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的臨床癥狀
夏季中暑的臨床癥狀都有哪些?中暑的情況,在高溫、高濕、不透風或強熱輻射下,長時間從事劇烈活動,機體熱量產生增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夏季中暑的臨床癥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夏季中暑的臨床癥狀
一些沒有中暑經歷的人,可能無法準確的判斷自己在運動中產生的不適感是否屬于中暑的癥狀。
中暑根據臨床表現,癥狀可由輕至重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重度中暑,三者關系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
表現為多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動作不協調等。這時如果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度中暑
如果先兆中暑的癥狀加重,患者的體溫升高到38.5℃以上,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快、血壓下降等癥狀,就屬于輕度中暑。輕度中暑會使人體產生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等一系列不適癥狀,影響日常的運動、工作和生活。需要及時處理,休息幾個小時后恢復。
重度中暑
除上述癥狀,體溫可高達40℃以上,并伴有昏迷、痙攣及呼吸、循環衰竭,皮膚出汗停止、干燥、灼熱而緋紅,就屬于重度中暑。嚴重的中暑可導致心血管、呼吸以及泌尿系統的紊亂和損傷,甚至可以危及到生命。
夏季如何防止中暑
一、及時補充水分但應少喝飲料。
果汁、可樂、雪碧、汽水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喝多了會對胃腸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因此,夏季應多喝白開水或淡鹽(糖)開水。
二、口渴后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后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三、太陽短波輻射最強烈的時間是10時—15時左右。
應盡量避開這段時間外出,非出去不可,應在皮膚上涂些防曬護膚品,夏季衣著以淺色為好。
四、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易積蘊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發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于火上澆油。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五、飲食不宜過于清淡。
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出汗多,消耗大,應適當吃雞、鴨、瘦肉、魚類類等營養食品,以滿足人體的代謝需要。
六、午睡時間不宜長。
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七、忌受熱后“快速冷卻”。
炎夏,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喜歡不是開足電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
八、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
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既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九、不宜佩戴金屬首飾。
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佩戴時,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會出現微紅或瘙癢等癥狀,容易引發接觸性皮炎。
2023夏季中暑有哪幾種類型?
1、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蚵杂猩?。
2、輕癥中暑
除上述癥狀外,體溫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3、重癥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快速降溫是治療的首要措施。
1、體外降溫:迅速脫離高溫高濕環境,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將患者平臥并去除全身衣物,對皮膚肌肉按摩,促進散熱。無循環障礙者,冰水擦浴或將軀體侵入27℃~30℃水中降溫。對循環障礙者,采用蒸發散熱降溫,用涼水反復擦拭皮膚,同時應用電風扇或空調加快蒸發。
2、體內降溫:體外降溫無效者,用冰鹽水進行胃或直腸灌洗,也可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將自體血液體外冷卻后回輸體內降溫。
3、藥物降溫:患者出現寒戰時可應用氯丙嗪靜脈輸注.并同時監測血壓。
中暑的急救方法
1、轉移
中暑必然發生在高溫的室內或室外環境。如果有中暑病人,高溫條件下先將其轉移到通風,陰涼的地方,讓它平躺,解開衣領,使其呼吸通暢。
2、降溫
不管是用物理降溫或許藥物降溫,將患者搬運后首先就是為其進行降溫。用一盆涼水或少數稀釋過的酒精擦洗患者的頭部、頸部、腋窩、大腿根部等動脈血管方位,以到達降溫作用;也能夠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運用藥物降溫。
3、服藥
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乃是解暑良藥,應作為普通家庭常備藥來儲藏。尤其是炎熱的夏天,若是家里有中暑的患者,能夠在為其進行以上兩部醫治后給其服用解暑藥,緩解中暑癥狀。
4、按穴
要是中暑患者的情況較嚴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壓其人中、合谷等穴位盡快將其救醒。如以上的搶救 措施 沒有奏效,請及時撥打急救電話送往醫院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溫馨提示:中暑后的患者應在涼爽的地方安靜地休息一段時間,別著急返回工作崗位等,未免引發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