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氣要做的事情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春種、夏耘、秋收、冬藏,萬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長,在秋天收獲,在冬天進入休藏狀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立冬節氣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立冬節氣要做的事情
起居——早睡晚起切忌熬夜
從立冬開始至立春的這三個月也稱冬三月,冬季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來養精蓄銳,為來年春天的生機勃發做準備。
飲食——冬季飲食首選根莖類和海產品
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民間卻有立冬補冬的習俗。還有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也是進補的最佳時期,此時進行食補可以為抵御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情緒——學會偷著樂,千萬別激動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劉主任解釋說,冬季宜使情緒內藏,安靜自若,如有開心的事情也最好竊喜,即偷著樂吧,不要使情緒大起大落,別太苛求,也就可以少受外界干擾,以達到精神內斂。
運動——冬練別選劇烈運動
俗話說:“冬練三伏,夏練三九。”但是冬季運動也有原則,就是別暴露皮膚,別劇烈運動,使皮膚毛孔完全放開,否則容易感冒,寒邪入侵。
立冬節氣不可以做哪些事情
1、忌洗浴過長
冬天陰氣比較重,立冬后洗浴過長會削減人的陽氣,并且冬季空氣干燥寒冷,許多老年皮膚干燥脫屑、瘙癢,所以不宜長時間泡在水里。
2、忌“小疾”不治
立冬后天氣寒冷,人容易遇感冒、咳嗽、頭疼、心慌等“小疾”,又是在冬季,必須及時治療,以防患于未然。不要因為一時疏忽,就積累下老毛病
3、忌外出過早
冬季的早晨,室外是一天溫度最低的時候,不僅外出最易引起感冒,而且陰氣比較重,非上班人士最好選擇上午10點以后到室外鍛煉。上班人士注意添衣保暖,調節運勢。
4、忌日曬過長
過久的日曬會消減人的水五行,減少財運。在健康方面,會損傷皮膚,破壞人體的自然屏障,使大氣中有害的化學物質、微生物侵襲人體,造成感染,還可引起視力減退。
5、忌活動過劇
劇烈的運動過后心跳容易加速,血壓升高,這個季節里特別容易發生危險。所以最好立冬過后一般人不要選擇劇烈運動。
24節氣立冬的簡短簡介
立冬節氣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氣候學劃分四季標準,下半年平均氣溫降到10℃以下為冬季,“立冬為冬日始”的說法與黃淮地區的氣候規律基本吻合。最北部的漠河及大興安嶺以北地區,9月上旬就早已進入冬季!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長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節氣前后才真正開始!追根溯源,古人對“立”的理解與現代人一樣,是建立、開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簡單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所以,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完整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歸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節氣的生活小常識是什么
1、注意勞逸結合
過度勞累會引起消化器官供血不足,胃粘膜分泌失調,從而導致胃病發生。可以多吃山藥。山藥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等多鐘營養成份以及碘、鈣等微量元素,可補脾養胃;脾胃虛寒者多吃砂鍋燉菜,尤其是胃病日久不愈者,飯菜要做得軟爛,易消化且富含營養。
2、秋冬怯火多飲青茶
常飲青茶如烏龍、鐵觀音等,有潤膚、除燥、生津、潤肺、清熱、涼血之效。
3、冬季要多鍛煉
霧天不宜鍛煉。霧珠中含大量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煉時若吸入對健康不利。
4、冬季吃水果首選甘蔗、紅棗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豐富營養成分,但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者不宜食用。紅棗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若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效果更佳。
5、冬季進補勿忘排毒
助腎排毒,腎臟是排毒的重要器官,黃櫻桃等水果有助腎臟排毒。可多喝鴨湯,鴨子藥性偏涼,且營養和藥用價值都很高,和蘑菇、木耳一起燉,可補血養腎。
有關節氣立冬的詩句
左河水《立冬》
北風往復幾寒涼,疏木搖空半綠黃。
四野修堤防旱澇,萬家曬物備收藏。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宋·錢時《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去,惟有黃花不負秋。
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
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門盡冷霜能醒骨,窗臨殘照好讀書。
擬約三九吟梅雪,還借自家小火爐。
宋·仇遠《立冬即事二首》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方回《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見北人云大都是時亦無》
立冬猶十日,衣亦未裝綿。
半夜風翻屋,侵晨雪滿船。
非時良可怪,吾老最堪憐。
通袖藏酸指,憑欄聳凍肩。
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
貧苦無衾者,應多疾病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