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計劃報告范文
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需要定期對自己的計劃進行評估和調整,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要怎么寫活動計劃報告范文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活動計劃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
活動計劃報告范文篇1
當前,農村越來越多的家庭夫妻雙雙遠家離鄉,陸續走上了外出打工、經商的行列,有些兒童的家長不可避免地盡不了家長監護的責任,而他們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親戚代養,這部分遠離了父母親有效監護的留守兒童便成了農村特殊群體。這一特殊群體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健康和諧的優良環境,勢必影響他們的每一步成長,只有創造優良的環境,才會讓他們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一、指導思想
以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關注和諧發展,服務經濟,共創美好未來為落腳點,奉獻一片愛心,讓留守兒童在健康和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二、活動內容
(一)目標任務
針對我班10多名留守兒童得不到直接監護人的關愛,加之農村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體弱或文化水平較低,無法擔負起教育輔導孩子的責任,他們的生活習慣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績明顯下降.如何確保留守兒童不失學、不違法犯罪,同時讓外出務工的父母安心掙錢,這就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注。
(二)工作內容
我們深深體會到大多數農村農民外出賺錢,解決了貧困問題,但對留守兒童的成長,卻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在建立和諧社會和城市化進程中,留守兒童的教育困惑,逐漸凸現出來,這不僅是一個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會應關注的大事。
1、留守兒童家長教育能力與孩子自身發展的需求有差距。據調查,凡外出務工的夫婦家庭沒有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需求、交往、興趣關注很少,更談不上給兒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識上的輔導。
2、營造關心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婦聯、團委、鎮政府是社會群團組織,我們組織這一次活動,意在呼吁社會力量,參與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以便影響本地區不在利用游戲廳、網吧、舞廳來坑害未成年人.特別是要與學校加強協作,引導留守兒童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和發揮他們個人興趣和專長,給他們創造健康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促進留守、單親兒童茁壯成長。學校留守兒童幫扶計劃
3、建立留守兒童的牽手扶助體系,確保對留守兒童的關心教育工作落實到位。針對留守兒童在校學習情況,生活狀況,行為習慣開展一系列的活動,落實扶助措施,每個月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與其在外務工父母反饋,使我們真正成為留守兒童的第二監護人,讓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4、學校要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減輕留守兒童的心理壓力。由于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留守兒童在心理上存在許多困惑與疾病,因此學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要在他們身上傾注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溫暖,從而彌補親子關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平臺。
三、活動要求及措施
凡牽手扶助聯系留守兒童從一年級開始。聯系要求:定期到學校、家庭了解留守兒童階段性的學習、生活情況及校內外表現,以便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工作;定期與聯系的兒童父母交換意見,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學校、社會的立體化教育網絡,確保兒童成人成才。要求參與這項工作的牽手扶助人員,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使外出務工的家庭夫婦安下心在外賺錢,讓留守兒童在“三位一體”化的牽手活動中健康成長,讓家庭成員實實在在體會到黨和政府的關懷,感受到群眾團體組織力量的作用。同時也是增強黨員、干部服務婦女兒童,服務經濟建設,服務“三農”大局的意識。
四、活動步驟
1、調查摸底階段3月上旬
2、征求意見階段3月下旬
3、召開座談會4月中旬
4、擬定活動方案4月下旬
5、實施活動計劃5月
小編精心推薦
活動計劃報告范文篇2
一、指導思想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完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為保障,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為目標,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精神,不斷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體學生,立足于學生發展性、預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預防、疏導為主,干預、治療為輔。加強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會課的指導與研究工作。
2、密切與班主任的聯系,更好地與學校德育工作有機結合。
3、發揮班級心理委員的作用,并對他們進行培訓。
4、認真細致地做好個別咨詢輔導工作,力求在個案上有所突破。
三、具體工作
1、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工作
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室的主要工作之一,我們積極開展針對學生和老師的個體咨詢和針對學生的團體咨詢。做好學生的個別輔導工作,為來訪的學生提供咨詢,對學生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心理行為問題給予指導,幫助他們排解心理困擾,對于個別有嚴重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應及時識別并轉介到專業診治部門。每周一到周五咨詢室有咨詢老師值班,每天咨詢室開放2小時。開放時間為:中午13:00到14:00,下午16:00到17:00。
2、加強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會活動課
每月最后一周的心理班會活動課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是針對全體學生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本學期要讓心理班會成為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主陣地。根據低、中、高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開展系列性、主題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
3、針對師生心理發展的需要積極開展心理講座
心理講座是有效的心理教育途徑,特殊的空間和環境能起到積極的放大式的教育效果,互動與溝通多種思想的融合是講座的優勢,所以應該加強校園心理講座。本學期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針對一年級新生的適應學校生活的心理教育。(2)針對六年級學生開展青春期的心理教育。(3)開展針對班主任的心理講座。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發展規律、心理訴求等進行介紹和講解,促進師生關系的改善,促進和諧班級建設。(4)利用家長學校授課宣傳家庭心理教育的有關內容。
4、做好班級心理委員培訓工作
班級心理委員教育是我校針對學生的發展實際,實施的一項創新性的心理教育工作,旨在在班級中普及心理科學,促進班級心理衛生工作的開展。心理咨詢室對各班心理委員進行不定期的心理培訓。
5、積極做好一年級新生心理健康檔案工作
針對一年級新生,積極作好新生心理健康檔案工作,通過建立學生心理檔案,有利于教師或班主任迅速找出一些特殊適應困難的學生問題,依據學生的心理進行輔導,從而提高教育與輔導的效率,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同時有利于預防學生的心理疾病,貫徹防重于治的方針,體現發展性指導的原則,且可以形成學校,家庭的教育合力,幫助學生家長了解其孩子的心理特點,及時發現其存在的心理困擾。
6、營造積極、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積極利用校園廣播,網絡,板報,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從而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環境。7、加強心理咨詢室心理測量軟件建設和正常應用
本學期完善心理測量軟件建設,搜集和整理適合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心理測評軟件,積極開展心理測量工作。
四、每月重點工作
三月份:
1、制訂并討論學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2、為迎接省教育現代化驗收的咨詢室各項材料的整理工作。
3、咨詢室正常開放。
4、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重點:一年級新生學校生活適應性的心理教育)
四月份:
1、六年級學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2、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課研究。
3、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活動方案的設計活動。
4、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黑板報及“我的地盤我做主”。
5、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五月份:
1、一年級新生心理測試及分析。
2、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家庭心理教育”的有關內容。
4、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六月份:
1、開展針對班主任的心理講座。
2、出好心理健康教育專題黑板報及“我的地盤我做主”。
3、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七月份:
1、心理健康教育班會活動。
2、做好學期總結及資料積累和個案分析、心理檔案建立工作。
3、各類資料整理、歸檔。
活動計劃報告范文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區教體局的有關“加強留守兒童工作”的文件和會議精神指導,結合我校留守兒童成長狀況及實際需求,更好地發揮少先隊和學校關工委等組織的實踐育人功能,更好地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深入推進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計劃。
二、工作目標
在總結以往我校留守兒童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大力宣傳,不斷提高廣大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為留守兒童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成長環境。
1、按要求建設和管理好學校留守兒童之家,確定專人進行日常值班,并每天安排行政人員不定時地督查活動開展情況。
2、繼續實施“結對幫扶”活動,指導老師進行有關結對幫扶的資料建設。
3、結合學校德育教育主題活動,開展各項留守兒童關愛活動,提高留守兒童綜合素質。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制,加強關愛工作的領導。
根據本學期實際情況,調整關愛留守兒童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并努力實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計劃,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各項工作要求全面認真落實到位。調整后組織機構如下:
組長:劉高潮副組長:徐抗震、王勝會
組員:楊光升、呂成龍、高群勇、宗良勇、段康、袁美、耿己泉、桑恩德、楊成俊、時維新、朱馮霞、劉明
領導組下設留守兒童之家辦公室:
主任:王勝會
副主任:段康、朱馮霞
成員:呂成龍、高群勇、朱馮霞、楊成俊、時維新、劉明及各班主任
辦公室職責:制訂具體工作計劃,實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計劃,加強領導,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經常化。使班級真正成為學生學知識、學文化、不斷提高思想覺悟的主陣地、主渠道。
(二)、努力協調社會各方力量,加強對貧困留守兒童的資助工作。
爭取鎮關工委、婦聯、校外德育活動基地等部門的幫助,協調社會各方力量資助貧困留守兒童,爭取社會各界關愛留守兒童.
(三)、積極開展留守兒童素質教育活動。
充分利用留守兒童之家的教育資源,組織留守兒童開展讀書競賽、文體比賽、生活小技能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同時要注重對留守兒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導留守兒童互助互愛,自強自立。
(四)、實施教職工和熱心學生結對幫扶留守兒童制度。
在留守學生中確立重點幫扶對象并配備幫扶教師。配對幫扶教師和要經常與留守學生談心,隨時掌握留守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五)、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講座活動,收集并及時處理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其他的問題。
針對品德行為偏差和心理障礙的留守兒童,學校著重開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獨立生活教育和體諒父母教育等方面的知識講座,使留守兒童感到備受關愛,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與幸福,消除不良情感體驗,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附: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進一步完善工作計劃,布置新學期工作。
2、籌備留守兒童合唱團事宜,安排體藝組進行排練。
3、學習《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
三月份:
1、開展衛生安全(飲食安全)教育(春季傳染病預防)。
2、配合教導處開展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優先安排留守兒童學生參加讀書征文、講故事、演講比賽等項活動。
3、各班更新并上報留守兒童基本情況報表。
4、開展“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活動(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班級安排留守開展“身邊隱患我排查”實踐活動。
5、各班自主開展各類留守兒童戶外社會實踐活動。
四月份:
1、以留守兒童為重點對象,開展交通安全教育;
2、預防溺水教育活動周,尤其是加強留守兒童午間在校的安全管理(四月第一周)
3、血防教育,組織留守兒童開展滅釘螺實踐活動。
4、留守兒童法制宣傳月活動(主題班會,月主題:未成年人保護法、“法律伴我成長”黑板報、法制知識講座等)
5、致家長一封信,宣傳學生安全教育工作。
6、組織學生參加區愛國主義讀書教育小學生講故事比賽活動。
五月份:
1、根據季節特點,開展防溺水、防雷擊教育,并致家長一封信。
2、開展5月12日“安全教育演練日”活動;
3、預防自然災害月教育主題活動。
4、各班級分別籌備“關愛留守兒童――慶六一”活動。
六月份:
1、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系列活動。
2、針對季節特點,強化防溺水安全工作各項措施,制訂相關制度。
3、留守兒童普法主題班隊會(月主題:《禁毒法》)、禁毒宣傳活動(6月5日國際禁毒日)
七月份:
1、加強學生暑假期間的安全教育;做好暑假學生安全離校、文明離校工作。
2、留守兒童暑期家訪活動。
八月份:
1、學校領導和愛心教師走訪部分留守兒童家庭。
九月份:
1、舉行留守兒童教師座談會和學生談心活動。
十月份:
1、組織留守兒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幫助整理內務,進行“愛心”教育;
2、組織留守兒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十一月份:
1、召開留守兒童臨時監護人座談會,了解留守兒童近期的學習生活情況;
2、對留守兒童做一次自立自強的交流活動(通過廣播和國旗下講話讓留守兒童對全校學生講講沒有父母的照顧,自己是如何做到自立自強的)。
十二月份:
1、評選“自立自強留守兒童”進行表彰;
2、參與留守兒童工作的教師交流留守兒童教育教學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尋求可以更新更好地為留守兒童服務的工作思路;
3、收集整理留守兒童工作成果,表彰優秀工作人員;
4、提供留守兒童項目終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