傷弧菌
創傷弧菌是一種在江河入海口或海洋環境中獨立生存的細菌,可以導致嚴重的傷口感染、敗血癥和腹瀉。特別是對于肝病和血色病的患者,即使皮膚輕微刺破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傷口感染。所以要注意暴雨過后人群的傷口情況。
暴雨洪災之后,上面3個主要致病因素可以誘發傳染病流行,同時值得警惕的是,由于人們心情恐懼、悲傷、壓抑,一些有慢性病的患者容易心梗、腦梗、呼吸道疾病發作,從而帶來很大的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