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夏季中暑的癥狀
2023夏季中暑的癥狀都有哪些?中暑,若脫離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及時通風降溫補充冷鹽水,短時間就可以恢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夏季中暑的癥狀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2023夏季中暑的癥狀
中暑的癥狀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口渴、全身無力、發熱、惡心、嘔吐,病情重者可出現中樞神經癥狀,很快進入昏迷狀態。根據癥狀輕重可以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治療也需要根據病情輕重進行分類治療。但是無論是中暑輕重,首要的治療原則是先脫離原來的致病現場轉至清涼的環境。病情輕的多飲點水,休息一段時間就可以好轉了;病情重的需要大量補液,給予冰毯、冰帽等物理方法降溫,有的甚至需要血液濾過治療。
寶寶中暑的應對方法有哪些?
1.如果寶寶出現中暑的現象,應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干燥、陰涼的地方,如樹蔭下、走廊或有空調的房間。讓寶寶仰臥以保持氣道通暢,然后解開扣子或松開衣服,用濕毛巾擦拭全身降溫。如果寶寶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浸濕,那么就要及時把寶寶換成干衣服,同時打開風扇或者空調散熱,注意不要往寶寶的身上吹。
2.中暑后,最重要的是先把暈倒的人趕緊搬離炎熱地帶,最好是搬到樹蔭下或者是通風干爽涼快的地方,但是盡量不要直接搬到空調房,然后讓患者平躺,解開衣服,如果衣服濕透了,那么要及時的更換。安頓好后,給患者的頭部放一條冷的毛巾,然后用濕毛巾擦拭全身,同時用扇子或者小風扇進行物理的降溫。
3.大多數人在夏天遇到中暑的時候,心情通常會變得很煩躁,除此之外,還會加水過多。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有這樣的行為。一定要讓孩子先躺下,馬上脫掉衣服,或者打開空調幫助孩子降溫。這個時候,家長在給孩子降溫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關門窗,不要讓空調直接對著孩子吹。這樣的操作只會讓孩子的中暑癥狀變重。
當一個人因中暑昏厥而失去意識時,首先按壓他體內的穴位,盡快將其喚醒,然后轉移到陰涼通風處,用冷水或酒精擦洗患者的頭部、頸部和腋窩,使其降溫。如果患者穿的衣服太多,應該有助于減少衣服,保持身體的血液循環。還應該加點水,比如淡鹽水。也可以用一些解暑的藥物,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等。如果以上解決方案不能緩解或緩解患者癥狀,應盡快到醫院就診,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就醫。用于預防中暑。
中暑類型的分類有哪些?
1、先兆中暑:一般可有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憊、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對于先兆中暑者應立即將其轉移到陰涼、通風的環境,口服淡鹽水或含鹽清涼飲料,休息后即可恢復。
2、輕癥中暑:在上述癥狀的基礎上體溫可升高到38℃以上,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甚至出現面色蒼白、皮膚四肢濕冷的表現,以及有血壓下降、脈搏增快。除口服淡鹽水和含鹽清涼飲料并休息外,可靜脈補充5%的葡萄糖鹽水,但速度不能太快,需要密切觀察直至恢復。
3、重癥中暑:可有頭痛、頭暈、惡心,之后有口渴、胸悶、面色蒼白、冷汗、脈搏細弱后緩慢,以及血壓偏低,可有暈厥,并有手足抽搐、高熱和意識障礙,體溫可大于41℃。對于重癥中暑患者,應靜脈補充5%的葡萄糖鹽水或生理鹽水,必要時可補充血漿。
重癥中暑的治療有哪些?
(1)降溫治療
快速降溫是治療的首要措施。
1)體外降溫:迅速脫離高溫高濕環境,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將患者平臥并去除全身衣物,對皮膚肌肉按摩,促進散熱。無循環障礙者,冰水擦浴或將軀體侵入27℃~30℃水中降溫。對循環障礙者,采用蒸發散熱降溫,用涼水反復擦拭皮膚,同時應用電風扇或空調加快蒸發。
2)體內降溫:體外降溫無效者,用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也可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將自體血液體外冷卻后回輸體內降溫。
3)藥物降溫:患者出現寒戰時可應用氯丙嗪靜脈輸注.并同時監測血壓。
(2)對癥處理
1)昏迷患者應保持呼吸道暢通,給予吸氧,必要時氣管插管。
2)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維持酸堿平衡。
3)補液速度不宜過快,以免觸發心力衰竭,發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應的洋地黃制劑,
4)應用升壓藥糾正休克。
5)疑有腦水腫患者應給甘露醇脫水。
6)有急性腎衰竭患者可進行血液透析。
7)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時酌情使用肝素,需要時加用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物。
8)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高溫引起機體的應激和組織反應以及防治腦水腫、肺水腫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劑量不宜過大,用藥時間不宜過長,以避免發生繼發感染。
9)積極防治感染。
一般中暑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1、一旦發生中暑,先要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給予物理降溫,除去衣服,用涼水或冰袋擦拭皮膚表面,起到降溫作用,同時可以口服冰鹽水或使用異丙嗪、氯丙嗪進行降溫;
2、注意補液,神志清楚的患者,可以通過口服含鹽的飲料進行補充液體,如已發生熱衰竭、熱射病等意識障礙的情況,要通過靜脈給予補液,補充由于中暑導致的液體丟失;
3、給予患者對癥支持治療,如要防止皮膚的褥瘡、防止感染,維持腦功能、腎功能、水電解質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