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病毒的癥狀和危害
猴痘病毒的癥狀和危害是什么?2023年5月11日,世衛組織召開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猴痘病毒的癥狀和危害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猴痘病毒的癥狀和危害
1、感染人和動物后常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膿性皮膚損害的病毒。
2、為病毒粒最大的一類 DNA 病毒,結構復雜。
3、病毒粒呈磚形或橢圓形,大小( 300~450)納米×(170~260)納米。
4、有核心、側體和包膜,核心含有與蛋白結合的病毒DNA。
5、DNA為線型雙鏈。
6、火雞痘是由雞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
7、特征是在火雞的肉瘤、肉錐、頭頸、翼內面無羽或少羽皮膚上出現痘疹,或在火雞的口腔、咽喉、眼結膜等粘膜上形成纖維素性假膜。
8、多發生在集中飼養的養殖場,造成火雞增重緩慢、消瘦、產蛋率下降。
9、若繼發其他傳染病或寄生蟲病,則引起較多的死亡,尤其是對幼禽,更容易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猴痘病毒的臨床癥狀是什么
猴痘病毒感染的癥狀,主要包括全身性癥狀、皮膚癥狀以及并發癥癥狀。
猴痘病毒感染的全身癥狀主要包括發熱、乏力、頭痛、肌肉酸痛、食欲下降、淋巴結腫大等非特異性病毒感染癥狀。
在皮膚癥狀上,可以在面部、雙手、雙腳、體部等位置出現斑丘疹,隨病程進展,可出現水皰、膿皰、結痂干枯等臨床表現。
如猴痘病毒感染病程中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可出現皮膚化膿、肺炎、菌血癥等并發癥癥狀。
猴痘病毒傳播途徑是什么?
猴痘病毒經黏膜和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人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通過飛沫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還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尚不能排除性傳播。
可以采取的減少病毒接觸的措施
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病毒的動物(包括在猴痘發生地區生病或被發現死亡的動物)。
避免接觸與生病動物接觸過的任何材料,例如被褥。
將受感染的患者與可能有感染風險的其他人隔離開來。
與受感染的動物或人接觸后,保持良好的手部衛生。例如,用肥皂和水洗手并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護理病人時使用個人防護設備。
怎么預防猴痘病毒?
預防接種 接種天花疫苗可誘導對猴痘的交叉保護,天花疫苗對預防猴痘病毒的有效率高達85%。在1980年以前,世界范圍的天花疫苗接種有可能有效地限制了人感染猴痘病毒。在1980年,WHO宣布了天花的根除。此后,基本停止了接種天花疫苗。所以,我國40以上的人群普遍接種過天花疫苗,而40歲以下的人群對猴痘病毒是沒有免疫的。
對于暴露后免疫,在可能接觸猴痘病毒后,盡早接種預防性疫苗可以終止感染或顯著減弱感染,不超過4天接種天花疫苗能防止發生猴痘;不超過 14 d 接種,能夠減弱猴痘的嚴重性。在禁用天花疫苗的情況下,可給予痘苗免疫球蛋白作為暴露后的替代預防劑。
若無大規模接種疫苗的需求,實行非疫苗防控措施,隔離具有感染性的患者,比如,2022年 5月20日比利時采取病例自我隔離21天,以避免人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