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假期活動怎么寫
計劃不僅是組織、指揮、協調的前提和準則,而且與管理控制活動緊密相聯。寫好計劃假期活動怎么寫不是那么簡單,下面給大家分享計劃假期活動怎么寫,供大家參考。
計劃假期活動怎么寫篇1
學習準備:日記本、練字本、本、練習本、借下學期語文課本
自主學習內容:
第一周:
1、復習語文上冊1-2單元課文內容,把每課中課后第三題中的詞語寫1遍,抄寫課文中感受深刻的語句。
2、預習新知:預習下冊第一單元,要求:
(1)、每篇課文讀3遍。
(2)把每課要求寫的生字抄寫2遍。
(3)背誦《走,我們去植樹》、《燕子》、《4古詩兩首》及練習1的讀讀背背。
3、每天堅持做到:練字一張;讀書一小時(作文、歷史、哲理小故事);寫1篇日記。
4、幫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并寫一篇作文“我幫媽媽————”。
5、積累寫人作文的開頭5篇,每天積累一篇。
6、積累比喻句3句,仿寫3句(仿寫:字數差不多相等、結構相似)。
第二周:
1、復習語文上冊3-4單元課文內容,把每課中課后第三題中的詞語寫1遍,抄寫課文中感受深刻的語句。
2、預習新知:預習下冊第二單元,要求:
(1)每篇課文讀3遍。
(2)把每課要求寫的生字2遍。
(3)背誦練習2的讀讀背背。
3、每天堅持做到:練字一張;讀書一小時(作文、歷史、哲理小故事);寫1篇日記。
4、積累寫事類的作文開頭5篇,每天一篇。
5、跟家長一起走親訪友,并完成習作“我看望了——”
6、積累擬人句3句,并仿寫3句仿寫:字數差不多相等、結構相似)。
第三周:
1、復習語文上冊第5-6單元課文內容,把每課中課后第三題中的詞語寫1遍,抄寫課文中感受深刻的語句。
2、預習新知:預習下冊第三單元,要求:
(1)、每篇課文讀3遍。
(2)把每課要求寫的生字(2、2)。
(3)背誦《三顧茅廬》中的三、四自然段及練習3的讀讀背背。
3、每天堅持做到:練字一張;讀書一小時(作文、歷史、哲理小故事);寫1篇日記。
4、積累寫景類的作文開頭5篇,每天一篇。
5、仔細觀察過春節的細節,看人們是怎么過的?完成習作《快樂的春節》。
6、積累反問句5句,并改為陳述句。
第四周:
1、復習語文上冊7單元課文內容,把每課中課后第三題中的詞語寫1遍,抄寫課文中出現的。
2、預習新知:預習下冊第四單元,要求:
(1)、每篇課文讀3遍。
(2)把每課要求寫的生字2遍。
(3)背誦練習4的讀讀背背。
3、每天堅持做到:每天堅持做到:練字一張;讀書一小時(作文、歷史、哲理小故事);寫1篇日記。
4、積累寫事作文開頭5篇,每天一篇。
5、積累排比句3句并仿寫仿寫:字數差不多相等、結構相似)。
備注:《寒假作業》自己有計劃全部完成。;
自主學習要求:
1、按時完成作業,自主完成,積極思考,認真完成。
2、認真完成復習、預習任務,不懂得知識請教家長。仔細寫好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字跡要清楚工整。
計劃假期活動怎么寫篇2
學生方面
1、做好科學實用的學習規劃表
寒假里,初三生可自由安排學習時間,初三生利用記憶效果最佳的時段復習會事半功倍。起床后半小時和睡前半小時是記憶效果最佳的時段,早晨30分鐘回顧前一天學習的重點內容,晚上30分鐘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各學科的復習穿插進行,有利于減輕大腦疲勞,提高學習效率。
2、寒假注意補習弱科,提高綜合成績
中考看的是考試總分,考生各科成績均衡很重要。初三生可以利用這個寒假糾正自己的偏科習慣,摒棄越弱越不學,越強越想學的心理認知習慣。根據期末考試結果,初三生要抽出時間認真總結教訓,找出自己的強弱項,并強化強項,彌補弱項。弱項提高分數的空間很大,考生要認真分析自己弱項的問題所在,找到彌補的辦法。除了在弱項上多花時間外,強項也不能放松。
3、增加閱讀量,留心作文素材
不少初三生對作文頭疼的最大原因是覺得沒東西可寫。作文素材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感悟及廣泛的閱讀,因此初三生要學會觀察生活,有意識地思考一些問題,并注意積累,多看、多聽、多想、多練習,提高觀察、分析能力。初三生在閱讀時可將一些有意義的素材記錄在筆記本上,如一些名人名言、時事知識、歷史人物故事及成語典故等。這對寫好作文有幫助。
家長方面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的角色很重要,因此,對家長也要提出一些建議。
1、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不要武斷,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要求孩子去做好呢,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榜樣示范的作用是最有說服力的,因此,家長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示范。
2、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要跟孩子多相處,要留意孩子平時的細微變化,幫助孩子調整心態,態度決定一切,要觀察孩子的變化,并進行合理的引導與督促。
3、幫助孩子培養習慣
好的習慣是學生進步的有力保障,記筆記,整理錯題,善于總結和思考,讓孩子一直在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中學會成長和進步。
4、多鼓勵,少批評
很多家長急功近利,經常責備孩子,或者拿孩子去跟別的孩子比對,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是要相信我們的孩子,只要他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孩子就值得肯定。
計劃假期活動怎么寫篇3
總算要迎來暑假,大學生的暑假雖然沒有作業了,但是2個月的時間還是很長,還是好好計劃下吧。
一個大學生未來職業的發展是很多綜合因素的"集成",而決不僅僅靠比如:"學習好"等某一方面的優勢就能夠成就事業的發展。這些因素有很多,針對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我想說有以下幾點比較重要:從學生生活向社會生活個人生物鐘的調整、人際交往等綜合能力的初步成型、適應社會的個性養成、對什么是正確的工作態度的認知。
而由于暑假自身可控時間比較多且集中,因此利用暑假對未來工作中需要的技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是非常有意義的。下面我就這幾點分開來談談。
首先,利用暑期參與社會實踐
是使大學生學生時代的生物鐘與社會節奏接軌的有效辦法,漫漫地使自己__年的"假期人生"與社會工作時鐘接軌打下基礎。這樣會使大學生在畢業后,較快適應工作節奏。
其次,大學生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是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有效辦法。
當前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要求,已不僅僅局限于"學習好",更多的是需要適應社會工作的綜合能力。這必然要求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拓寬自己學習的領域。大學生不僅僅要學習好專業課程,還需要學習很多未來工作中必要的技能,如:人際交往能力、處世耐力、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與協調能力等等。這些技能甚至往往比專業學習更重要。而這些技能在學校中往往是學不到的,或學到的東西與社會大環境脫節。為此,大學生很有必要盡量利用假期時間參與社會實踐,以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第三,參與社會
實踐有利于大學生適應社會個性的養成。
一個人的性格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的,但卻可以漫漫學會有意識地對其控制,以使其滿足個人在社會生活、工作中的&39;需要。過于"柔弱"或過于"剛烈"的性格都會對個人在社會中的發展起反作用。因此,利用假期參與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檢驗性格的"缺陷",并有針對性加以"控制",會對未來走上工作崗位有很大幫助。
第四,利用假期參與社會實踐,可以明白"正確工作態度"的重要性。
很多大學生在工作后的1~2年都遇到了盲目地不斷跳槽的狀況,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我認為引起絕大多數盲目跳槽的原因,就是缺乏正確的工作態度。
很多大學生在還沒有給予企業什么的前提下,就要求這樣那樣的待遇,包括高薪酬、升職等等,否則就不滿意,就跳槽。這樣的職業態度是十分錯誤和有害的。正確的工作態度應該是:塌實肯干,有目的地提升自身職業技能。很少有企業看不到優秀員工,一切待遇往往是水道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