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動活動計劃表
切實可行的計劃是開展工作的行動綱領和目標,不僅能具體細化各項決策,還能實施高效管理,有力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教研活動活動計劃表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教研活動活動計劃表,本文為你提供教研活動活動計劃表寫作技巧和示例!
教研活動活動計劃表篇1
制定教研工作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繼續貫徹“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以教學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加強課堂教學研討,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培養學生的靈活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獲取知識,積累學習方法,充實學習情趣,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工作目標
加強集體備課,通過教師間的備課交流,讓每一位老師都能很快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實現教學目標。
課堂上我們每位教師力求做到沉下心來,走進學生,結合學生實際,關注學生,發現學生能力形成的過程和方法。“做一做”、“想一想”、“說一說”,“做”是手指上的靈感,“想”是思維的過程,“說”是語言表達的能力,不僅要讓學生做得有效,想的清楚,更要讓學生說得明白。讓學生能用準確、清楚、簡煉的語言將有關數學概念表述正確,清晰地反映出他的思維過程,把孩子理解的知識完整的展現出來。
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主要反思教師的教學過程及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反映。通過反思進行總結,通過反思加以調整,通過反思實現發展。
三、具體措施
1、繼續開展以教研組內為單位的集體備課方式,要求每位教師必須用自己的文化視野處理教材,制定教學預案,有自己的個性化思考,然后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課后有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
2、除了學校規定的集體備課討論的時間外,我們教研組再集體研課,由教研組長組織組內老師隨時開展活動,研討本周的教學內容,解決在操作過程中的疑點和難點。組內成員輪流記載活動情況。
3、組內教師按照教導處的工作安排進行“一人四課”教學活動,通過相互的聽課、評課達到互相學習、互相監督、互相進步的目的。
4、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5、“教改的關鍵是教師,教改的核心是課堂”教師既是教育研究者,又是教學實踐者,我們牢固樹立“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的思想,把教改的重點放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在研究實踐中充分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積極構建新課標下的適應時代和兒童身心發展的課堂教學理念、方法和評價體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學期要繼續改變學生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提倡研究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實現向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把要我學變我要學,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為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礎。
6、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特別要重視上課專心聽講、善于表達、按時完成作業、審題、計算、寫字等習慣的養成,采取切實的措施抓經常,反復抓,為學生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研活動活動計劃表篇2
一.工作重點
1.學習物理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培訓工作。
認真學習和鉆研學科課程標準及新教材,組織老師參加培訓活動,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力求突破課改中的重點與難點。
2.做好期中期末復習工作和中考復習工作
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探討復習教學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試的組織、閱卷,分數統計和閱卷分析等有關工作。
3.抓教學常規
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常態課”“常規課”,探索新教法,每一課都共同商量,探討,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同時備課組成員相互督促,相互促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新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二.具體措施:
1、開展研討,集體備課,課堂效益創新高
堅持每周一至二次的集體備課工作(時間:星期二、星期四下午),在集體備課中注意聚焦問題,確立主題。每個主題設立中心發言人,落實集體備課的內容、重難點、教學過程的設計、資源利用等。形成專人主講,共享資源,每個教師參與討論、交流,找出自己在教學中的薄弱點或困惑點,發揮每個教師的個人特長,形成全組公認的教學預案。在
教授過程中,對研討時沒能預料到的問題,又及時研究解決的辦法,既為還沒上課的老師提供了經驗,免走了彎路,提高課堂實效,積累了經驗,為后面此類課題的教學,提供了借鑒。
2、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積極穩妥推進小組合作教學
3、加強組內開設“同體異構”課,互聽互學,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組內教師互相聽課,跟蹤會診。對課堂實踐效果和觀課中發現的不足及時指出,聚焦新問題,提出進一步改進方案。對好的教學方法、手段、措施及時肯定并借鑒。
4、加強教學反思,積累經驗,業務水平上臺階。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將開展了教學反思活動,我們共同參與意見,研究課型和教法。
5、抓好教學進度。在不影響課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爭把教學進度適當提前,以求得本學期各類統考以及下學期工作的主動權。
6、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在抓好備課質量的基礎上,強化作業布置、批改、以及學生書寫格式規范化的管理。把學生的學習質量落到實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推動良好學風的形成。
7、做好雙基卷、單元測驗卷、月考卷的命題、閱卷、分析、講評工作。
教研活動活動計劃表篇3
一、工作思路:
本學期我校英語組將繼續以“以人為本,教育為本”為中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進一步深化英語課程教學,通過教學研究,提高教師駕馭課堂能力,使教師盡心盡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教育工作中,讓學生在“以人為本”和“微笑教育”的教學氛圍中,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教師在不斷地學習和鉆研中,使專業水平得到不斷提高,為進一步提高我校英語教學質量而扎實開展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素養
1.利用每月一次的英語教研組活動的時間,組織本組教師認真學習和鉆研《英語課程標準》以及其它與英語教學有關的理論書籍,用全新的理論知識來武裝自己,從而提高自身理論素養,促進自己的英語教學。每一次的學習資料的選擇及主持由各備課組負責,具體安排如下:
2.教研組將認真學習學校教學,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愛學困生群體,耐心對待學困生,針對不同的學情以及班情,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3.本組教研活動將以區教研室以及學校校長室、規劃督導室及教科室等制定的計劃為行動指南,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區、市等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我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素養,為提高全校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奠定基礎。同時,利用教研組活動的機會鼓勵教師利用和借助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教學,網絡等信息資源,將其信息技術手段運用到教學中,豐富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抓好常規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1、規范和加強教學管理。要求每個備課組課前認真組織集體備課,鉆研教材,課后認真批改學生作業。在備課中要做到:了解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及其與前后內容的聯系;確立單元教學目標;合理劃分課時,初步確定每課時的教學內容;分課時備課。分課時備課,要注意做到教學目標具體化;重點和難點準確定位;進行學情分析和教學策略分析;教學過程的設計中要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媒體的使用和活動形式的設計,以形成個性化的設計。
2、構建快樂有效的小班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為目標,創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知識的講解與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3、在本學期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按照學校要求,每位教師本學期聽課節數不少于10節。通過互相聽課,將會及時發現和反思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實際問題,教師們將會共同研究對策,解決問題,并在課后積極反思,最終達到讓上課者有進步,聽課者有啟發,形成良好的教研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