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養生食物
重陽節的養生食物都有哪些?重陽習俗普及于漢代,漢代是中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重陽節的養生食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重陽節的養生食物
重陽節在近些年也被稱為“老人節”,老人健康養生不妨吃碗小米粥。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更加的養護腸胃,對身體溫和。”
重陽節送花有哪些禁忌
別送菊花等白色鮮花
老一輩講究個吉利,雖然重陽節賞菊,飲菊花酒,可別以為重陽節就應該送菊花。菊花在老一輩心中,是表達哀悼的鮮花,是贈給死者的。另外,白色歷來在老一輩心中就是不吉利的鮮花顏色。若送一束菊花或者白色鮮花給老人家,很可能讓老人家生氣,誤解你送花的意思。
別送花香太濃,花粉過多的花
老人家呼吸道萎縮,管壁變薄。甚至很多老人都有呼吸道疾病。因此,他們對香味太濃花粉過多的鮮花比較敏感。比如梔子花、桂花、玫瑰花,都是花香較濃的鮮花,對于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來說,不宜送此類鮮花。了解更多送花禁忌可以關注愛花居鮮花店。
那么重陽節適合送什么花給老人呢?
寓意吉祥的鮮花,比如劍蘭,有長壽、康寧、福祿之意,送老人再適合不過。
還可以送表示感恩的鮮花,比如康乃馨,表達感恩愛戴之情。
重陽節的由來和風俗
農歷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有很多,包括出游賞景、登高、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等傳統習俗。
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日就有飲酒、賞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至明代時重陽節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慶賀,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此風俗一直流傳到清代。
另外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做老人節,常在這一日進行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最早的時候起源于古代人們對天象的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唐代以后。據現存史料及考證,上古時代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盂蘭盆節并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不過現在只有少部分地區還依然保留著。
重陽節的諺語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當。
白米飯好吃,五谷田難種。
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敗家子揮金如糞,興家人惜糞如金。
幫人要幫到底,救人要救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