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疫情最新消息
猴痘潛伏期5~21天,多為6~13天。發病早期出現發熱、寒戰、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驅癥狀。今天小編整理了猴痘疫情最新消息2023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猴痘疫情最新消息2023
6月29日,遼寧省沈陽市報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經遼寧省、沈陽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復核,實驗室檢測結果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經臨床專家組會診,7月3日,診斷為猴痘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國內哪些地方發現過猴痘病毒
截至目前,猴痘確診疫情已波及我國多個省市和地區,包括北京市、重慶市、廣東省、遼寧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
2022年以前,人類猴痘病例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熱帶雨林地帶。近日,國內多地報告發現猴痘病毒感染病例。
2022年9月16日,重慶報告中國大陸“首例”猴痘病例。在剛過去的6月份,我國北京、廣州等城市接連監測到猴痘病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北京報告2例猴痘病例:均通過親密接觸感染
北京市6月6日報告兩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目前,該兩名患者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情況穩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稱,兩名患者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發現病例后,北京市、區衛健疾控部門迅速開展流調溯源、醫療救治等工作。
廣州監測發現兩例猴痘病例
6月10日,廣東省疾控中心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廣州市監測發現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別為43歲男性和29歲男性。
猴痘怎么傳染的
猴痘可以通過飛沫傳播、密切接觸以及接觸感染物品等途徑傳染。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該病毒可通過患者的皮疹、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徑進入其他人的身體,引起感染。具體來說:
1.飛沫傳播: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會形成飛沫,攜帶病毒并傳播到周圍的人。
2.密切接觸:與猴痘患者密切接觸,如共用食具、使用同一枕頭、同一被子或在相同的室內空間長時間接觸等,也容易感染。
3.接觸感染物品:接觸感染物品也是傳播猴痘的途徑之一,如與患者共用毛巾、衣物、玩具、床上用品、洗漱用品等,都可能成為傳播病毒的媒介。
需要注意的是,猴痘患者在癥狀出現前一天至出現皮疹前,病毒就可能已經開始傳染。因此,如果發現自己或他人有相關癥狀出現,應盡早就醫,做好自我隔離,避免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同時,加強衛生習慣,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避免與患者過于親密接觸等,也是預防猴痘的有效措施。
有猴痘病毒應該怎么做
1、切斷傳染源:對于感染猴痘的動物,如貓、狗等,可以進行隔離或者是焚燒,盡量減少病毒的排放,同時對于其排泄物,也要進行嚴格消毒,可以使用70%的酒精進行消毒。猴痘病毒可以通過接觸感染人的體液、被感染動物咬傷或者是抓傷,或者是由醫護人員在治療護理時防護不當而造成自身感染,因此對于猴痘患者使用過的物品,也要進行嚴格消毒,避免與其他人接觸或共用;
2、切斷傳播途徑:可以在猴痘疫區,對周圍環境進行消毒,可以使用濃度為2.5%-5%的二甲苯酚涂抹,也可以噴灑過氧乙酸。同時避免直接接觸猴痘的排泄物,如排泄物、嘔吐物等。猴痘疫區的其他人員,需要在接觸后進行手部消毒,避免直接接觸,同時避免與猴痘患者共用餐具;
3、保護易感人群:猴痘病毒廣泛分布于自然界,所以對于易感人群,可以通過接種猴痘疫苗的方式,預防猴痘的發生。同時生活中注意個人衛生,對于居住環境定期進行消毒,外出時佩戴口罩,對于較小的兒童,建議避免前往人群聚集的場所,有助于降低猴痘的發生率;
4、其他:對于部分易感人群,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病毒疫苗,對于預防猴痘有一定的作用。
誰有感染猴痘的風險?
感染風險最高的是與有猴痘癥狀的人或受感染的動物有密切身體接觸的任何人。接種天花疫苗可能對猴痘感染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然而,年輕人不太可能接種過天花疫苗,因為在1980年天花成為第一種被消滅的人類疾病后,天花疫苗接種在世界范圍內停止了。盡管接種過天花疫苗的人對猴痘有一定的抵抗力,但他們也需要采取預防措施來保護自己和他人。
新生兒、兒童和有免疫缺陷基礎疾病的人可能面臨更嚴重的癥狀和死于猴痘的風險。由于接觸病毒的時間較長,衛生工作者也面臨更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