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地震災害與校園安全科普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一刻,親情的中國集結起所有的力量,進軍巴蜀、進軍汶川,進軍所有受災的地方。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公安干警、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搶救出無數的生命。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預防地震災害與校園安全科普,歡迎學習,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預防地震災害與校園安全科普
千萬別鉆床底下,尋找“生命三角”空間躲避。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時會在室內形成三角空間,這些地方是人們可以藏躲的相對安全地點,稱為避震空間。它包括床沿下、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廚房、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而床下能躲卻不能逃,并非為的躲藏之處。
躲開頭上的懸掛物。要選擇上面沒有懸掛物,附近沒有電源插頭的地方進行躲避。上面有懸掛物的地方,比如電扇、吊燈等物品落下會砸傷人,而附近的電線或電源的地方容易著火引發次生災害。
地震時在室內如何自救
千萬不能坐電梯。地震發生時,一定不能使用電梯,一旦斷電,上不來下不去可能就卡在里面出不來了,非常危險。但萬一很不湊巧地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可試著將操作盤上所由樓層的按鈕都按一遍,一旦幸運的停下,抓緊時間迅速離開電梯,在確認安全后避難。
衣柜絕不要進去。衣柜中雖然不容易被物品掉落砸到,但空氣不流通。唐山地震的時候,就有人鉆進衣柜躲藏,幾天以后被救援隊發現時,人是完好的,但卻憋死了。
把門打開,躲藏地點離門越近越好,門處于打開的狀態??梢员晨吭陂T框上并緊靠墻角,雙手抱頭蹲下,待地震結束時準備隨時轉移,為逃生準備活路。
地震震源深度什么意思
1、震源深度是從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離。根據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為淺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2、淺源地震:0—60公里,簡稱淺震。淺震對構筑物威脅最大。同級地震,震源越淺,破壞力越強。
3、中源地震:60—300公里。
4、深源地震:300公里以上。觀測到最深的地震是720公里。
5、對于同級地震,震源越淺,破壞越大,波及范圍越小,反之則反。
地震科普知識宣傳
1、地震來臨時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面或墻角處。
2、發生地震的時候,若在街上,要注意躲避建筑物、高壓線(桿)等,并迅速跑向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3、發生地震時應就近躲避在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房屋。
4、可到墻根、墻角、床、桌等相對堅硬的家具下面躲避,千萬不要跳樓。
5、 地震過后,為防范余震,應該有序地、迅速從安全通道(樓梯)撤到樓外的空曠地帶,不要乘坐電梯。
地震的十大常見知識
1、就近躲避在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房屋。
2、躲避到震前準備的避震空間。
3、地震過后,為防范余震,應該有序地、迅速從安全通道(樓梯)撤到樓外的空曠地帶,不要乘坐電梯。
4、躲到內墻墻根、墻角或床、桌等相對堅硬的家具下面。千萬不要跳樓。
5、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6、躲避到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7、避開高大建筑物(特別是玻璃幕墻)、塔架、煙煙囪等危險物,避開山崖、陡坎,防止山石滾落和滑坡。
8、躲避到低矮、牢固的家具邊。
9、地震來臨時,為了防止地震引發火災,要盡量搶時間關閉煤氣閥門、熄滅蠟燭等明火。
10、不要去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扶手。
地震是因為什么原因引起的
發生地震的原因主要是地殼板塊運動,地震也是一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但是由于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