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隆隆的雷聲驚擾了我的夢鄉,嘩嘩嘩的大雨讓我無法入眠。天剛蒙蒙亮,我便拉開窗簾向外望去,天空仍舊下著傾盆大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洪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歡迎學習,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洪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洪水是暴雨、急劇融冰化雪、風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漲的一種自然現象,是自然災害。從客觀上說,洪水頻發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說是“天命”難違。
2、和有關歷史資料對比,洪水的頻率和嚴重程度與人口增長趨勢相當一致。不得不承認,我國迅猛的人口增長,擴大耕地,圍湖造田,亂砍濫伐等人為破壞不斷地改變著地表狀態,改變了匯流條件,加劇了洪災程度。
3、降水豐虧由天,調水理水由人。在降水多的年份,洪水是否造成災害,以及洪水災害的大小,又離不開人為因素。長期以來的森林破壞是其重要原因。
4、人類犯下的最大錯誤是砍伐森林。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多種功能,對洪峰有不可替代的削減作用。有洪水不一定有洪災,而破壞了森林,小洪水也可以造成大洪災。森林的調洪作用主要表現在:森林林冠可以通過它巨大的葉面截滯暴雨里的一部分,可達10~30%;它的枯枝落葉層有儲存雨水的功能;由于森林的存在,大大加強了地表的伏滲能力,大量的急速的地表徑流變成了緩慢的地下徑流;森林還可以改變土壤的地表結構,增強儲存降水的能力;森林根系龐大,有固土作用,調節洪水注入江河的泥沙。
洪水爆發是什么意思
山洪暴發指山區溪溝中發生的暴漲洪水。
山洪具有突發性,水量集中流速大、沖刷破壞力強,水流中挾帶泥沙甚至石塊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災,一般分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
山洪是發生在山區溪流中快速、強大的地表徑流現象,是特指發生在山區流域面積較小的溪溝或周期性流水的荒溪中,為歷時較短,暴漲暴落的地表徑流。
山洪主要特性:
(1)季節性:多發在汛期6-8月,具有季節性強、頻率高的特征。
(2)突發性:山區調蓄能力小,溝道坡降大,流程短,洪峰流量高。降雨產流迅速,激發山洪的暴雨具有突發性,導致山洪災害的突發性。
(3)群發性:在暴雨中心范圍內,前期崩塌形成的松散堆積物,在暴雨作用下各支溝同時形成泥石流
(4)易發性:山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預警預報設施不完善,以往的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操作性不強,山洪災害預見性差,防御難度較大。
洪水和泥石流的區別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發生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
泥石流的征兆有哪些
提起泥石流,人們無不為之膽戰心驚。由于泥石流的破壞性巨大,及時地發現泥石流發生的預兆,無疑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泥石流發生前都有哪些預兆呢?
泥石流一般發生在降雨之后,往往以山谷為主,所以這些區域在降雨之后,一定要多多留意。泥石流發生時,會攜帶巨石撞擊產生沉悶的聲音,并且上游會有滑坡進入溝床,所以溝槽內會出現斷流或者溝水變渾的情況。此外,干旱很久的土地開始積水,道路出現龜裂,雨下個不停,或是雨剛停下來溪水水位卻急速下降等情況都是泥石流發生的前兆。所以,當發生這些情況時,就要警惕是否是泥石流要來臨了。
洪水和泥石流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山洪泥石流是指含有大量泥沙、黏土、礫石、巖石等固體物質與雨水、地表水、地下水混合后,使溝谷地帶產生移動或流動,并向溝谷坡下緩慢滑動或位移的洪流。與其他洪災相比,泥石流突然爆發時,來勢異常兇猛,造成的水土流失歷時較短,具有強大的破壞力,對山區工農業生產、水利、交通、通訊等設施的危害更為嚴重,對人口密集的城鎮和工礦區造成的危害更大。山洪泥石流的發生除與地形和地質條件有關外,暴雨是誘發的重要因素。凡是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植被較差、土層薄,沒有高大森林,也沒有灌木叢林的山地,當遇有暴雨或大暴雨時,最容易發生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