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主題活動計劃
制定計劃要注重細節和步驟,盡可能將每個環節和步驟都考慮清楚,以確保計劃的完整性和可行性。這里分享一些社會實踐主題活動計劃下載,供大家寫社會實踐主題活動計劃參考。
社會實踐主題活動計劃篇1
一、參與對象:
20__級全體學生,20__級未完成社會實踐任務學生。
二、實踐形式:
社會實踐形式分為分散實踐、團隊實踐兩類(未參與團隊實踐的同學均屬于分散實踐)。
(一)分散實踐
1、實踐任務
(1)公益隨手拍。用影像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鏡頭捕捉發生在身邊的環保、助人、關愛等真實、感人、發人深省的公益小事大瞬間,借此加強我校學生公益意識,倡議大家關注公益、參與公益和傳播公益,激活思維,探索公益新模式。形式上以照片、微拍為主,其它形式為輔;題材內容限有關明公益人和事;拍攝地點、工具與手法均不限,個人獨立創作或團隊集體創作均可;公益隨手拍作品將在20__年社會實踐成果展上進行展示,同時匯集成冊,廣泛共享。
(2)我為甘農代言。為多視角多層次展示學校的良好形象,提升我校的知名度和公眾認可度,通過發放宣傳材料、播放招生宣傳片、學習經驗分享等方式及時展現我校取得的新成績、新面貌,以實際行動提高我校的影響力和招生率。要求參與的學生每人需拍攝9張以“我為甘農代言”為主題的活動照片,配以不少于0字的字,以我為甘農代言為話題通過微信朋友圈、qq空間手段進行宣傳。6月2日-27日為高考填報志愿時期,在此期間轉發學校、學院的招生宣傳信息、招生宣傳視頻等均可認定。
2、實踐成果
(1)“公益隨手拍”:由團支部負責收集照片、微拍的電子版,交由班主任進行學分認定,完成該項實踐任務記0個學分。
(2)“我為甘農代言”:由團支部負責收集相關微信朋友圈、qq空間截圖電子版,交由班主任進行學分認定,完成該項實踐任務記0個學分。
(3)完成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或論一篇,由團支部負責收齊,交由班主任進行學分認定并按百分制給出成績,完成該項實踐任務記1個學分。
(4)加蓋實習單位公的社會實踐活動介紹信,由團支部負責收齊,交由班主任留存,畢業后裝入個人檔案。
(二)團隊實踐
1、實踐任務
完成各實踐單位規定的工作任務。
2、實踐成果
(1)完成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或論一篇,由隊長負責收齊,交由指導教師修改并進行學分認定,并按百分制給出成績,成績交所在團支部進行班級匯總,完成該項實踐任務記2個學分。
(2)加蓋實習單位公的社會實踐活動介紹信,由團支部負責收齊,交由班主任留存,畢業后裝入個人檔案。
三、要求
(一)社會實踐活動是教學環節的一部分,必須按時完成,社會實踐成果于8月0日前交所在團支部。無故不按時完成者,當年社會實踐成績為0,視為掛科。
(二)班主任將本班學生的2個學分認定完畢后,將成績(即實踐報告的成績)交由教學秘書錄入教務系統。
為進一步發揮社會實踐在加強和改進中職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將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中,并在實踐中體驗感悟,內化理想信念,勇于擔當社會責任,校團委決定開展20 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體驗感悟成長
二、活動時間:
7月1日—8月1日
三、活動對象:
全校學生
四、活動形式:
1.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班級團支部的形式開展;
2.各班級團支部可以成立若干支社會實踐小分隊,開展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各小分隊確定隊長一名,隊員若干;
3.要求在社會實踐活動前充分準備,活動時認真負責,活動后及時總結;
4.每個小分隊活動時拍攝相關活動照片至少張以上,活動后由隊長負責填寫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紙質稿,并同活動照片電子稿開學后一起上交學部團總支,由學部團總支審核匯總后上交校團委,學校將統一進行評比。
五、活動內容:
1.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如看望敬老院老人、關愛福利院兒童、環境保護宣傳等;
2.職業體驗活動:通過參觀一些企業和單位,對相關職業進行深入了解和體驗,分享感悟,從而初步規劃自己將的職業發展方向。
六、活動要求:
希望班級團支部高度重視,認真做好組織工作,同時各班主任兼任團支部輔導員,要加以正確指導,以確保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切實開展并卓有成效。
社會實踐主題活動計劃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宣傳環保知識,讓社區人民了解低碳環保的好處及重要性。
2、提高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樹立正確的環境價值觀。
3、使社區人民懂得低碳環保生活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二、活動地點
zz社區
三、活動時間
7月1日—7月15日
四、活動人員
五、活動形式
1.調查采訪:
在社區中采訪不同年齡段的市民,調查了解低碳生活的人到底有多少
2.勞動實踐:
組織活動人員在小區內拾樹葉、垃圾,打掃衛生;
3.宣傳活動
1)制作低碳環保知識宣傳展板,在社區大門口展示,吸引社區人民了解相關知識
2)制作并張貼宣傳低碳環保的漫畫和標語,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
3)以歌表演、小品、詩歌的形式宣傳低碳環保的知識,增強開展本次活動的氛圍。
4、互動
1)環保知識有獎問答:根據展板內容提出相關環保問題,答對給予環保文具、環保小布偶等獎品;
2)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人們在這段時間的宣傳學習下,是否加強了對低碳環保的認識;
3)通過走訪,小組成員與居民交流環保宣傳心得。
5、展示
1)開展社區“今天,你低碳了嗎?”演講比賽;
2)記錄“低碳生活家庭日記”,互相交流自己的做法。
3)開展“變廢為寶”創意設計比賽
六、活動過程
1、編寫社區地低碳環保宣傳活動策劃及方案。
2、整理低碳資料,設計制作“低碳環保”宣傳展板(詩歌、低碳環保小知識、環保小制作、小發明等)及橫幅(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3、策劃低碳環保小游戲,組織社區小朋友在草坪中進行。
4、給社區居民分發低碳生活問卷調查表,收集相關數據,匯集居民好的做法。
5、開展演講比賽。
6、展示“低碳生活家庭日記”,評出優秀獎5名。
7、展示“變廢為寶”創意設計比賽的優秀作品
社會實踐主題活動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意見》和團中央《關于嘉慶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的意見》的部署,全面活躍基層團組織,推進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強化團組織服務大局、服務青年、服務團員的功能,響應省委組織開展“活力在基層”主題團日活動暨優秀服務型團組織創建活動的號召,我院以“主題鮮明、形式新穎,立足基層、面向團員,重在創新、注重實效”為原則,擬舉辦嘉應學院zd學院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弘揚志愿服務精神,創新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
二、活動意義
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向社會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幫助學生樹立志愿服務意識,弘揚志愿服務精神,通過參與實踐活動實現志愿服務由思想到行動的升華;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躍基層團組織建設,增強團員的思想引領,推動服務型團組織建設;通過科技、衛生、文化、關愛進社區系列活動,使社區居民感受“三下鄉”活動的魅力,為社區居民帶去志愿服務,創新的活動形式,先進的文化知識,為社區建設增添活力;弘揚我院“愛心,服務,責任,奉獻”的人文精神,展現zd學子的良好風貌,弘揚zd精神。
三、活動主題
活力在基層活動進社區
四、活動對象
__市社區居民
五、活動地點
__市社區
六、活動時間
20__年07月18日—20__年07月19日
七、活動準備
活動開展前就進行本次三下鄉活動的時間、地點、活動方式以及活動內容等的討論和確定,充分考慮和采納各方意見,以求用最大限度發揮集體智慧取得最大的實踐成效。
(一)前期宣傳
活動開展前先派遣一批工作人員到該小區進行活動宣傳,利用當地的廣播、公告欄等進行宣傳。
(二)聯系準備
1、與居委會和有關部門進行交涉,提前確定好住宿地點和具體活動地點
2、與活動合作相關組織進行聯系,確定具體方案;
(三)流程、物資準備
1、策劃活動的具體流程,準備活動所需的物資以及具體活動的人員安排;
2、準備好防暑、防蚊防蟲、防感冒,以及扭傷摔跤擦傷流血的需用等必備的藥物用品;
3、打印出相關的資料和宣傳單及調查問卷;
4、計劃好可借和需購的生活公共用品。
(三)人員準備
1、進行“三下鄉”暑期實踐的宣傳,鼓勵大家積極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發放報名表格,公開進行志愿者的招募。
2、正式確定好人員后進行人員的挑選和分組,確保活動有效率有質量。
3、召開三下鄉動員大會,將實踐活動的工作討論,更加細致的劃分,討論實踐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困難,初步制定解決方案。安排具體事宜,確定責任,樹立服務和責任意識,強調組織和紀律。
4、做好學生留宿申請。
5、到達地點后按方案展開活動,隨時保持手機暢通。
八、活動流程安排
第一天
早上:
1、(7:30—9:30)所有隊員在田師門前集合,人數到齊后合影出發前往目的地,途中與小區工作人員進行溝通,做好交接準備;
2、(9:30—10:00)進行30分鐘的人員和物資整頓;
3、(10:00—12:00)
①按照既定安排,開展此次三下鄉的具體活動的工作,號召社區居民參與進來
②進行調研工作(調研主題是該社區居民對我國國家政策的了解情況)
③安排中午的伙食
下午:
1、(14:30—16:00)
①趣味小實驗
對象:社區小學生和中學生
內容:利用趣味小實驗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和化學知識,讓學生懂得留心觀察生活
②生活常識競賽
對象:社區中年人和老年人
內容:通過知識競賽的形式讓更多人更懂得生活的小竅門,同時又能更好的融入社區當中
2、(16:00—17:30)組織人員對社區進行大掃除,改善社區環境
晚上:
1、(19:30—21:00)通過情景短劇表演,普及法律知識,讓更多人樹立法律觀念
第二天
早上:
1、(8:00—9:30)
義務口腔、視力檢查,分發護眼,保護牙齒的宣傳單(爭取與嘉應學院醫學院或__市當地的醫院或診所合作)
2、(9:30—10:30)
①青春期心理生理教育
對象:該社區即將步入青春期小學生,分男女組進行
內容:對可能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問題進行講解。
②小手拉大手,設計講衛生、愛文明標語,小卡片
對象:社區小學生+父母
內容:父母和孩子互動一起制作小手拉動大手,帶動家長一起走進“講衛生,愛清潔”的隊伍當中,同時讓親子關系更為融洽
3、(10:30—12:30)購買食材,與社區居民一起制作客家美食
對象:全體居民
內容:購買食材,在空地和居民一起制作客家美食,一起嘗客家美食,感受美食魅力,增進鄰里感情
下午:
1、(14:30—15:00)休息時間
2、(15:00—16:30)貧困家庭走訪,同唱山歌
3、(16:30—17:00)返校準備工作
主要內容:
①收拾場地以及與社區居民拍照留念;
②17:00啟程返校。
八、注意事項和突發情況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