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活動的計劃
計劃是指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根據具體情況,對未來的行動進行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什么樣的家長活動的計劃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家長活動的計劃,方便大家學習。
家長活動的計劃篇1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家長工作是提高辦園水平和促進兒童健康、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經過家園雙方共同的努力,已取得了許多問題上的共識。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努力,進一步樹立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的觀念,遵循“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對我們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
本學期我班級家長工作的主要內容是:
一、召開家長會對以往的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并認真聽取家長的反饋意見。及時調整工作計劃。
二、形成有班級特色的“家園之窗”和“家園反饋表”
“家園之窗”和“家園反饋表”是進行家園互動的有效途徑,我們將堅持每周更換“家園之窗”的內容,每個月發放“家園反饋表”,達到家園共同教育的目的。
三、每月進行至少三次的家訪虛心聽取家長意見,及時改進工作態度和方法,要求把工作做到每個幼兒和幼兒家長的心上,在家長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教師形象。
四、舉行“教師節”、“秋游”等親子活動增進老師、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情感聯系。
五、出好《嘟嘟報》堅持每月一份園報,定期(每月的月底)發至家長手中,使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并互相探討一些育兒經驗。
六、開展“家長做一天老師“活動
家長不同的職業背景、成功的育兒經驗、鮮明的個性特征,是幼兒園有效教育資源的來源之一。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進行“家長做一天老師“活動,吸納了更多的熱心幼教的家長參與進來。
七、舉行幼兒行為習慣培養問題的專題研討,邀請有興趣的家長參加。
八、學期末對兩位老師進行民意調查,廣泛吸收家長對老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下學期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家長活動的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年學年,我校家長學校將以黨的十-大精,以有關“家長學校”文件精神為標準,努力辦好“家長學校”,充分發揮“家長學校”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普及家教知識,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掌握科學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廣大家長的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真正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氛圍。
二、工作目標
1、使家長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教育觀。
2、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3、開展學習型家庭創建活動,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行為習慣。
三、具體要求與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教學內容
1、組織落實:健全組織機構,成立班級、學校各級“家長學校”委員會,每學期召開家長學校成員會議,研究當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動態,商討辦好“家長學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時反饋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協調并參與學校管理,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實效。
2、教學內容落實:根據不同年段的學生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做到有計劃,有序列地進行,使教學內容序列化,系統化。
(二)健全制度,規范管理
1、建立各項制度,實行制度管理
2、建立評先表彰制度。每學年評選一次優秀家長,評先的優秀家長由學校發給榮譽證書,并在現場舉行表彰。
3、建立檔案管理制度。有關家長學校的各種文件、信件,有關講話稿,會議記錄,教員的備課材料,各項制度,表格等都嚴格分類加以整理保管存檔,并實行規范化管理。
(三)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業務水平
1、定期組織家長委員會成員召開會議,研究并解決家庭教育有關問題。
2、定期組織教員學習家庭教育理論,提高業務水平;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家教水平。
1、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和網絡教育手段,組織家長觀看學校的電視錄相,幫助家長深入細仔地了解學校。
2、聘請家教獲得成功,具有豐富經驗的家長到校為家長學員們傳經送寶進行經驗介紹。
3、結合運動會舉辦親子活動。
家長活動的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加強科學管理,努力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家校聯系;廣開社會育人渠道,堅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者有機結合,互相補充,協調發展;融思想性、知識性、實踐性于一體,積極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一體化的教育體系,依靠全體教師的努力及全體家長的支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二、工作目標
1.學校整體形象提高來促進學校家庭教育工作的提升。
2.開展主動與家長溝通的家訪活動。
3.把脈家長的需要。為家長解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找出原因,引導家長找到最好的教育策略,實現教育的最優化。
4.開辟多種渠道,夯實家長學校的管理。
5.采用多種形式,豐富家長學校的活動。
三、具體要求與措施
(一)抓好組織領導,切實提高全體教師及家長的家教理論水平。
1.組織落實。健全組織機構,成立年級、學校“家長學校”委員會,每學期召開一次到二次家長委員會的會議,研究當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動態,商討辦好“家長學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時反饋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協調并參與學校管理,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實效。
2.學校定期組織領導班子及教師隊伍學習家庭教育的理論及方法途徑,研究相應的教育內容,針對各年級學生心理特點,開展授課活動,及時聽取家長意見,不斷改進工作。
3.借助《家教園地》和學校網絡平臺,開辟“名人家教”和“專家談家教”等專欄,幫助家長了解當前家庭教育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明確新形勢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當今的孩子有哪些迫切的需要,從而從孩子的需要出發,從家庭教育的實際出發,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二)抓常規管理,切實提高家長學校的辦學質量。
1.充分發揮各年級組的作用,把工作做實、做細。每個年級組定期授課,并針對各個時期的集中問題進行分解總結,指導好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和對孩子的教育工作。各年級組組長為本年級家長委員會主任,另配備由家長推舉產生的12名家長委員會委員,其中主任、副主任各一人,其余為委員;班主任擔任家長學校的輔導員,下班班主任積極配合做好家長學校的各項工作,各司其職,認真授課,做好課后小結,注意搜集學員意見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反映。
每學期每班授課不少于二次,并通過各種方式,如講座、觀看視頻、座談會、交流發言等。普及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指導家長為孩子創造一個學習型、寬松、和諧的家庭環境,以利于孩子身心全面發展。
2.開展“好家長”和“家庭教育專題征文”的評選活動,最大限度地引導家長學習教育理論及心理學的教育觀點,配合學校共同實現科學育人。為了進一步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引導、指導、教育孩子的作用,開展“好家長”和“家庭教育專題、經驗征文”的評選活動,評選比例為班級學生人數的5%左右,通過評選優秀家長活動推動我校的教育格局建設。
3.開展多種形式教育活動,豐富家長學校內容
(1)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和網絡教育手段,組織家長點擊學校的教育教學網站,幫助家長深入仔細地了解學校。
(2)聘請家庭教育獲得成功,具有豐富經驗的家長到校為家長學員們傳經送寶,進行經驗介紹。
(3)舉行年級的家長開放半日活動,組織家長共同參與學校或班級的有關教學活動,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共同教育好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4)開展“學習型家庭”的創建活動,努力營造“書香家庭”,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4.強化家校聯系工作
教師應主動走向學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長,以教師強烈的工作責任心贏得家長的信任,進一步提高家訪的質量和效果。將下列類型的家庭作為家訪工作的重點來抓:(1)外來民工子女。這些家長無暇顧及教育子女的義務,老師家訪找不到,家長學校活動沒時間,對這樣的家長要采用電話或書信的形式聯系,強化家庭教育的意識和責任。(2)單親家庭子女。這類家長多數在心理上有一定障礙,與之交往時把尊重對方、理解對方作為前提,教師要明確提出科學、陽光培育孩子的家教方法。(3)經濟困難家庭、學習有障礙的同學。對這樣的家庭,班主任要向學校反映情況,以便給予援助,幫助學生樹立自強自立,拼搏向上的精神。
5.進一步做好家長學校的資料積累工作。做到“六有”,即:有家長學校,有家長學校組織網絡,有教材,有教學計劃,有講師隊伍,有家長學校工作計劃、記錄、總結。各種表格齊全。檔案資料規范。
(三)切實加強指導管理,提高辦學水平
1.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的監督參與職能,家長學校領導小組成員和家長委員會要經常開會,分析新形勢下學校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交流相關對策。
2.根據不同年段的學生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做到有計劃,有序列地進行,使教學內容序列化,系統化。并且要求認真備課,力求課上得精彩、實用。
3.家長學校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講座、經驗交流、問卷調查、致家長的公開信等多種方式。
4.辦好校刊《家校園地》,每月一期,人手一份,架起家橋之間的橋梁。在家長中廣泛征集家庭教育經驗論文,并評獎擇優刊登在《家校園地》上,并積極向各專刊推薦。
四、具體安排
一、二月份:1.做好2019年度家長學校的工作總結;2.認真做好2019年度家長學校工作計劃;3.各年級組(班)做好20__學年度第一學期家長學校授課、家長會各項資料的整理、上報、存檔;4.發放《家校園地》校刊,精心布置寒假工作,積極組織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
三月份:1.留守學生的關愛活動。2.一年級學生的家長半日開放活動。
四月份:組織開展一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印發《家校園地》。
五月份:1.結合“5·1”國際勞動節、母親節和“5·16”國際家庭日,組織開展“我愛我家”征文比賽活動;2.召開六年級學生家長會,針對六年級學生學習、青春期教育、升學等問題進行集中授課。其他年級組組織召開一次家長會,著重結合期中檢測情況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六月份:1.做好家長學校學員培訓檢測工作,并進行學期工作總結。2.各年級組織開展“優秀家長、好家長”評選。3.六年級學生考前心理輔導講座。
七、八月份:1.做好各班級家長學校的學年度考核工作和暑假安排,發放《家校園地》;2.整理家長學校學年度檔案資料的存檔工作;3.積極籌備新學年的各項準備工作;4.學校做好校級評選表彰,同時擇優推薦參加縣級評選。
九月份:1.組織好新學年開學各項工作;2.籌建一年級家長學校委員會,召開一年級家長學校委員會會議,討論家長學校有關問題;3.家長學校開學典禮,組織開展新學年家長學校第一次授課活動,重點是養成教育、家長如何配合、教師的任務,使學生邁好入學的第一步。4.在家長的配合下,組織一年級新生教育教學常規訓練(開學前)。
十月份:1.組織開展“我愛家鄉”手抄報評選活動;2.組織學生參加語言文字社會調查實踐活動。3.舉辦家長學校第一次集中授課活動。
十一月份:1.召開各年級班家長會;2.發放《家校園地》;3.組織開展一次家訪活動。
十二月份:1.舉辦第二屆校園陽光體育藝術節,邀請部分學生家長參與;2.認真做好2019年度家長學校工作總結;3.在分析總結本年度家長學校工作的基礎上,思考2019年度家長學校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