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
制度的創建和維護可能需要政治、社會、歷史、文化和經濟等多種力量的共同作用。這里提供優秀的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方便大家寫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參考。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1
1.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體育課及體育活動必須堅持“學生為本”、“健康第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天氣、場地、設備、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盡量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2.學校每位教職工都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要立刻給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學生出現傷害事故,要及時給予救助。
3.學生到校外參加體育考試、體育比賽或其它體育活動,視具體活動內容,必須有學校領導、體育教師、校醫、班主任等相關人員帶隊,并事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4.體育組每周檢查學校的體育設施、器材二次,若發現不安全因素,要及時以書面形式報告學校,學校要及時對體育設備、器材進行維修或更新。
5.體育教師上體育課要做到:
(1)上課集合整隊,記錄考勤;切實加強責任心,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關注體質較弱學生、特異體質學生。
(3)室外課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對服裝、鞋等不符合上課要求的學生要求其予以更換。
(4)講明動作要領,做出動作示范,提出具體要求、注意事項等,并加強安全保護。
(5)發現有學生打鬧或做出危險動作,要馬上糾正或制止。
(6)下課集合整隊,做簡單講評;若發現學生身體有強烈的不良反應,要及時通知校醫和班主任。
6.如果體育課上,發生學生嘔吐、暈倒、受傷等突發情況,應立即采取以下處置措施:
(1)迅速通知校醫、班主任和學校領導。
(2)校醫對病(傷)學生做出初步診斷及必要的處置,事后要及時做好學生病(傷)情況及臨時處置情況的記錄,并上報學校。
(3)如果學生病(傷)情況較為嚴重,要立即送往就近醫院進行診治或搶救。
(4)班主任要及時將學生病(傷)情況通知到學生家長,學校領導視具體情況上報教育局相關部門。
(5)體育教師事后及時寫出現場情況書面報告,并上交學校。
7.學校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對學生在體育課或體育活動中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善后處理。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2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細帳,做好帳物相符。
二、根據器材的性能、形狀分類存放、擺放整齊。
三、注意器材室的通風及防火。
四、定期檢查物品,對易耗品及時辦理注銷、報修手續。對丟失物品及時登記、報告工作。
借用制度
一、體育課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課教師簽字,注明器材使用名稱,時間,數量,
二、課外活動學生借用器材要有記載,歸還時要檢查數量和有無損壞。
三、學校運動隊借用器材要有記載,如有損壞或丟失,根據情況進行批評教育或進行賠償,并有記錄。
四、對學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記手續,歸還時要予以注銷。
賠償制度
一、教育學生愛護體育器材、設備。對體育器材使用不合理,體育器材造成損壞者,要進行批評教育。對有意破壞者,要根據損壞程度進行賠償。
二、借用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者,酌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賠償。
三、外借的`體育器材丟失或損壞應照價賠償,并進行登記加以說明。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3
一、場地
1、外單位借用場地,須經主管校長審批后,由體育組組長具體安排使用。任何人不經允許不得私自外借場地。
2、愛護場地和器材設備。對于損壞場地和場地器材的當事人,酌情給予造價50%-200%的賠償,并給予批評直至處分。
二、器材室
1、器材室由體育組組長負責管理,另配一名體育教師進行器材賬目的.管理。
2、凡學校購買或上級撥給的器材,要及時向后勤財產管理員報賬,并上體育組器材賬。
3、體育課、課外活動、業余訓練,需借用器材,必須辦理借用登記手續。活動結束后,要及時交回。
4、器材要入箱上課,擺放整齊。室內要保持清潔。
5、未經教師批準,學生不得隨便進入器材室動用器材。
6、丟失或人為損壞器材要視情節進行賠償。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4
1、加強體育運動安全教育,使學生了解造成運動傷害的原因、后果及預防措施,掌握自我監督和預防傷害事故的方法,進行科學的鍛煉。
2、體育教師及有關老師要全面了解學生身體素質基本情況,適應個別差異,加強個別指導。
3、要做好準備和整理活動,運動量要適中,重視做好體育活動中的保護工作。
4、要加強組織教學和紀律教育,保證體育活動有序進行。學生因病等請假必須履行手續。
5、學生穿著要符合鍛煉要求,如穿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不戴帽子和圍巾,身上不要佩帶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質物體等。
6、校內運動會時,不要隨意站在跑道上,不來回穿越跑道或投擲場地。不參加比賽的學生不得接近賽場,應在指定地點有秩序的觀看比賽。
7、體育教師應定期檢查學校的體育活動場地和器材,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
8、體育器械,非老師許可,嚴禁私自玩耍。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5
一、體育器材由專人保管,器材購入和報損報廢需入賬登記。
二、體育器材都要做到分門別類,登記入帳,固定位置,排列整齊。體育活動場地做到每天清掃,保持整潔。每周檢查一次體育設備,發現問題及時修理。
三、凡屬保管員工作不負責任,造成器材短缺和霉爛變質,應追究保管員的責任,酌情賠償。
四、夜間使用健身房,必須經教務處、總務處同意,方可開燈。
五、體育器材出借制度:
1、教師上課所需器材,課前向保管員領取,下課后清點交回。
2、學生課外活動所需的器材一律憑學生證借用,活動結束當天歸還。
3、貴重和易損器材一般要有教師在場方可使用。
4、運動服裝管理員保管,比賽前須體育教研組長同意,由各隊指導教師向總務處借領。比賽結束后,由運動員洗凈曬干,及時收齊歸還。
5、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由體育教研組、教務處統一管理使用,外單位向本校借用場地、設施、器材等要嚴格控制,由教務處審核。報校長批準,并收取租金。如有損壞,應給予修理或賠償。
6、發給班里使用的體育器材由班級體育委員保管,以破調新,丟失賠償。
7、對無故損壞和遺失運動器材的`學生,除批評教育外,要照價賠償。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6
一、體育器材設備是學校的基本設施之一,必須切實加強管理,確保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和課外訓練活動的正常開展。學校要配備專職或兼職的體育器材保管人員。
二、所有體育器材必須啟封使用,并且入學校資產賬、總務管理賬、器材保管賬,做到實物與賬冊數據相符。每學期末清點一次,每年底對帳一次。每學期(年)或期中因教學與訓練需要,增購體育器材,保管員必須在明細帳中登記入帳。
三、體育器材應分類存放,定位定櫥,陳列有序。要保持室內整潔,按器材性能要求做好防塵、防潮、防壓、仿照射等工作。體育器材大致按體操類、田徑類、球類、其它類歸類擺放整齊,器材管理人員要熟記所有器材的種類和件數,做到心中有數,熟知所有器材的功能。
四、經常維修養護健身器材、體操墊等所有體育器材,并做好維修養護登記,使器材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使之體現出學校的`管理水平,以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
五、一切器材設備的領用和歸還均應辦理登記手續,并檢查器材的完好情況。對于損壞、丟失的器材應按有關規定處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長期占用。
六、任課教師使用時必須提前申請。保管人員應按時準備好器材,并作必要的檢查,確保體育課教學的正常進行。
七、所借器材設備在使用時,任何人不得擅自轉借或持物離開教練場地,如發現,保管人員有權收回,并提出批評。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7
1、教師組織學生體育活動時,需認真檢查體育設備,對已損壞或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嚴禁使用,同時報學校總務處維修或另行采購。
2、組織學生跳遠、跳繩、打籃球、擲鉛球或田徑賽跑等體育活動時,需事先了解學生的病史,對身體不適者或體質特異者嚴禁參加。
3、開展體育活動前,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同時講明活動要領,做好示范指導以及安全防范工作。
4、體育課開始或結束時,任課教師必須集合清點學生人數,若發現有曠課或早退學生,必須聯系班主任查明原因。(備注:若未集合點名,每次扣取績效工資30.00元)
5、在劇烈體育活動過程中,若學生需中途休息,教師不能離開活動場地,應該指定學生的休息活動范圍,告知學生在休息活動范圍內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同時教師應在學生休息活動范圍內進行監督和指導。
6、體育課活動過程中或體育課中途休息期間遇有學生受傷,應及時組織人員送往醫院治療,且及時通知家長或班主任,并同時上報學校辦公室。
7、下午第一節眼保健操時,體育教師下午時不需學生統一做眼保健操,但需告知學生不能到教學走廊亂竄。
8、中考初三畢業班中考體育結束后,體育課由該班班主任據本班教學實際情況作統一安排。
9、體育課實行量化考核,即每學期結束時,學校從籃球、沙坑、短跑、跳遠、跳繩、臺階測試等必考項目中抽取適當項目測試,具體內容見學校量化考核制度。
10、體育教師必須帶教案上課,且上課主題或主要內容需與教案相同。(備注:若沒帶教案,每一次扣取績效工資50.00元。)
11、體育課活動內容應豐富多彩,若整個學期的教學內容都只是跑步,做眼保健操或重復某一項運動,則年度考核時視為不合格。
12、體育課不能提前下課,若提前1―5分鐘,扣取績效工資30.00元;提前5―10分鐘下課扣取50.00元;提前10分鐘以上者扣取100.00元。
13、上體育課的老師需穿運動服和球鞋,違者每次扣績效工資10.00元。
14、專業體育課教師,學校每年發給200.00元的服裝費補助。
15、體育課實行誰組織誰負責的原則,特別是該制度中的1―6款,如果老師沒有盡職盡責,因自己的主觀因素而導致的一切責任事故由當事人自己負責。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8
一、體育室由上體育課教師負責管理。
二、管理人員要認真做好體育器材購置登記,器材分類擺放整齊。
三、上課前或體育隊訓練前,要預先取出使用的體育器材,下課或訓練完畢,要檢查收齊體育器材放回原處。
四、使用過程如有器材被損壞或遺失,要告訴學校主管領導和填好遺失登記。
五、體育器材外借,必須經學校主管領導同意方可借出,如借出損壞或遺失,照價賠償。
六、上課后或訓練完畢,要搞好室內整潔,檢查器材放置,關好窗、鎖好門,如失職造成損失扣學期貢獻獎或按損失程度,追究事故責任。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9
1、體育館是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及比賽專用場所,由學校政教處集中管理。外單位借用體育館,需報主管校長審批方可使用。
2、所有進館人員均須遵守體育館的管理規定,服從體育館管理員的管理。體育館管理人員在后勤處的&39;領導下負責對管內的設備、器材、衛生、防火等進行統一管理。體育館管理人員應嚴格履行管理職責,認真管理。
3、所有進館人員應嚴格遵守管理制度,嚴禁亂刻亂畫,大聲喧嘩、追逐嬉鬧,不得隨地吐痰、亂拋紙屑、雜物及吐口香糖,責令其恢復原樣。
4、在體育館上課及訓練的班級和運動隊,由任課教師及教練制定安全及物品管理制度,按規定管理,確保其他教學、訓練順利進行。
5、所有進館人員應愛護體育館內及各辦公室的設施、器材和其他物品,如有人為損壞,照價賠償并按學校有關規章處理。館內器材概不外借并嚴禁在館外使用。
6、所有進館人員應愛護室內的地板,嚴禁穿皮鞋、帶有鐵釘或鐵掌的鞋進入體育館,造成的磨損、破壞需按原樣修復,并責令其立即退出。
7、館內嚴禁吸煙,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及明火入館。
8、雨雪天在館內上課,所有雨具必須放在門廳內,不得帶入場館內。
9、體育館管理人員負責檢查每天早晚打掃館內衛生,做到地面、樓梯整潔,地面無煙蒂、痰跡、瓜皮果殼及口香糖渣等,定期噴灑消毒藥水,投放滅鼠藥。保持廁所清潔衛生,無污漬、無異味。
10、體育館鑰匙要嚴格管理,政教處掌握鑰匙的數量,私配鑰匙者大會批評并重罰。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10
一、體育課堂常規
體育課堂常規是為了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對師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學校體育教學管理的一項工作。
體育課堂常規應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無須強求一律。常規條文的制定,應明確具體,其內容包括師、生兩個方面,一般有以下幾點:
(一)課前常規
1、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如教師課前的備課和制定教案,了解學生的情況,場地、器材的準備,安全設施和清潔衛生工作。以及服裝的準備等。
2、學生因病、傷,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課,課前由體育委員或學生自己主動向教師說明。教師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3、規定師生于上課前3分鐘到達操場,等候上課。
(二)課中常規
1、學生準時按指定地點集合,上課鈴聲響后,體育委員進行整隊,向教師報告,教師向學生宣布課的任務、內容等。
2、學生上課時的服裝、鞋帽等規定。
3、學生上課時,必須遵守課堂紀律;愛護場地、器材;服從教師提出的要求和體育委員的調動,努力完成課的各項任務和要求。
4、教師按教案進行教學,關心全體學生,注意安全衛生,檢查見習生完成的任務。
5、課后結束時,進行小結和講評,提出課后鍛煉的要求,宣布下次課的內容;布置課后歸還器材和場地整理工作。
(三)課后常規
1、教師每次課后,應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革措施,寫好課后小節。
2、教師檢查所布置歸還器材等工作的執行情況。
二、課間操制度
課間操是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之一,是學校作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課間操有助于消除學生學習產生的疲勞,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階段的文化課學習中去。為此我們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體育教師堅持只崗位制,教師統一指揮,其他教師到現場督促學生認真做操。
(二)體育教師沒有特殊情況必須全部到位。課間操時間一律停止處理于無關的日常工作,配合值周教師完成組織工作。
(三)課間操的管理應于學校德育處緊密配合,每學期有課間操的安排。每周要有課間操的評比匯總表,每天要有專人負責資料管理,并給學校的管理提供高信度的依據。
(四)學校要有專人負責音響設備的管理和維修,每學期檢查維修,保障課間操時的音響效果。
三、體育教學研究活動制度
行政部門規定,學校每兩周有一課時的`教研活動時間。這個時間是全體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活動的時間,不應擠占,為此我們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每兩星期一第一節自習課為教研活動時間,組長要求嚴格考勤,教師應自覺遵守紀律。
(二)每位教師必須積極認真參加教研中心及教研室組織的活動(參加活動要有記錄)。每學期教研活動不少于8次。
(三)每次教研活動要有明確的內容、任務要求并做活動記錄。
(四)教研活動以聽課評課,學習法規性文件,學習新大綱,集體備課,研討教材,教法為主。
(五)教研活動,也可安排本校教師進行專題講座或集體開展課題研究,寫研究文章,研究如何宣傳本校體育工作。
四、課外體育活動制度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學生的體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提出以下要求:
(一)課外體育活動應加入學校總課堂表中,要有專人負責此工作。
(二)課外體育活動要根據學校場地器材情況,因地制宜統籌安排。
(三)嚴格管理,保證安全。應有專人到場指揮輔導,要求班主任跟班組織,體育委員集合整隊清點人數上報主管教師,按時歸還器材不得丟失。
(四)利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組織小型競賽。
(五)充分發揮學生會干部的作用,及時表揚出勤率高、組織紀律性強,鍛煉積極性高的班級。
五、學校場地器材管理制度
(一)體育器材的管理
1、體育教師必須維護運動場的整潔,保證各種器材的完整性,發揮主人翁精神,對室內外場地器材勤查、勤看、勤護理。
2、器材必須分類放置在位置,擺放整體。要建立帳目,保證器材的所以率和完好率。
3、任何人未經主管領導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借體育器材。外借器材收回時必須檢查器材完好情況,如有損壞,照價賠償。
(二)場地器材的所有
1、體育教師在所有場地器材時必須統籌安排,合理使用。課前做好安排,不得臨時搶占場地器材。
2、體育教師課前必須檢查所有場地器材,做好計劃,確保安全使用,并將場地和器材使用數量寫入課時計劃。
3、課外體育活動使用器材,由值周教師統籌安排管理,對活動班級使用器材合理分配,盡量滿足學生鍛煉需要,活動后及時清點入庫。
(三)場地器材的維護
每位體育教師都有保護場地器材的責任和義務,平時要勤查、勤看、勤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一般損壞及時修理,做到不等、不靠、自己動手,自己不能維修的要及時請有關部門維修。
學校體育課考核制度篇11
一、體育器材室是體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場所,其主要管理者為總務主任和體育教研組長。
二、室內各類體育器材應分類存放有序,登記注冊,便于借取使用。
三、凡使用本室內器材,應由各班體育員及體育小組長借取、存放,體育教師有責任經常檢查、整理。
四、借用本室器材,凡有損壞的,管理者可根據損壞程度、性質作出賠償決定。
五、體育教師有責任經常檢查室內器材完好情況,及時修補器材。剔除不能使用的器材須經管理人員同意。管理人員根據省器材標準提出添置器材的。要求,及時補充器材。
六、室內保持干燥,經常清掃,做到器材擺放有序,整齊、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