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主題教育活動計劃
當制定了計劃,可以把龐大的任務分散到每一天的日程中,焦慮減少一分,自信增加一分。那要怎么寫法制主題教育活動計劃呢?這里提供一些法制主題教育活動計劃,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法制主題教育活動計劃篇1
一、教育目標
為認真貫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通知,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使少年兒童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培養良好的法律素質,學會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從而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二、指導思想
按照科教興國、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堅持法制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法制教育網絡,切實維護在校學生的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違法犯罪;努力使法制教育在工作理念上與時俱進,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實現創新,在規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新進展。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合格人才。
三、具體工作措施
1、提高認識,加強法制教育管理。
(1)堅持“四個落實”。一是機構落實: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教育教學工作的副校長和法制副校長(聘請轄區派出所所長擔任)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法制輔導員(聘請朝陽社區警務室、交巡警大隊校外輔導員擔任)為成員的“法制教育領導組”,“法制教育領導組”的成員和學生家長委員會代表組成,形成一個校內外結合的法制教育管理體系。二是人員落實:配齊在“法制教育領導組”領導下的工作人員隊伍,各類人員分工明確,職責健全。三是責任落實。將法制教育納入目標責任制實施范圍,和學校其他工作一起布置、一起執行、一些檢查、一起總結,形成既有齊抓共管,又有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
(2)做到“三個到位”。首先是認識到位:將法制教育與教師政治學習有機結合,并納入教師繼續教育和年度考核范圍。其次是工作到位:嚴格實施計劃管理,將法制教育納入學校總體發展規劃和各階段工作計劃,相關部門專門制定工作計劃,保證法制教育工作的有序運行;加強監督檢查,保證各項工作任務和措施的真正落實;定期總結表彰,強化工作激勵。第三是資料管理到位:建立學校法制教育專項資料,收集軟件資料,實施規范化管理,對問題學生專門建立個人檔案,實行追蹤管理,做到了分類科學、記載翔實、裝訂規范。
(1)教。堅持將法制教育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滲透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2)聽。聽法制教育專題報告。新學期開學典禮和學期結束總結,請法制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組織學生學習學校系列規章制度的學習,使學生明確各種常規要求。使學生受到系統的法律知識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和高尚的道德引導。
(3)看。組織影視教育活動。組織學生觀看法制教育資料片和愛國主義教育影視片。
(4)讀。開展“紅讀活動”。即組織學生閱讀法制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書刊。學校開放好圖書室,提供學生閱讀。
(5)寫。舉辦法制教育征文活動。配合影視教育和“紅讀活動”,開展征文競賽激發學生學法用法的積極性,促進法律知識的普及。
(6)賽。開展法制教育競賽活動。舉辦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加大普法的推動力。將有關法律知識的宣教融入班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班會上中受到法的熏陶。
(7)察。組織開展社會體驗、考察活動。組織學生開展“童眼看港城”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受到紀律法制教育。
3、互動協調,營造法制教育氛圍
(1)加強校園環境建設。加強校園凈化、綠化、美化工作,使學校環境更具有藝術性;利用好櫥窗布置,使校園環境更具有激勵作用;開辟法制教育專欄,使校園內處處見法。建設規范化校園的環境,形成濃郁的法制教育氛圍。
(2)建立法制教育基地。一方面是建立校外法制教育基地,開展好活動;另一方面是建立校內法制教育基地,使我校法制教育的規范化提供陣地和保證。
(3)充分發揮群少先隊的組織作用。對學生進行紀律法制教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班隊活動、節日慶典活動,把學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圍。充分發揮隊組織的幫助教育職能,以增強學生抵御各種不良現象的侵蝕的能力,幫助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4)積極指導家庭教育。一是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及時溝通信息;二是建立家長開放日,廣泛征求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三是開展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活動,及時推廣先進的教子經驗;四是建立“家校聯系卡”,架起學校和家庭的橋梁;五是堅持每年暑期印發《給學生家長的一封公開》信,對學生假期的學習和生活提出明確要求;六是定期向學生家長印發《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宣傳資料。通過家校聯系的加強和對家庭教育的系列指導,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協調一致。
(5)努力優化社區教育環境。配合有關部門抓好校園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加強校門的安全保衛工作,延伸擴大監管范圍,堅持學生上學、放學期間校門外的安全巡視,有效地扼制了校外閑雜人員肇事。定期召開“三結合”教育座談會,爭取相關部門對學校工作的支持,使校外環境有了一定好轉。
法制主題教育活動計劃篇2
一、工作目標
20__年,我校法制教育工作堅持黨的十_大會議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江寧區教育系統20__年普法教育工作計劃》,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進程。進一步提升全校師生的法律素養,為學校健康、穩定、持續發展,營造良好法制環境。努力打造“和諧校園”、“零犯罪校園”,創建省市級“依法治校示范校”。特制訂此計劃:
二、措施要求
1、堅持完善領導學法制度,不斷提高教干管理水平。
(1)開展“法制學習日”活動,繼續堅持和完善學法制度,法律培訓制度。以憲法、教育相關法規和制度為重點,做好學習和服務工作。領導班成員每月進行一次法制教育集中學習,全年學法不少于20學時,學法筆記不少于20篇5000字,并與教職工一起參加法律知識培訓與考試。
(2)加強教育管理和政策研究,按照教育文化建設的要求,抓好學校制度文化建設。
2、精心安排法制教育內容,全面提升師生法律素質。
(1)加大全校干部、職工法制培訓力度。
認真學習、領會《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意見》精神,制定培訓計劃,認真組織教職工學習法律法規,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法律知識競賽與辯論會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等多種形式,讓教職員工學有所得。重點學習內容為《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預防未成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保_》《江蘇省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切實增強教師依法履職意識。
(2)重點抓好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①強化法制課堂教育,繼續發揮課堂教育在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基本常識。做到計劃、教材、師資、課時、考試“五落實”。學校從地方課程中拿出一節作為法制課,專門用于法制教育,由班主任任法制輔導員,按學期制訂教育工作計劃并付諸實施。
②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的廣播、畫廊、黑板報等宣傳陣地開展普法宣傳。利用模擬法庭,辯論會,法律知識競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法制教育。
③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格局,深入開展“學生帶法回家”等活動,學校印發法制宣傳教育材料,讓學生帶回家與家長一起學習。另外,通過召開家長會,要求家長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
④以國家、省、市、區等開展的法制教育活動為契機,利用“3.26”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6?26”禁毒宣傳日、“11?9“消防宣傳日、“12?4”全國法制宣傳日等時間,深入開展拒絕邪教,防火,防交通事故等教育活動。
⑤開展法制歌曲唱響校園活動(《成長在法治的陽光下》、《今天上課不一樣》、《紅綠燈》、《紅色法制綠色課堂》、《我是南京人》、《南京,我愛你》等法制歌曲)。
⑥每學期期中與期末兩次考試前,請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給全校師生作法制講座,預防犯罪,打造平安校園。
⑦建立學生法紀教育重點對象檔案,落實教育責任,積極動員黨員教師、班主任、德育處、法制副校長等,組成幫教隊伍,認真開展與有不良行為學生結對幫教活動,增強教育管理的針對性。
⑧充分發揮心理咨詢室的作用。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有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心理矯治,運用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3、注重普法教育成果轉化,著力推進依法治教、治校。
(1)全面推進依法治教,以“推進依法治校,建設和諧校園”為目標,以依法推進學校_管理,維護師生合法權益等為重點,努力提高教職員工的法律素質,形成良好的學法、用法氛圍。
(2)深入開展依法治校活動。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依法治校的若干意見》的要求,積極開展省市級“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要依據法律法規制定和完善學校章程,按照法律和國家的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學校教育教學制度,保障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
(3)建立以教職工大會為載體,以家長委員會建設為重點,以推行校務公開、強化_管理和_監督為主要內容的立體化學校_管理機制,不斷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4)加強教育法制信息宣傳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報送工作情況通報制度,積極向媒體投送學校法制宣傳教育信息,確保全年不少于2條,并及時將法制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報縣教育局紀委。
三、具體活動安排
一月份:學習《勞動合同法》,并組織考試。
二月份:組織發動全校師生開展“過文明春節,做守法公民”活動。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
三月份:組織學生開展“獻愛心活動”和“爭做小雷鋒使者活動”同時學習《婦女兒童保_》,并組織考試。
四月份:組織教師學習“六五”普法讀本和《食品安全法》的學習考試,開展“法在身邊”的社會實踐活動。
五月份: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法》,開展以“小學生與法”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和法律知識競賽;邀請法制副校長來校作法制知識專題講座。
六月份:組織學生學習《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觀看法制教育宣傳片,舉辦法制教育征文活動。
七、八月份:組織學習《未成年人保_》和《治安處罰法》,發動號召全校師生“遵紀守法過暑假”和組織團員開展暑假社會實踐活動。
九月份:組織學生學習《教師法》,開展尊師愛學活動,規范學習、訓練行為。貫徹落實《江蘇省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十月份:認真學習《婚姻法》,鼓勵單親家庭的孩子,拿起法制武器向不肯扶養孩子上學的家長討要扶養權。
十一月份:認真學習《合同法》,開展以“知法、懂法、守法”為主題的班隊會活動;組織“爭當守法小公民”的綜合實踐活動。
十二月份:邀請校外法制輔導員作法制講座,有關《憲法》方面知識。
法制主題教育活動計劃篇3
指導思想:
按照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完善在校學生知識結構,使法律知識成為學校的必修課內容,努力形成漸進、科學、合.的法制教育體系,建立和健全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全方位青少年法制教育網絡,以加強在校學生法制教育為重點,努力使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在工作理念上與時俱進,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實現創新,在規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新進展,切實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良好品行,有效地預障和減少小學生的違法和犯罪,實現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具體要求:
一、進一步明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其作用。
隨著社會上違法犯罪驚人的低齡化,法制教育在德育領域中的必要性顯得尤為突出,而學生的違法犯罪是一種相當復雜的社會現象,其發生的原因涉及學生本人、家庭、學校、社會等方方面面。學校教育中是否實施科學的法制教育,家庭各成員是否能對其進行積極的正面領導,社會特別是學生所處社區是否能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環境,都決定著學生對法律法規以及社會公德的遵守狀況,而在這些諸多影響學生的法律意識的因素中,法制教育所能帶來的作用是相當巨大的。
通過法制教育,我們可以使學生了解最基本的法律常識,形成初步的法制觀念和遵守法律的習慣。通過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必要的指導,使家庭成員與學校同時進行該方面的教育。通過學生,指導他們進行普法宣傳,從而為學生營造一種文明的社會氛圍,進行環境教育,所有這些都必須通過法制教育來實現。
因此,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每一位老師、每一位班主任、輔導員必須充分認識法制教育在學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扎實有效地展開法制教育,從而有效地限制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二、法制教育對象及教育內容。
學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對象為在校學生,以及學生家長、教育內容為:小學各學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素材;《小學生日常的...的行為規范》和《小學生守則》的內容中也容納了很多的教育材料。《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各種法律法規的學習以及與學生生活的密切相關的如《交通法》、《教師法》。
三、教育步驟及方法。
法制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必須有精細的計劃和嚴密的實施以及規范的過程管理,并配套齊全的制度予以保障。
1、行為規范教育。
本學期我校法制教育可先從《守則》和《規范》為切入口,通過《守則》和《規范》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要求各個學生能記、會背、能對照、會執行,同時利用電視臺、廣播站、黑板報等宣傳陣地進行有關學校課間、午間紀律、就餐紀律、放學紀律等各項規定的宣傳,讓學生懂得守紀是守法的最基礎的環節并自覺遵紀守法。
2、法律常識教育。
對學生進行于之密切相關的有關法律常識的教育。《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教師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等。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秘書應該履行的&39;法律義務和責任,自己所擁有的權利。
3、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德的養成教育。
通過法律常識的教育,接下來就可以明確地向學生指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知道法律、法規有法律的約束力和強制力,要學會對自己行為的控制。
4、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
要讓學生知道各自的含義。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許別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必向別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自強是指自己要有一種奮發向上的態度。
5、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
辨別是非能力是一個判斷對錯、合法違法等情況的的基本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不接受外來的不良影響,進行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會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必須要通過多方的比較、判斷、分析等訓練,提高學生該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