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洪水和泥石流如何自救
遇到洪水和泥石流應該如何自救?很多地方已進入汛期,強對流和暴雨天氣多發,需注意防御強降水、雷雨大風及其次生災害。今天小編整理了遇到洪水和泥石流應該如何自救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遇到洪水和泥石流應該如何自救
1.食品不足時,應適量進食來維持生命。
2.若食物已短缺,應一邊尋找山果等充饑,一邊等待救援。
3.水源被污染,應立刻停止使用被污染的水,以免發生中毒現象。
4.可收集雨水飲用。
遇到泥石流自救方法:
沿山谷徒步行走時,一旦遭遇大雨,發現山谷有異常的聲音或聽到警報時,要跑到開闊地帶,盡可能防止被埋壓。
要立即向堅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側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要馬上向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邊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絕對不能順著泥石流的流動方向逃生 。
如果要在可能發生泥石流的溝谷中露營,那就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盡可能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尤其不要在山谷和河溝底部扎營。
遇到洪水時如何自救
1、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在措手不及,已經受到洪水包圍的情況下,要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
2、洪水來得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屋、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3、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用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沖走,還要注意防止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傷害。
4、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防止觸電。
5、洪水過后,要服用預防流行病的藥物,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發生傳染病。
洪水是怎樣形成的?
洪水是暴雨、急劇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漲的一種自然現象,是自然災害。
泥石流是怎樣形成的?
泥石流形成一般必須具備3個條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松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源。
地形地貌條件:地形上,山高溝深、地勢陡峻,溝床縱坡降大,流域形狀便于水流匯集。上游形成區地形多為三面環山,一面出口的瓢狀或漏斗狀,地形比較開闊,周圍山高坡陡,山體破碎,植被生長不良,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質的集中;中游流通區,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夠迅猛直瀉;下游堆積區地形為開闊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使碎屑物有堆積場所。
松散物質來源條件:地表巖層破碎,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質現象發育,為泥石流提供了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另外,巖層結構疏松軟弱,易于風化,節理發育,或軟硬相間成層地區,因易受破壞,也能為泥石流提供豐富的碎屑物質來源;一些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如濫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開山采礦、采石棄渣等,往往也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質來源。
水源條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重要激發條件和搬運介質的動力來源。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潰決水體等。我國泥石流水源主要來自暴雨和長時間的連續降雨、高山融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