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活動計劃
好的計劃應該能夠激勵自己,讓自己有動力去執行計劃并堅持下去。健康教育活動計劃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健康教育活動計劃,供大家參考。
健康教育活動計劃篇1
一、工作目標
小學生健康教育的直接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依據教育部及省、市教育部門對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運用健康教育理論,結合學生實際具體工作目標如下:
1、了解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目前普遍存在僅以學業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優劣標準的情景,導致不少學生健康意識差,鍛煉意識不夠,嚴重阻礙著學生的素質成長。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劣態;幫忙學生樹立健康意識。
2、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當前由于社會與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少學生養成了以自己為中心,隨手亂扔垃圾的現象,所以,教師應引導并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3、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
目前的教育比較強調學生智力因素的培養,往往忽視非智力因素的養成;忽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培養,會嚴重影響著學生素質的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應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培養,促進學生各方面的諧調發展,使每個學生有較強的健康意識。
4、認真進行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要在各學科中有意識滲透健康教育知識,確保100%的學生健康教育。認真做好健康教育評價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力爭各項指標達標。
5、積極組織健康教育任課教師認真學習鉆研教材,制定好教學計劃、堅持團體備課,進行教研活動,及時總結交流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1、充分利用廣播宣講健康教育基礎知識,利用板報辦好健康教育專欄。
2、利用學校廣播開展專題衛生講座,宣傳衛生和健康知識。
3、進行健康知識競賽和健康實際操作本事競賽。
4、利用主題班隊會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為習慣教育。
三、做好學生的身體健康監測和疾病預防工作
1、本學期積極配合上級做好學生體質監測工作。
2、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學生近視眼、齲齒、寄生蟲、營養不良、貧血、脊椎彎曲等常見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群體預防和矯治。
3、在傳染病流行季節,對學生嚴密關注,認真執行信息報告制度。
4、繼續認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檔工作。
健康教育是學校工作的重點,學校要高度重視,對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文件、材料、照片等及時進行收集、整理、歸檔,確保健康教育檔案的完整與準確。
健康教育活動計劃篇2
本學期我承擔七年級心理健康課的教學工作,為努力完成好本職工作,圍繞學校本學期工作計劃,特制定如下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為指導,加強對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針對在校中學生大多獨生子女或留守學生,缺乏獨立生活能力,缺乏堅強意志品質,缺乏團結協作精神,缺乏承受挫折能力的特點,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二、主要任務
1、培養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具有自我調控能力。
2、對少數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有效心理輔導,盡快擺脫困擾,調節自我,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3、對有嚴重心理疾病的學生,轉送到有關部門進行治療。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進入初中,還未能從小學的相對寬松的學習生活中轉換出來,壓力不斷的開始增多,來到新學校遇到新同學新老師,一切都是相對陌生的環境,適應成了最大的挑戰。
怎么才能迅速的適應到初中的學習生活,課程增多,作業量增大;陌生的環境中認識結交新朋友,讓自己可以和同學們共同前行,不在孤獨;還未能擺脫小學的寬松的學習習慣,現在如何養成,學習的重擔時時在他們心頭;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如何兼顧他們的娛樂休閑等等共同形成了適應問題。適應問題表現在學生身上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障礙性問題和發展性而難題。前者在學校中一般較少見,后者的主要表現為適應不良或者不適應。七年級年級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七年級入學適應不良
剛進入初中,學習生活和小學時相比較有很大的不同,新環境新同學老師,一切都是很陌生的,在承受著課業壓力增大的同時,人際相處從零開始,容易出現厭學情緒,不與人相處,或者孤傲的情緒。長期這樣的話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2、朦朧的自我認識萌芽
七年級階段,有部分學生發展的較早些已經進入青春期了,青春期的特征開始明顯起來,幼稚的成人感突出,對于我的思考開始出現,“我是誰”、“我是怎么了”開始在他們內心掀起波瀾,困惑不已。
3、學習適應不良產生苦惱
學習課業好多,怎么學,方法好像總是不對路;別人怎么就成績那么好,我這么差,有壓力,出現自卑了;我為什么要學習,這么多,這么煩,沒有目標和動力了;怎么天天都有考試啊,這無窮無盡的考試什么時候是個頭,討厭考試……這些都是學習適應不良的表現,學生為此苦惱不已。
4、和家長或老師間的溝通不良而苦惱
家長們怎么這么嘮叨,不斷的碎碎念,動不動的私自翻我的東西,我的空間,我的秘密,什么時候能還給我;老師為什么都看不到我的存在啊?偏心還是對我有意見,還是我不行……
5、不能恰當的控制休閑時間,自制力較弱,過分沉溺于網絡、游戲。
四、工作安排
1、認真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
根據學校的工作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安排好本學期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備好每一次課、上好每一節課、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讓學生學好知識是老師的職責。因此,在每節課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需求,保證學生在學習時保持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感受,有意識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各種游戲、測試、問卷等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和和諧氣氛,讓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學習心理健康知識,促進自身心理的健康發展。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管理,校長掛帥,德育主任具體負責實施,建立以班主任和共青團、少先隊干部及政治課教師為主體,以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制。
2、加強學習和培訓,重點學習《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中學生心理健康咨詢》等心理知識。學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資料,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實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知識、方法、形式等,在自己的工作實踐中運用心理知識及教育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科研,研究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辦法和途徑。每學期期末開展一次專題研究。
4、設立心理咨詢信箱,及時廣泛的做好不同心理疾患的學生思想工作。
5、開展學生心理調查,每學期二次問卷調查,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及動態。
6、每學期對全體學生開展一次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7、加強與班主任的聯系,把個別學生的心理信息及時反饋給班主任,與班主任一起輔導學生,讓班主任在班會課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8、與縣級心理教研室保持聯系,發現有嚴重疾患者,及時送去咨詢。
健康教育活動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實施《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衛生工作法規,堅持預防為主,學習、宣傳衛生保健防病知識,促進學生健康行為和身體素質。定期監測學生的健康狀況,加強對傳染病、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學校的衛生常規工作,加強學生健康教育,開展食品衛生、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2、開展紅十字教育活動,培養學生“人道、博愛、奉獻”精神,提高學生健康素養。
3、繼續落實好六病防治工作,增強學生體質。
4、定期做好宣傳衛生培訓工作。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健康教育
1、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檢查評估細則要求,做好各項衛生工作。
2、制定有關制度(傳染病防治、食品衛生制度、控制吸煙制度、防止意外傷害制度等)。
3、依據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健康教育課做到有教師、有課本、有課時、有評價,確保學生健康知識合格率達90%以上。
4、利用宣傳欄、家長會、主題隊會、廣播、衛生小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宣傳不同內容的衛生健康知識,尤其是做好防傳染病宣傳、控煙宣傳及預防艾滋病教育。
5、重視學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利用講座、錄像、掛圖等形式,使內容豐富多彩,通俗易懂。
6、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和衛生行為,提高衛生保健意識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好對“六病”等常見病的防治工作,爭取各項指標有所下降。
7、加強學校公共衛生管理工作。
(二)做好學校衛生監督工作
1、按《學校衛生檔案》要求,做好學生病假統計工作。
2、做好教學衛生管理與監督,逐步使學生課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衛生工作要求。
3、認真監督學校飲水衛生工作,杜絕食品衛生事故發生。
(三)開展學生常見病防治
1、繼續開展防近工作,及時掌握學生視力動態,對近視新發病率及假性近視及時督促矯正,隨堂糾正學生讀寫姿勢(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勞用眼,按時下課,保證學生課間休息時間。
2、提高眼保健操質量,任課教師要每天檢查學生眼保健操情況,對穴位按壓不準確的及時予以糾正。
3、根據傳染病在不同季節的流行特點,認真做好預防宣傳工作、消毒隔離工作。
4、做好學生計劃免疫工作。
5、開展對近視、沙眼、齲齒、腸道蠕蟲、腸道傳染病、貧血等疫病的防治,加強對殘疾體弱學生的醫學照顧和心理衛生工作。
6、積極開展對口腔衛生知識的宣傳,組織學生采用氟化泡沫防齲,進一步減少齲病的發生率。
健康教育活動計劃篇4
20_年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將按照市、縣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心年度目標管理方案要求,進一步完善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促進活動,廣泛普及重大傳染病和常見、多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知識,進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素養,現制定20_年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計劃如下:
一、加強健康教育網絡建設
鞏固和加強全縣基層健康教育工作網絡,要求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以及縣直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全面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并確定1名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健康教育工作,按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規范開展各項工作。
二、強化宣傳陣地建設
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4處,每月定期更換,全年計劃更換12期,宣傳欄資料:一是結合每月宣傳日活動主題;二是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資料;三是宣傳新發傳染病的防治等。
三、開展衛生日宣傳活動
進取開展衛生日主題宣傳活動,全年計劃不少于9次,宣傳活動由各承擔科室負責組織、制作橫幅等,健教科負責收集整理宣傳活動方案小結和拍照、報道。
四、舉辦健康巡講活動
計劃全年健康巡講活動6次,每次講座應做到有課件,有聽課者簽名冊,有課堂照片,課堂上如發放宣傳資料,應有資料發放記錄表。
五、加大對外宣傳
一是向手機報報送本單位工作信息和健康知識,每周計劃報道2條;二是利用《湖南疾控》和《衡陽疾控》等刊物宣傳本中心工作成績亮點,計劃每月報送1條信息;三是加強與電視臺互動,報道本中心開展的各項活動;四是利用“疾控”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工作動態和健康知識。
六、加強控煙履約
鞏固無煙單位建設成果,落實控煙辦法和控制措施,增加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止吸煙標志,在世界無煙日(5月31日)開展一次控煙宣傳活動。
七、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按照《縣20_-20_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在政府主導下各部門進取部門參與,開展健康支持性環境創立工作,計劃新創4個健康支持性環境。
八、加強人員培訓
計劃完成1次對下級人員健康教育人員的業務培訓,要有簽冊、培訓課件、培訓照片、培訓總結。
九、加強工作資料的規范管理
對平時開展健康教育工作資料應做好分類存檔,要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工作數據庫,及時收集、整理、妥善保管相關素材,包括工作計劃、總結、活動照片、宣傳資料、調查評價等原始材料,編號歸檔。
十、加強鄉鎮督導考核
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健康教育工作的技術指導,計劃每季度下鄉督導1次,每次每處制作督導記錄,針對督導中發現的問題指導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