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活動計劃內容
面對復雜的目標和任務,制定計劃可以幫助我們將它們分解成更小的部分,從而減輕焦慮和壓力。安全教育活動計劃內容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分享安全教育活動計劃內容,供大家參考。
安全教育活動計劃內容篇1
安全工作關系到師生生命的安危,是學校開展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和社會穩定的頭等大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自己的潛意識里對安全方面已經有了簡單的了解和自救方法了。我是三年級2班的班主任,我的責任不僅要教好他們文化科學知識,還要讓他們有一個快樂,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為切實搞好這項工作,特制訂本計劃,要求同學們認真執行。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指導思想為依據,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會議精神,落實安全教育內容,努力創建班級安全氛圍。
二、教育內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須每周進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學路隊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
要進行防溺水的教育,開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護為主要內容的教育。
3、防觸電的教育
對同學們進行電的基本知識講座,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以及對觸電后急救常用知識的了解和應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
進行飲食衛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絕同學們食物中毒的事件發生。
5、藥品管理安全教育
請家長配合將需吃藥的學生的藥品上寫明姓名、劑量、時間等,教師做好藥品管理工作,以免學生誤食。
6、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的教育
7、防火、防盜、防震、防煤氣中毒等的安全教育
檢查班里的防電設施,落實專人負責,班里應經常開展防火、防盜、防震、防煤氣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8、家庭安全教育
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校園的安全教育活動,請家長積極配合校園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與家居活動環境安全(如:燒傷、燙傷、觸電、中毒、摔傷等預防教育工作)。
9、生活安全教育
此項教育在班主任工作計劃很重要。教育學生不動插座、電板,以防觸電,不將手指放在門、窗處,以防夾傷,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學生入廁時不推不擠,以防撞傷、碰傷。
三、實施措施
1、通過看影碟和課堂講述等渠道,增強學生學會保護自我,學會生存。
2、圍繞“消防安全”出好黑板報。教育學生加強安全防火意識。
3、平時重視交通、飲食、體育、人身、用電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講,時時講,處處講,努力營造“平安班級”,做到無意外事故發生。
4、重視同學們身體健康教育,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體育活動應重視安全保護措施,積極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操,盡量避免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教育學生遵守規則,游戲中不做危險動作(如:頭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攜帶危險物品進行游戲(如:剪刀、玩具等尖銳物件),不擅自離開集體,同伴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不擠不撞,不(打、推、咬、抓)人。會躲避(如:發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培養學生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自理。
5、簡單自救方法教育:識別特殊號碼的用途(如110、119、120),同時教育學生不可隨意播打這些號碼。熟記自家住址、電話號碼、父母姓名等,訓練引導學生識別方向,告誡學生不要輕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隨意開門。遇到危險時,教育學生學會躲避(如:發生火災時的自救方法)。
安全教育活動計劃內容篇2
一、學生分析
我擔任的二年級二班有()名學生,男()人,女()人,由于孩子年
齡都比較小,在安全方面不是特別的注意,甚至疏忽安全問題,并且沒有安全意識。這套教材以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強化中小學生自救自護意識的養成。
二、教材分析
要內容包括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公共衛生、意外傷害、網絡、信息安全、自然災害以及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故。
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基本的保護個體生命安全和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知識和法律法規,樹立和強化安全意識,正確處理個體生命與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三、教學目標
1、讓每位學生擁有健康身心,情緒愉快,知道快樂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衛生知識、健康教育課,加強對學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形成尊重生命、愛惜健康的態度,進而尊重關懷他人的生命與健康,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培養學生從小養成簡樸的生活習慣,不奢華、不浪費,以簡單為快樂。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常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心,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
難點是讓每一位學生都健康快樂地成長,并有愛心,能互相幫助,不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是快樂的小天使。
五、教研課題
怎樣才能有效的保護自己?
六、教學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1、培養學生自覺參與課間活動,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節課。利用各種檢查、競賽促進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
2、教學時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掛圖、模型、表演等激發學生興趣,鞏固教學效果,促進能力的培養。
3、聯系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學生團結協助,尊敬師長,讓學生熱愛體育,熱愛生活。
七、教具準備
有關資料及圖片。
安全教育活動計劃內容篇3
一、工作重點
1、本學期繼續在學生的安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通過深入細致的教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2、對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常抓不懈,各班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在學生管理方面有特色,見成效。
3、認真落實做好學校各科室布置的常規工作,使本年級班主任及各項常規工作正常進行。
4、充分發揮年級組的作用,加強年級組的團隊意識,繼續營造出“團結、愉快、向上”的年級組氛圍,增強年級凝聚力。
5、提高服務意識,保持與家長的經常性聯系,做好家校溝通,并及時反饋家長、班主任和各任科老師意見建議,協調學校、老師、家長之間的關系。
6、開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及自信、自立、自強等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培養學生對困難、挫折的承受能力和正確對待成績、榮譽的態度。
7、組織好本年級的各種活動,如升旗、上操等,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二、具體措施與方法
1、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為本學期重重之重。班主任要利用飯后、班會等時間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用各種形式宣傳交通安全、上下樓梯不要擁擠、課間不要追逐打鬧等等。并采用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逐步真正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做到時時講,事事講。在對他們“說”的同時,更注重教他們“做”。發現不安全的隱患及時處理,真正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每個學生的人身安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2、抓好學生的常規管理。加強學生的文明禮儀、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緊密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緊抓班風建設,努力營造“和諧、自主、文明”的班級文化,使學生在品質和行為習慣上形成良好的風貌。
3、加強本年級的團隊建設,努力營造輕松、愉快、團結向上的年級氛圍。加大教師間團結協作的力度,督促加強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之間的聯系,及時反映學生的意見和要求,了解、分析、研究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協調各科老師關系,努力使本年級教師形成一個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團結愉快、群策群力的集體。
4、通過多渠道(家長會、電話、書面交流……)與家長保持良好的、定期的聯系,加強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力度,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進一步形成。
5、尊重差異,關注個體,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學生的成長歷程,老師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利用課外時間與學生加強溝通和交流。利用班會、隊會、板報等形式進行宣傳,在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健康情感”的同時,兼顧“健強體魄”的鍛煉。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健康的成長。
6、搞好宣傳工作,積極組織本年級教師和學生向學校網站、校園廣播和《春筍》??陡澹剐@文化氣息濃厚,讓老師和學生經常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與教育。
7、組織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尤其利用好各個重大節日,如勞動節、兒童節等,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三、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做好開學的準備工作,假期小結、評比和學生的收心工作
2、排查年級安全隱患,穩定學生情緒,盡快進入正常的教學秩序
3、進行衛生大掃除,從而加強衛生和勞動教育
三月份
1、組織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2、結合3月8日婦女節,開展“我向媽媽獻愛心”活動
①為媽媽唱支歌②送媽媽一份驚喜③給媽媽洗洗腳
3、結合環保節日{植樹節(3月1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開展“校園是我家、衛生靠大家”為主題的活動,加強學生的環保教育。
四月份
1、結合“清明節”,開展“緬懷烈士,爭做優秀隊員”活動,加強學生革命傳統教育
2、以班為單位,開展“保護自己,注意交通安全”為主題的活動
3、開展“文明上網、健康上網、安全上網”主題宣傳活動
五月份
1、班級開展“文明十分鐘”主題活動(引導課間活動)
2、開展“小小家務勞動我能行”活動,老師布置,學生執行,家長督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召開學生家長會
六月份
1、慶祝“六一”節兒童節
2、第二次年級安全隱患大排查
3、各班開展“捏出手中的童話”活動?;顒油ㄟ^孩子們想象力,用手中的泥彩描繪出對生活中美的理解,用雙手捕捉美、體驗美、創造美。使孩子們從小不但懂得熱愛生活,而且體驗到動手勞動帶來得愉悅
七月份
1、抓好復習,組織期末考試
2、星級學生表彰
3、總結評比
安全教育活動計劃內容篇4
(一)教師應做到:
1、排除安全隱患:在開學前檢查教室每一個角落,將物品放到幼兒觸摸不到的地方,發現有水、電、等安全隱患及時排除。
2、加強早晚接送兒童工作,不得將兒童交給陌生人,防止錯接。
3、進行安全教育:通過安全教育活動,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4、隨時清點人數,堅持每天檢查幼兒是否帶有異物入園,發現情況及時妥善處理。
5、組織兒童活動前,要檢查場地是否安全,兒童活動必須在保教老師的視線內。組織玩滑梯攀登架、外出參觀等有一定危險的活動,要給予保護。
6、防止開水、食物等燙傷兒童。
7、堅持每天晨檢。保證幼兒不帶危險物品入園,如有要收回,嚴格幼兒的安全制度。
8、保證教室的通風、干凈,保證區域角材料的安全、衛生,定期消毒玩具。及時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保證一人一巾一杯。
9、嚴格書寫交接班記錄,及時清點人數和物品與接班教師交代清楚。
10、幼兒午睡時檢查是否有危險物品,巡視幼兒是否有不良的睡眠習慣,如蒙頭并及時糾正。
11、戶外活動時,教師認真檢查活動場地的安全性,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幼兒安全,活動后不遺忘幼兒物品。
(二)教育幼兒方面:
1、教育幼兒在家或在其他地方能不爬陽臺。
2、確保上下樓的安全。幼兒能做到不推拉、不跳臺階。
3、幼兒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東西。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4、幼兒知道不將手放在門縫間、桌子間、椅子間、以免受傷。
5、戶外活動玩玩具或玩游戲的時候,能互相謙讓,不擁擠,幼兒互相監督。拿器械時互相幫助,保證幼兒安全。
6、知道不能碰電插座等電器,對于不安全的電器不玩。玩剪刀時注意安全,知道正確的使用剪刀。
7、通過認知活動,知道不把紙團、扣子等塞到耳、鼻里,也不能把異物放到嘴里,午睡時不玩衣物等危險物品。
8、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目的是當幼兒外出時,學會看清交通標志,學習按標志來調節自己的社會行為。
9、教育幼兒危險的事情不做,同時加深幼兒對危險物品的認識。
10、分辨對與錯。讓幼兒通過分辨安全知識的對與錯,提高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