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消費的措施建議
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徐興鋒表示,下一步,商務部將繼續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進一步做實做細“消費提振年”。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促進消費的措施建議,歡迎學習,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促進消費的措施建議
1、提升消費水平第一點就是需要增加自己的工資,讓自己在消費的時候不束手束腳,這里不敢買那里不敢買。
2、如果自己的工資感覺不能在提升,可以去尋找第二職業,如投稿創作等,從而增加自己的收入,提高自己的消費能力。
3、也可以尋找一些比較輕松的工作,這樣休息時間也比較多,可以去放松和消費,進而實現消費提升。
4、降低自己一些不需要的消費欲望,比如買一個非常昂貴但是卻用不到的東西,省下這筆錢去消費其他東西更有意義。
5、進行一些投資理財,這樣不僅可以刺激消費,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己的額外收入,一舉兩得。
2023刺激汽車消費政策
近日, 商務部表示將在2023年針對汽車等重點消費推新政。 2010年北京開始了搖號政策,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企事業、社會團體法人和個人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小客車配置指標。 很多人搖到了2023年都未能搖到一個買車的指標, 十幾年的時間, 北京車牌水漲船高, 很多人為了能弄到一塊京牌, 催生了很多不法的現象, 比如, 買一輛車掛靠在有京牌的人名下, 每年付一定的費用或者租賃一塊車牌使用, 更有甚者為了一塊京牌, 和有京牌的人假結婚, 然后完成過戶。種種不法現象, 都是因為一塊車牌。
搖號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控制小客車數量, 緩解交通擁堵。但是通過十幾年的檢驗, 并沒有取得特別理想的效果, 反而催生了許多為了取得京牌而造成的種種不法行為。
另外,搖號政策并不是公平的。 擁有北京市戶籍的個人取得駕駛證后就可以參與搖號, 而非北京市戶籍的個人, 需要連續繳納5年的社保和個稅才有搖號資格。 為什么要區分本地人和外地人, 尤其是北京。 北京是首都, 北京不是北京人的北京, 北京是全國人民的北京。 新中國的建立, 川軍, 滇軍, 湘軍, 桂軍等也是浴血奮戰, 是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前仆后繼,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建立了新中國。 所以, 希望有關部門可以調整政策, 一視同仁。
所以, 2023年針對汽車的新政首先就是要取消搖號政策。 取消之后, 那些為了一塊車牌而衍生的不法行為自然土崩瓦解。 人們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擁有了自己的車牌, 也會提升居民幸福度。
取消搖號會在短期內導致汽車擁有量呈直線上升趨勢, 從而加劇公路交通的擁堵。 國家可以出臺新的限號政策, 由之前每天限兩個號增加到每天限三個號, 燃油車, 新能源車一視同仁, 可以一定程度緩解車輛增加造成的交通擁堵。 也許, 有錢的家庭會購買多輛車以規避限號政策, 那可以出臺車輛附加稅, 每個家庭可以免費擁有一輛車, 多出的車輛如需出行, 每次出行需繳納車輛附加稅。 當然, 這些都是權宜之計。
汽車下鄉2023年車型目錄價格
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的車型列表出來了 一共69款 有個特點: 1、車型價格基本上是20萬元以內 2、轎車和SUV都有 3、以自主品牌為主,合資極少(除了兩個大眾、別克等老牌合資品牌) 4、新勢力品少,蔚小理?就是?鵬入,零?問界這些都沒入選 5、純電車型為主,PHEV插?其次,增程?混動沒看到 6、在車型中不乏剛剛上市發布的車型,如?菱賓、寶?悅也、海豹軍版? 7、所選?型對其品牌意義都很大,基本上都承擔著該品牌跑的任務
新能源下鄉補貼2023年最新政策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為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引導農村居民綠色出行,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五部門近日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據悉,本次活動主題為是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為汽車消費充“電”,為鄉村振興添“綠”?;顒訒r間為2023年6月至12月。
《通知》介紹,活動采取“線下+云上”相結合的形式開展,線下主要包括啟動儀式+優勢地區系列巡展活動、特色地區示范活動,輔以各地主動開展的各項活動;“云上”活動由電商和互聯網平臺根據現場活動安排,搭建網絡宣傳專欄,開展“云上”促銷、直播售車等活動,全程參與并持續開展新能源下鄉活動,實現線下與“云上”的聯動。
按照《通知》,活動委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實施,各地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農業農村、商務、能源主管部門做好協同支持;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積極參與,推薦適宜農村市場的先進車型,制定促銷政策,建立完善售后服務體系;各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配合完善充電設施布局,推出充電優惠政策;各參與活動的電商、互聯網平臺,積極配合現場活動,開展網絡促銷,與車企合作舉辦直播售車或云上展銷活動。
促進消費的有效措施
一是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順應市場規律和消費趨勢,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升服務質量,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潛在需求,著力營造推動消費升級的良好生態。
二是堅持優化供給和擴大需求更好結合。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拓展消費新空間,打造消費新場景,豐富消費體驗,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市場新需求。
三是堅持提質升級和創新發展更好結合。突出體現大眾化、普惠性,加快城鄉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營造便利消費、放心消費環境,不斷提升消費便利度、舒適度、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