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滯洪區什么時候啟用
截至目前,大陸澤、寧晉泊、小清河分洪區、蘭溝洼、東淀、獻縣泛區、衛河共渠西蓄滯洪區和永定河泛區8個蓄滯洪區相繼啟用滯洪。今天小編整理了蓄滯洪區什么時候啟用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蓄滯洪區什么時候啟用
蓄滯洪區的啟用按照既定的流域或區域防御洪水調度方案實施。當水位、流量或工程情況達到蓄滯洪區啟用條件時,按照調度權限由相應防汛抗旱指揮機構下達啟用命令,由蓄滯洪區屬地政府組織實施,為確保蓄滯洪區啟用安全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根據預報研判提前發布預警,提醒做好轉移撤離和安置準備,組織相關部門在指定分洪時間前將人員撤離轉移。蓄滯洪區內居民“舍小家、保大家”,為流域防汛做出了貢獻,也會依法得到補償,確保盡快恢復生產生活。
受前期強降雨影響,衛河、共產主義渠上游支流來水量大,8月1日15時,共產主義渠劉莊閘泄量達到255m3/s,達到共渠西蓄滯洪區(下片)的啟用條件,良相坡滯洪區即將達到啟用條件。其中,共渠西蓄滯洪區位于海河流域漳衛河水系衛河共產主義渠,為98處國家蓄滯洪區之一,均在鶴壁市浚縣境內;良相坡蓄滯洪區地處衛輝、淇縣境內,淇河、衛河、共產主義渠的交匯處。為確保共渠堤防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經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批復同意,浚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于8月1日15時決定啟用共渠西蓄滯洪區(下片)。
根據《河南省防汛應急預案》有關規定,經會商研判,省防指決定于8月1日22時針對鶴壁市、新鄉市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省防指要求鶴壁市、新鄉市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極限思維,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密切監測雨情汛情發展變化,加強堤防巡查防守,統籌調度本地區各項資源,全力投入應急搶險救援救災工作。要加強蓄滯洪區運用管理,妥善轉移安置蓄滯洪區群眾,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要加強蓄滯洪區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的管控和衛生防疫工作,嚴防次生災害和疫情發生。要及時做好蓄滯洪區退水和運用補償相關工作,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有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蓄滯洪區啟用案例
以長江流域荊江分洪區為例,荊江分洪區曾于1954年3次開閘分洪,蓄滯洪水總量122.6億立方米,有效削減了長江干流的洪峰,降低沙市水位0.96米,保障了荊江大堤和武漢市的安全,使江漢平原避免了毀滅性災害,同時還減輕了洞庭湖的防洪壓力。
2021年7月,海河流域西部南部河南的新鄉、鶴壁、安陽、焦作,河北的邯鄲、邢臺、石家莊、保定等地部分地區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河南省于7月21日啟用崔家橋、廣潤坡等2處蓄滯洪區,22日啟用良相坡、共渠西、長虹渠、柳圍坡、白寺坡等5處蓄滯洪區。河北省于22日啟用永年洼蓄滯洪區,23日啟用寧晉泊、大陸澤蓄滯洪區。 2021年8月10日,衛輝市公布蓄滯洪區補償對象及范圍、補償標準。
2023年8月1日,根據洪水預報,海河流域大清河上游新蓋房樞紐流量加大,大清河水位持續上漲,大清河東淀蓄滯洪區達到啟用條件,東淀蓄滯洪區啟用。受該次強降雨影響,海河流域已啟用大陸澤、寧晉泊蓄滯洪區,小清河分洪區,蘭溝洼、東淀蓄滯洪區以及獻縣泛區6個蓄滯洪。2023年8月2日6時,河北省啟用永定河泛區,運用前,永定河泛區人員已全部轉移。
蓄滯洪區就地避洪措施
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種形式的就地避洪措施是蓄滯洪區安全保障的重要內容,蓄滯洪區就地避洪措施主要有:
(1)圍村埝(安全區);
(2)莊臺;
(3)避水臺;
(4)避水樓(安全樓);
(5)目前保留完好確能起到防洪作用的城墻;
(6)其它就地避洪措施:大堤堤頂避洪、利用高桿樹木避洪;
(7)蓄滯洪區內機關、學校、工廠等單位和商店、影院、醫院等公共設施,在較高地形處建設的集體避洪安全設施。
什么是蓄滯洪區?
蓄滯洪區是防洪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洪水可以臨時貯存在河流兩岸的低洼地區,或者濕地、湖泊。
防洪區如何分類?
洪水泛濫可能淹及的地區被稱為防洪區,防洪區又可分為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
洪泛區是指尚無工程設施保護的洪水泛濫所及的地區,蓄滯洪區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內的河堤背水面以外臨時貯存洪水的低洼地區及湖泊等。防洪保護區是指在防洪標準內受防洪工程設施保護的地區。洪泛區、蓄滯洪區和防洪保護區的范圍,在防洪規劃或者防御洪水方案中劃定,并報請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權限批準后予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