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陽節是公歷幾月幾日
2023年重陽節是公歷幾月幾日什么時候?重陽節的習俗普及在什么時候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3年重陽節是公歷幾月幾日什么時候?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3年重陽節是公歷幾月幾日什么時候?
按照公歷計算,2023年的九月初九為10月9日。因此,2023年的重陽節就是在公歷10月9日這一天慶祝。
重陽節的習俗普及在什么時候呢?
重陽習俗普及于漢代,漢代是中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漢代作品《西京雜記》中收錄了古時重陽節求壽之俗。這是在文字資料上關于重陽節求壽之俗的最早記錄,據說這是受古代巫師(后為道士)追求長生,采集藥物服用的影響。同時還有大型飲宴活動,是由先秦時慶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
重陽節的歷史發展
在魏晉時,節日氣氛漸濃,倍受文人墨客吟詠。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說:“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边@里同時提到菊花和酒。魏晉時期有了賞菊、飲酒習俗的文字記載。
南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p>
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后,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并且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據記載,正式將農歷九月九日列為國家認定的節日是在唐德宗李適年間(780年—785年),將重陽節列為“三令節”之一。
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于八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游樂一番。
明清,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覽勝,以暢秋志;清代,風俗依舊盛行,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重陽節的詳細知識
“重陽”名稱最早見于春秋戰國時期。屈原在《遠游》里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里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期,據曹王《九日與鐘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泵鞔_寫出重陽的飲宴。
魏晉時期,陶淵明在《九日閑居》詩序文中寫道:“余閑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醒靡由,空服九華,寄懷于言?!睆倪@里就可以看出,那時候在重陽節,人們就要賞菊、飲酒了。到唐朝,重陽節成為了正式節日,并且普及開來,無論王公貴族,還是民間百姓,都會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到了明代,九月重陽,皇宮上下要一起吃花糕慶祝,皇帝要親自到萬歲山登高,以暢秋志。到了清代,這種風俗依舊盛行。
重陽節的登高傳統是什么呢?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可見重陽節的活動與登高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認為重九有災,登高可以避禍免災。重九有災的說法與玄理有關。古人認為九是數之極,到了盡頭自然要歸一了。在卦卜數術中,九是代表由盈轉虧、由盛轉衰的不吉利數字,九九更是大大不吉利,必有災禍降臨,因此最好登高避災。
撇開這套玄理不說,其實九月天高氣爽,正宜登高遠眺,借此機會爬爬山、鍛煉一下身體,就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據西漢《長安志》說,漢代京城長安近郊有一小高臺,每年重九等節日,都有很多人登上高臺游玩賞景,簡稱登高。魏晉時,登高活動已較普遍,范圍擴大到登山。為了登山方便,晉末詩人謝靈運還自制了一雙登山的木屐,前后裝有鐵齒,上山時裝后齒,下山時裝前齒,甚為方便,人稱謝公屐。它是我國最早的登山鞋,為后人廣為使用。由于登高是古代一項極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戶外體育活動,所以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