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途徑
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途徑都有哪些?人乳頭瘤病毒分為高危型、中危型和低危型三大類。 癥狀表現為尋常疣、生殖器疣(尖銳濕疣)等。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途徑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途徑
1、性傳播途徑;
2、密切接觸;
3、間接接觸: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
4、醫源性感染:醫務人員在治療護理時防護不好,造成自身感染或通過醫務人員傳給患者;
5、母嬰傳播:是由嬰兒通過孕婦產道的密切接觸。
人乳頭瘤病毒臨床表現
低危型HPV感染
1、良性皮膚表現
(1)尋常疣:米粒大小的丘疹,表面角化明顯,粗糙不平、頂端刺狀,質地堅硬,皮損可單個,也可多個,可自身接種而逐漸增多。多發生在手、足等。
(2) 特殊部位表現疾病:
甲周疣:發生在指、趾甲周圍,表現為甲下增厚、角化。
跖疣:發生在足跖部位,皮損表面因受壓可見出血點和黑點。
絲狀疣:發生在頸部、眼瞼的呈柔軟絲狀多個細小疣。
扁平疣:多發生在面部,軀干部位也常見,多為2-5mm大小的扁平丘疹,膚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圓形或類圓形,偶因瘙癢而搔抓形成自身接種,或沿皮膚損傷表面種植。
2、外生殖器疾病良性表現
(1) 生殖器疣(尖銳濕疣):包括三種狀態:典型表現、亞臨床感染、潛伏感染。
(a)典型表現:肉眼可見的典型皮損,形態上為乳頭瘤狀、菜花狀、顆粒狀、雞冠狀等;
(b)亞臨床表現為肉眼不易辨認,借助放大鏡、醋白試驗才能觀察到,組織學和細胞學檢測有典型HPV的病理改變;
(c)潛伏感染是HPV進入皮膚黏膜的細胞內,不引起任何臨床表現和組織細胞學的異常,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核酸雜交等可在皮膚黏膜的細胞中檢測出。
易發部位:女性外陰、陰道、宮頸和肛門周圍、肛管內、尿道口;男性的外陰、陰莖、睪丸表面、尿道口、肛門周圍、肛管內等。
少見部位:腋窩、臍窩、趾間、乳房下等。
(2)特殊部位:口腔粘膜表面的疣狀損害、復發性呼吸道乳頭瘤病等。
高危型HPV感染
1、皮膚表現
有資料表明皮膚的鮑溫病、基底細胞癌、帕哲病、鱗狀細胞癌等上皮腫瘤也與此類病毒感染有關。
2、粘膜表現
宮頸癌、肛門肛管癌、扁桃體癌、口腔癌、喉癌、鼻腔內癌、食道癌等。
人乳頭瘤病毒診斷鑒別
輔助檢查
1、醋白試驗;
2、組織學檢查;
3、分子生物學: PCR、核酸分子雜交技術等;
4、細胞學病理學檢查。
鑒別診斷
外生殖器疣需要與絨毛狀小陰唇、陰莖珍珠疹、皮脂腺異位癥、扁平濕疣、假性濕疣等鑒別。
人乳頭瘤病毒預防知識
國際上目前已經有預防性的四價疫苗(HPV6,11,16,18)等可以預防這四種病毒類型感染,因為大部分宮頸癌的感染類型是16,18型,所以可以減少大部分的宮頸癌,有些科研也表明對其他型別有一定的保護力。但對于已經感染的人預防疫苗沒有作用。
人乳頭瘤病毒治療方式
(1)物理治療:目的去除肉眼可見的瘤體和亞臨床感染方法包括:激光、微波、冷凍、電灼、手術切除(婦科的LEEP刀等)、光動力療法等;
(2) 藥物治療:0.5%足葉草脂毒素酊,5%咪喹莫特,50%三氯醋酸、氟尿嘧啶軟膏等;
(3) 免疫療法在于減少復發和加快清除病灶,藥物有:干擾素、白介素、胸腺肽、轉移因子、卡介苗、異維A酸、自體疫苗等;
(4) 治療性疫苗: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性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