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主題活動的教研計劃
計劃往往非常美好,但關鍵在執行,反思一下自己可以完成多大的目標,不要把計劃制定的過高。寫關于主題活動的教研計劃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關于主題活動的教研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主題活動的教研計劃篇1
一、在平臺上開通博客網站。
1、組織全鎮有條件的學校在教育網平臺上開通學校博客網站。
2、除已經在平臺開通個人博客網站的教師外,要求凡是具備上網條件的教師,都要在平臺上開通個人博客網站,加強我校網絡教研工作力度,進一步提高網絡教研質量。
二、及時上傳教研信息。
1、中心小學每學期開學一周內必須把學期工作計劃、教研工作計劃等掛于學校博客,每學期結束后一周內須將教學教研工作總結、考試質量評析等掛于學校博客。各學校要在每學期開學后兩周內上傳工作計劃到中心小學博客交流平臺,學期結束后一周內上傳工作總結和考試質量評析到中心小學博客交流平臺。
2、每位教研員或分管教研工作的.學校領導(分管教學工作副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要及時上傳開展教研活動的過程性材料。
3、學校的備課組組長要及時上傳集體備課的過程性材料和科組教研材料。
4、每位教師要按時上傳各類業務材料,主要上傳教學計劃、總結及教學論文、案例、反思等。提倡教師以撰寫教學反思為主,原則上要求每位教師每周上傳的教學反思不少于1篇。每位省、市級骨干教師每周上傳的教學反思不少于2篇。
三、積極組織網上教研活動
1、結合省教培院、市小學教研室的網絡教研活動組織本單位教師參與“在線研討”、“每月話題”等互動研討活動。
2、學校要將常規教研與網絡教研緊密結合起來,在每次開展教研活動后將活動的資料上傳到學校博客網站,并組織教師在網上進行更深入、更廣泛的交流。
3、對每一次的網絡教研活動,教研員、分管教學教研工作的領導、骨干教師必須做好跟蹤指導、點撥,以保證研討活動有成效。
四、網絡教研評價與激勵機制
1、中心小學每月進行一次博客美文推薦。并將作者姓名與文章題目掛于中心學校博客網站首頁,同時做好與原文的鏈接。每月進行一次先進個人博客評選,每學年度評選出網絡教研先進個人,并推薦參加市網絡教研先進個人評選。
2、學校每年度要對本校學校博客網站和教師博客網站進行數據統計并上報教研室。數據指標主要含訪問人次、發表文章數、文章被閱讀數、文章被評論數、欄目文章數、發表評論數等。
關于主題活動的教研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園教研工作以縣幼教工作計劃和園務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加強幼兒園教研工作的管理,加強園本培訓與研究,深化特色教育教學為核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提升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全面提升幼兒園的保教工作質量。
二、工作重點
1、經過各類業務活動,進行全園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促教師專業化成長。
2、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優化課堂教學質量。
3、開展好特色辦園陽光體育活動
4、堅持科研引領,加強課題研究,提高科研實效及教科研水平。
5、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發揮示范幼兒園的輻射作用,開展傳、幫、帶、教學研討等活動,促進幼兒園的發展。
三、具體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1、為教師創設外出觀摩學習機會,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優秀的幼兒園參觀學習,傳達新信息,擴大新經驗,提高教師對目前幼兒教育的進一步認識。
2、供給理論學習的機會,定期開展園本培訓活動,經過同伴互助、交流切磋使教師在學習活動中共同提高、共同發展。
(二)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細抓教育常規管理,嚴格按幼兒園作息時間和各項安排開展活動,每個活動要抓細抓實,確保各項教育教學工作規范有序地進行。幼兒園隨機督查每個班級的落實情景,并作好檢查記錄。
2、園領導加強隨堂聽課,及時了解教師制定計劃、組織教學活動、游戲活動、開展體育鍛煉等情景,對教師組織的活動進行具體的、直接的指導,提高教師的教育本事。
3、各班要常抓幼兒的養成教育、禮儀教育,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學習習慣。同時還要培養幼兒樂意探究、善于合作、主動交往、學會分享的良好品行及健康、活潑、開朗的良好個性。各班要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和存在問題確定本學期的培養目標,定出具體培養措施并落實在一日生活的教育中。
4、創設體現班級特色的主題環境。在主題環境的設置和供給上,我們應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宗旨,鼓勵幼兒大膽參與到環境創設中,要重視環境隨教學資料的變化而隨時調整,讓環境體現幼兒的學習過程,使環境始終起到引導幼兒發展的作用。
5、各班級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得到歡樂體驗。如,各班主題活動展示、親子活動、器械操比賽、慶六一、自理本事比賽等系列活動。
(三)以園本教研為載體,開展各種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開展教師說課比賽活動。
為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提高青年教師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本學期我園將開展青年教師說課比賽活動。
2、進一步深化園本課程的建設。
本學期將開展園本課程的研究,精心梳理領域課程,制定合理的課程計劃,規范課程設置。各學科教研組根據實施情景,對各年齡段的課程作相應的調整和修改,教師在備課時再進行補充完善,并進行整理和收集教育資源,如教具、課件、音樂等,構成一套完整的課程資料,不斷優化園本課程建設。
3、加強陽光體育特色課程的研究。
提高分區活動效能。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結合教育目標設置活動資料,每周定時投放適宜的操作材料。教師要提高對區域活動的指導水平,讓孩子在各區域中,與材料、教師、幼兒相互作用下,情感、態度、本事等得以發展。
5、開展園際交流活動。
為了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加強園際之間的交流,到達互相學習促提高的目的,本學期我園計劃組織教師到淄博進行觀摩陽光體育教學活動的實施。
6、開展優秀教案評比。為激發教師的進取性,挖掘優秀教學案例,期末在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案例評比。
(四)加強課題研究,提高科研實效及教科研水平。
1、市級課題《提高0—3歲兒童家長保教本事》。
四月份,開展一次親子活動,促進家長的保教本事
2、縣級課題《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研究》。
(1)級組開展好教研活動,借助教研活動開展探討、觀摩、對話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并做好詳細的記錄。
(2)做好研究資料(異常是研究過程性資料)的積累、整理、歸檔工作,構成系統的課題研究檔案。真實記錄保教人員的成長軌跡,切實反映幼兒園的課題研究歷程。
四、具體安排:
二月份:
1、各班制定教學計劃、教師個人計劃
2、迎接開學檢查
3、做好新生入園工作
三月份:
1、各班抓好常規教學工作
2、結合“三八”婦女節各班開展教師像媽媽的活動
3、幼兒園“光盤行動”的實施
4、“陽光體育”特色辦園籌備活動
5、召開家長會
6、春季室內外環境創設
7、教師培訓(音樂)
四月份:
1、組織教師參加縣里的論文評選活動
2、各班舉行器械操比賽
3、托班進行親子活動
4、教師培訓(美術)
五月份:
1、參加縣里組織的韻律操比賽
2、組織教師參加全縣幼兒教師師德演講比賽活動。
3、準備慶“六一”活動
4、教師培訓(舞蹈、鍵盤)
六月份:
1、舉辦慶六一活動
2、組織教師進行說課比賽
3、組織教師參加全縣幼兒教師技能技巧比賽活動。
4、參加全縣幼兒園活動區評選活動。
5、幼兒自理本事比賽
6、教師培訓
7、“陽光體育”特色辦園活動的實施
七月份:
1、參加全縣幼兒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培訓。
2、組織教師參加市、縣級舉辦的各種培訓活動。
3、大班畢業典禮
4、優秀教案評比
關于主題活動的教研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文化滋養、以雅育雅、自主發展、享受成長的辦學理念,以現代課堂教學研究為中心,以常規落實,質量為首,主題研究,專業提升為工作主題,輻射數學組的全局工作,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1、二、充分發揮集體教研優勢,加強組內集體備課活動并提倡具有創意的個性化的備課,進一步提高每個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作為教研活動的主陣地,充分依托組內教師集中在一個辦公室的優勢,營造日常教學研究的氛圍。堅持開展針對某節課、某個教學環節、某個教學細節的微格教學研討,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使本組教師養成教研意識和習慣,提高教研能力并最終提高教學水平。
2、以點輻面,加強專題研討活動。針對本學期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問題或課例,結合本期教研課題,以組內研究課為研討平臺,形成課前集體研討→課中定人實施、眾人診斷→課后集體研討→課中再實施、再診斷→課后集體再研討→課中再實施、再診斷→課后集體再研討→形成完整的課堂實錄或課后反思等良性螺旋上升的`教研模式,放大同一節研究課的效能,要求上課前,聽課教師要認真領悟他人的備課意圖;在上課結束后,每個教師要做好批注或修改意見,同時要做好一定數量詳實而富有理性認識的教學后記。然后通過組內教研活動進行交流碰撞。讓每個組員都經歷從設計到上課,再設計到再上課的過程,切實提高教學設計水平和反思能力,人人受益。
3、教研活動時間專時專用,由教研組長落實,把單元備課、重點課例研究、期中和期末復習研究落到實處,每次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并做好記載和資料的收集。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組內教研活動,與平時隨機的聽課、評課、研究等活動相結合,既有較強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質、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務。每周開展一次推門聽課活動,進一步提高每個組內教師的教學水平。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每個教師在獨立設計課時往往陷入思維定式或固守自己原由的教學理念。推門聽課活動旨在通過上課教師先獨立設計并實施后,經過與聽課教師的思維碰撞,經歷深刻的理念、方法、手段等沖擊,加快上課教師教學設計水平的提升速度。
4、除了繼續開展通讀教材活動外,加強理論學習,開展精讀教刊的活動。充分借助學校圖書室和互聯網的資源優勢,在組內營造閱讀各類教育教學刊物雜志的氛圍,針對本組的教研課題,每位教師在平時要注意資料的搜集,并進行閱讀和理解,及時寫好批解或心得體會,在大量閱讀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每月開展一次讀書收獲、心得的交流分享活動,使大家養成收集、整理資料的習慣,為期末形成自己的專題論述文章打好基礎。
5、注重教學反思,開展反思交流活動。堅持教學反思是促進一個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組內教師堅持每節課后及時在備課本上就得失情況進行批注,養成反思的良好習慣。每周在組內開展一次教學反思交流活動,通過共同努力,在組內形成反思氛圍,提高反思水平。
6、針對本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問題,以日常教研活動為載體,在上期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組內教師間的經驗交流及問題探究,從細節入手,使本年級學生在形成良好的上課習慣,作業習慣,糾錯習慣、復習習慣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質疑習慣、合作習慣、交流習慣以及賞識習慣。
7、搞好學生的學習梯隊建設,抓兩頭、帶中間,面向全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學困生和學優生的輔導工作,樹立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的思想,除了通過每天的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外,教研組教師輪流負責針對每周學習中重點、難點、易錯點設計一張周練習題單,輔導學生掌握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