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創意活動計劃書
計劃是指為了完成某項任務,事先制訂的明確具體的行動安排。優秀的幼兒園創意活動計劃書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幼兒園創意活動計劃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創意活動計劃書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教科研工作將繼續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落實上級工作要求,嚴格按照省示范園標準做好日常的保教管理工作;以有效研修為載體,進一步規范教師教育行為。借助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基地項目申報,建構綜合主題活動與地方特色文化相融的幼兒園課程框架,努力將科研與教研常態化,以開放、務實、進取的心態做好各項工作。
二、工作目標
1.搭建廣闊平臺,促進教師成長
2.規范常規管理,提高保教質量
3.注重專項研討,深化問題研究
4.加強課題研究,推進特色建設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1.搭建廣闊平臺,促進教師成長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教師在工作之余,要堅持學習,及時轉變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頭腦,以科學的教育方式組織學習,以飽滿的教育熱情對待孩子。為此本學期我們通過有目的地定期開展教科研學習活動和自學相結合,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具體如下:
a.積極借閱幼教刊物,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做好理論學習筆記,并且要學以致用,把所學理論與自己教學實踐相結合,同時,積極參與本園觀摩活動,努力提高自身教育理論及授課水平。
b.進一步學習《指南》,深入理解、積極探索、切實落到實處。積極參與教師再培訓教育
c.借助網絡和專家引領,加強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相關理論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實際操作能力。
(2)進一步興起崗位練兵活動,抓好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一切工作的根本,不僅關系教師自身的成長,更是關系教育能否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針對我園實際情況,我們將進一步興起崗位練兵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做好師資建設。
a.繼續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主要是舞蹈、音樂、手工制作、活動過程的設計等教學基本功的訓練。
b.不斷反思,善于總結。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教師認真組織幼兒深入觀察幼兒一日生活中的行為和反應,進行分析,并不斷調整計劃,改進教育行為,最終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展,做好教育心得筆記。
c.開展教師相互結對活動,相互聽課每月不少于2節,并做好聽課記錄。
d.每月一篇心得體會、兩月一篇幼兒觀察日記。月末認真擬訂調整月工作計劃。
2.規范常規管理,提高保教質量
每位教師要認真對待教育各個環節,從備課到上課再到活動延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體內容有:
(1)一日活動組織管理,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
a.調整作息時間,減少集體活動時間(每天一節),增加幼兒自主游戲時間。要求教師嚴格遵守一日作息制度,確保幼兒每天有1小時戶外體鍛,2小時戶外活動3小時游戲時間。要求教師和保育員以《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規范》為指導領會其精神,認真做好保教工作。
b.根據《指南》的精神樹立“一日活動皆是課程”的理念,要求教師把一周課程計劃內容有效地落實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加強一日活動各環節的有效管理,加強幼兒的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2)加強課堂教學研究,開展有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活動中關注幼兒的發展水平和興趣需要,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和發展規律,準確把握教學的目標和價值點,找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用適合幼兒的方式組織實施教學,提高教學的效度。
a.日常的集體備課。一是各教研組充分利用已有的課程資源,通過合理借鑒、挖掘生成等形成學期課程(教學)計劃,保證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全面性和均衡性。二是做到有效備課提高效率和質量。要多給老師參與和鍛煉的機會,指導老師學會定目標,定領域,找出每次集體活動的重點、難點,預設的解決策略。三是把握好課堂教學質量關。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認真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做到心中有目標,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四是認真寫好有質量的`教學反思記錄,案例評析與反思等。
b.以領域為載體,開展組內一課二研活動。重點圍繞游戲、藝術、社會領域開展一課多上和一課多研活動,定目標、定內容、研教法和學法,并在園內展示,切切實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c.加強游戲的指導工作。同班內兩位教師相互切磋交流,反饋游戲情況,加強平行班教師之間的交流,共享游戲資源,從而提高教師領導游戲的能力和水平,讓幼兒在愛玩、會玩的基礎上,懂得規則意識,學會禮貌交往,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3)做好保教一日活動調研工作
a.開展“促進規范、提升質量”調研,關注平常時刻,關注常態教學,關注除集體教學活動外的日常生活與游戲活動。
b.繼續抓實、抓深對班級常規工作的調研,將常規性隨機調研與園本特色專項調研相結合,真正做到關注過程質量,圍繞“保教結合”和“區域游戲”開展。
c.繼續加強課程評議工作,提高集體備課質量;進一步落實“隨堂聽課”活動,加強常態聽課、評課、研課活動的質量。
3.扎實開展教研活動,真正發揮其輻射作用
(1)建立教研活動輪值制。輪流主持,充分創造機會讓教師主動積極參與,形成教學互助,讓教師既當學員,又當教員。
(2)研討,是調動教師主動參與培訓的重要形式,它能為每個人提供較充分的表達思想、觀點的機會,讓思想和觀念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提升,本學期我們采取的研討方式有:
a.分年級組研討。本學期各班對各主題的教學活動及課程游戲化特色活動深入開展討論,對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要提出來,大家相互討論,找出解決辦法,并適時做好資料積累(備查),避免以后在教學中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集中研討。本期我園將實施“傳承創新浸潤”課程游戲化項目,作為在嘗試中起步的新課題我們將發揮集體的智慧,從實施計劃、實施方案、到實施手段,組織大家一起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做好各項記錄,切實保證實施質量。
(3)開展游戲研修。根據活動室實際大小盡可能環境創設上做到區域化,材料投放常態化。本學期,我園將繼續以“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與組織”的研究為重點,結合日常游戲活動的開展和游戲專項調研、視導、逐步提高幼兒的游戲的水平,教師的指導水平。
4.加強課題研究,凸現我園的特色教育。
(1)為繼承和發揚泰興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借助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基地項目申報,在全園開展融入地方特色的主題節日活動(花鼓節、美食節、建筑節)讓幼兒在地方文化藝術的熏陶中了解家鄉、熱愛家鄉。
(2)做實《家園共育發展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積累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策略和方法,注意研究材料的逐步完善和規范。
(3)做好《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實踐研究》課題的前期研究準備工作,積累相關理論知識和經驗,為具體研究奠定基礎。
5.重視家園共育,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
(1)有計劃的組織幼兒參與各類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
(2)通過園內的《家園共育》欄,以豐富而有針對性的內容,吸引家長關心幼兒園的教育任務,使家園達成共識。
(3)通過半日活動的觀摩和親子活動來溝通、解決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教育難點和熱點問題
四、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各班制定教學計劃、教師個人計劃
2.迎接開學檢查
3.做好新生入園工作
三月份:
1.各班抓好常規教學工作
2.結合“三八”婦女節各班開展老師像媽媽的活動
3.幼兒園音樂表演區域創設活動
4.“泰興花鼓節”特色活動
5.幼兒園室內外環境創設
6.教師培訓(課程游戲化專項培訓)
四月份:
1.組織教師參加各類論文評選活動
2.教師優質課評比活動
3.各年組進行親子活動
4.教師培訓(區域材料投放)
5.幼兒園“美食一條街”活動
五月份:
1.結合“勞動最光榮”班級開展各類競賽活動
2.幼兒園科學操作區域創設活動
3.準備慶“六一”活動
4.課題組活動
5.教師培訓(體育器械類的一物多玩)
六月份:
1.舉辦慶六一活動
2.端午節主題活動
3.組織課題組教師進行活動案例研討
4.幼兒園特色活動“我是小小建筑師”
5.各類活動資料收集、整理
幼兒園創意活動計劃書篇2
1、保健教師應堅持每天晨檢,做到一看、二摸、三問、四查。保健教師應定期檢查廚房、廁所、班級衛生及餐具消毒情況,定期消毒寢室和教玩具。每周到班上抽查陌生情況2-3次,要求做到有檢查、有記錄,并提出處理意見。
2、注意環境衛生,要求每天打掃教室2次,保育員每天拖洗教室、走廊、樓梯一次,經常沖洗廁所,保持環境整潔衛生。
3、保健教師要妥善保管好藥品,負責小傷、小病的診治工作,如有重病的意外事故應配合本班教師送往醫院治療。
4、結合季節與傳染病流行階段,采取各種形式向家長進行防病、衛生保健常識的&39;科學宣傳,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做好衛生保健工作,每月出衛生保健專欄一期,加強傳染病的預防工作,由保健醫生負責。
5、要求保育員保持寢室空氣流通,做到整潔衛生,午睡前15分鐘開窗通風換氣,幼兒睡時注意保曖,定期洗曬被套、枕套、枕巾、草席等。要求每周洗枕巾一次,每月洗被套一次。
6、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意識教育,教育幼兒不玩火,不跟陌生人走。要求當班教師點名,并做好交接班工作,發現問題匯報,妥善處理。
7、要求保育員、炊事員每周認真打掃寢室和廚房一次,做到六面光。
幼兒園創意活動計劃書篇3
生活活動:
自己吃飯味道好
1、觀察幼兒吃飯時使用小勺是否正確,是否愿意自己獨立進餐。
2、通過示范、兒歌等指導幼兒吃飯時身體靠近桌子,一手扶住小碗,一手用小勺進餐。
運動活動:
淘氣堡(大型玩具、小木馬、跳跳球、書包、小動物等)
1、在“淘氣堡”中,觀察幼兒是否能通過多種不同的攀爬路徑爬上大型玩具。
2、引導幼兒在運動中及時擦汗,并把毛巾放入相應的整理箱。
個別化學習活動:
我的全家福、小動物穿衣服、小黃和小藍等
1、觀察幼兒是否樂意向老師、同伴介紹自己的&39;照片。
2、觀察幼兒能否認真傾聽對方的描述。
學習活動:
好餓的毛毛蟲(以健康領域為主)
吃飯(分組)(以健康領域為主)
吃飯不挑食(分組)(以健康領域為主)
家園共育:
入園初期,提醒家長逐步培養幼兒自我服務能力,如:自己穿鞋、入廁、吃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