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員教學活動的工作計劃
當制定了計劃,可以把龐大的任務分散到每一天的日程中,焦慮減少一分,自信增加一分。那要怎么寫保育員教學活動的工作計劃呢?這里提供一些保育員教學活動的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保育員教學活動的工作計劃篇1
一、課程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保育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職業教育體系對于保育員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中職保育員教學計劃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使他們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掌握保育教育所需的技能與知識,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化保育員。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熟悉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掌握基礎教育知識,理解保育教育的基本原則;
2.培養學生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了解保育教育實踐中的主要問題,掌握幼兒生活、健康、心理等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
3.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職業素養,遵守職業道德,具備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勝任保育員職業工作;
4.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能夠對幼兒保育教育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創新。
三、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
1.周期一:保育教育概論
教學內容:介紹保育教育的基本概念、歷史演變和主要理論思想。學習初步了解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需求及其發展規律,認識保育教育的任務和原則,了解保育員的職業發展前景及職業道德規范。
教學方法:授課、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等多種方式相結合,輔以實地考察,提高學生的實踐認知能力。
2.周期二:幼兒健康與營養
教學內容:介紹幼兒的基本營養需求、健康生活習慣和健康管理方法。學習日常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飲食營養配餐、食品質量檢測及孩子疾病照護常識等。
教學方法:醫生講座、繪本教育、廣播體操、飲食認識游戲等多種實用化的課程方式,提高學生的互動參與度,深化學生對幼兒健康的認識和了解。
3.周期三:幼兒生活照顧
教學內容:學習幼兒的日常生活照顧及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知識,重點介紹幼兒的洗澡、更換尿布、輔食喂養、睡眠時間管理等常見細節操作。
教學方法:對比實踐、小分隊競賽、角色扮演和觀摩學習等多個方式配合實踐操作,全面提升學生的實際才能和細節操作能力。
4.周期四:幼兒心理疏導
教學內容:學習幼兒的心理發展過程、性格特點和行為積累情況,了解幼兒心理行為的各種反應機理,認識幼兒的情感表達和行為疏導方法等。
教學方法:心理咨詢師授課、教學視頻、問答環節、情境模擬與布置等方式,深化學生對幼兒心理學方面的認識并提升職業素養。
四、教學評估
考試成績:通過平時課程考試和學期末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
實踐表現:對學生在實習期間的實際表現進行評估,并由企業導師給出評價意見。
課程論文:鼓勵學生撰寫小論文,對所學內容加以總結歸納,提高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
五、教學實施
1.教學組織
本課程分為理論講授、教學演示和實踐教學三部分,重點突出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幼兒學習環境。
2.師資力量
本課程的教師具備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均為具有五年以上保育教育工作經驗的專業保育員。
3.教學設備
實踐教學教室、幼兒游戲區、情景布置培訓室及有關教具等。
4.學生選課
本課程為職業教育課程,針對考生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學生進行編碼選課。其中學生需滿16周歲以上,體格健康,符合幼兒保育職業工作要求。
綜上所述,中職保育員教學計劃的實施旨在培養具有科學的保育觀念和兒童教育技能、職業道德與專業素養的合格保育員。幫助學生了解保育行業的重要性,為他們的未來做好準備,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我國對基礎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保育員教學活動的工作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兒童是人類生存的起點,也是人類發展的未來,本學期的保健工作要根據《幼托機構保健工作規程》,著力提高全園保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提高幼兒的生活質量,保障他們的健康成長。
二、工作目標:
1、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強安全工作管理力度,落實各項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防范于未然,杜絕責任事故,做好意外損傷事故的預防和處理工作。
2、抓好食品衛生工作,加大食堂管理工作力度,把好食品衛生關、進貨關,嚴禁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進入園內,杜絕食物中毒事故。同時要在保證幼兒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想方設法降低成本,努力克服物價上漲等不利因素,保持伙食收支平衡。
3、嚴格按照《武漢市幼托機構衛生保健工作標準》的要求,在市婦保所指導下,規范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使保健工作上個新臺階。
4、落實衛生保健制度,做好班級日常保育管理的各項工作、加強安全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做好疾病防病工作,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各種傳染病疾病預防工作,搞好環境及個人衛生。重視幼兒安全,加強安全教育。結合工作內容向家長、教師、幼兒宣傳衛生知識,科學地安排幼兒的生活,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
2、做好幼兒體質鍛煉工作。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加強幼兒戶外體育鍛煉,保證每日2小時的戶外活動,使幼兒學習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
3、做好營養工作。辦好幼兒伙食,保證供給幼兒食品的營養,做到平衡膳食。每周按計劃制定,落實營養配餐,搞好伙食衛生,不斷提高幼兒伙食質量。
4、每月組織保育員學習理論知識。如:保健知識、崗位責任制、衛生消毒知識。
四、具體工作安排
9月:
1、做好計生、接待、登記、入園工作;
2、組織教職工學習《安全法》;
3、召開伙委會,研討幼兒膳食;
4、做好疾病、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宣傳。
10月
開展保健、保育工作的宣傳活動。
11月
計劃免疫接種工作。
12月
1、做好冬季防寒保暖、防止凍傷;
2、學期末綜合考評。
1月份
半年工作總結。
保育員教學活動的工作計劃篇3
一、學情分析
我班現有幼兒48名,其中男孩28名,女孩20名。通過中班一學年的活動和鍛煉,每個幼兒在各個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主要表現在生活自立能力,學會使用筷子,有序地穿脫、整理衣物、鞋襪。能正確使用手絹、毛巾、便紙。大部分幼兒逐步養成了認真的洗手,主動喝水,安靜愉快進餐和物歸遠處的好習慣。另外通過在區角活動中的擺弄、操作,幼兒學會了進行簡單的比較、分類、測量等活動,能自然、愉快地唱歌、表演還嘗試了使用各種材料、工具和方法進行制作和繪畫,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在幼兒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部分幼兒起床后不能自覺地整理床鋪;對生活中各種信息關注不夠;沒有及時體驗到交流的樂趣。我們將針對這些在本學期采取適宜的措施,是幼兒的能力得以全面的發展。
二、目的意義
1、懂得一些簡單的健康常識,初步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要的行為習慣和態度,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身體正常發育,機能協調發展,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積極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體質不斷增強。
3、情緒愉快,活潑開朗,愿意克服困難,無心理衛生問題。
三、具體措施、活動內容
(一)各方面具體措施
1.培養良好的日常健康行為
(1)會正確的洗手、刷牙,并自覺的做到早晚都刷牙,餐前、便后洗手。
(2)養成獨立穿脫整理衣服得好習慣
(3)知道正確得站、坐、行、睡等姿勢。
(4)有良好得作息習慣,早睡在起,按時午睡。
(5)知道保持玩具得整潔,會整理玩具。
2.形成初步的健康、營養飲食習慣
(1)情緒愉快、會獨立進餐,不挑食。
(2)會主動飲水,少吃零食,對常見得食物會辨別。
(3)按時進餐,保持清潔。進餐習慣好
(4)關心周圍環境得衛生。
3.了解身體生長的知識,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
(1)五官得保護及功能的了解。
(2)換牙、保護牙齒知識的基本掌握。
(3)用眼的衛生
4.了解日常生活中安全知識技能,知道自救及應付意外事故的常識。
(1)了解應付意外事故的常識,具有基本的求生技能
(2)日常生活中安全常識與規則的了解及遵守。
(3)有關安全標志的認識,交通規則的遵守,自我保護意識的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