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主題教育活動計劃怎么寫
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明確目標和方向,為工作提供指導和支持,以提高效率和質量,同時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風險。好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計劃怎么寫是怎樣的?這里給大家提供勞動主題教育活動計劃怎么寫,供大家參考。
勞動主題教育活動計劃怎么寫篇1
一、指導思想
要充分認識到勞技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技術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課程,是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課程。隨著“新課改”的繼續(xù)推進,老師們必須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努力把先進的教育理論內化為行之有效的教育行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把勞技課上的生動,活潑。激發(fā)出學生的創(chuàng)作情感。
二、具體措施
1、根據(jù)教學計劃的安排,備課組活動力爭做到常態(tài)化,定期組織進行備課組教研活動,商討教學內容。
2、積極參加區(qū)教研室組織的聽課和培訓活動,教師之間相互交流聽課心得并做好活動記錄。
3、認真執(zhí)行“五認真”之規(guī)定,從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入手,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突出團隊精神。做到教師精講,學生多練。培養(yǎng)學生的&39;動手創(chuàng)新能力。
4、根據(jù)我校實際情況,結合教材要求,繼續(xù)嘗試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回到家里,在家長的監(jiān)督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并以文字+圖片的形式,將在家實踐操作的情況反饋到學校來,進行交流評比。
5、繼續(xù)做好學生作品的成果記錄工作,對于比較有特色、有創(chuàng)新的優(yōu)秀作品及時的上傳校園網并給與表揚和鼓勵。
6、抓好校內聽課活動,及時反饋,總結經驗,取長補短,提高整個備課組的教學業(yè)務水平。
7、及時完成教導處下達的各項教學任務。
8、注意做好資料的收集整理總結工作,力爭使我校的勞技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勞動主題教育活動計劃怎么寫篇2
為貫徹落實新課標關于加強農村中小學勞動技術培訓的精神,切實提高我學區(qū)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推進全面發(fā)展教育,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發(fā)展的需要,現(xiàn)將我校勞動技術培訓計劃公布如下:
一、培訓形式:
1、結合農事活動進行集中培訓,主要包括集中學習、分片培訓、組織現(xiàn)場觀摩、經驗介紹;
2、結合教學工作進行培訓。
二、培訓內容:
集中學習農業(yè)技術理論、并學習農業(yè)發(fā)展方向、農技推廣技能辦法,重點村小以水稻栽種為重點、輔以其它農業(yè)技術,其它村小圍繞主要項目有針對性的選擇培訓內容。
三、培訓師資:
由中心校安排對農活比較專業(yè)的老師擔任勞動技術教師,培訓內容責任到人。根據(jù)培訓工作的需要,適時聘請職高專家或經驗豐富的老農講課,或聘請種植示范村干部、種植能手,進行經驗介紹。
四、培訓時間:
根據(jù)農時適當安排時間授課、實習
五、培訓教材:
擬定旗教研室新定的《農業(yè)新技術》一書。在培訓工作中,根據(jù)需要編印一些鄉(xiāng)土教材、典型經驗小冊子,或者將好的技術、好的典型制成錄像帶,發(fā)至各村,另外,在抓好崗位培訓的同時,學校將持之以恒的進行著現(xiàn)工作
(1)活動設計考慮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走出課堂、參與和體驗社會生活的機會,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學習與發(fā)展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實際鍛煉。
(2)活動設計應圍繞主題整合各科知識,幫助學生提高綜合應用各學科知識的能力,使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經驗。
(3)活動直接從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這一領域切入,注意把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和勞動與技術教育等其他指定領域的內容融合起來加以設計,體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的宗旨。
(4)計出來的活動生動活潑、豐富多樣,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提高他們活動的興趣。
(5)動設計應考慮課程資源的特點、學?,F(xiàn)有師資、設備、場所以及當?shù)厣鐓^(qū)的其他條
六、程實施的一般程序
(1)提前準備。全面考察、了解活動所需的人力、物力等條件,確定參觀、訪問、服務、實踐等活動的對象、時間和地點,與參觀、訪問的對象(人或機構)取得聯(lián)系,共同商議活動如何進行。
(2)定方案。由師生及其他有關人員共同擬定實施方案或計劃。方案內容包括:主題、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具體步驟、組織形式、活動方式和必要的活動設備以及活動的評價形式等。
(3)施活動。師生走出課堂進入活動場地進行實踐活動。教師既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及時了解學生活動的進展情況,做好組織和引導工作,還要注意與家庭、社區(qū)保持密切聯(lián)系?;顒尤绻麤]有家長、社區(qū)的大力支持,是很難取得預期成效的。
(4)結工作。學生把自己在小組活動中的收獲匯集、整理成各種形式:扮成果,并通過多種方式表達、交流和評價。教師則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fā)展,及時準確地給予肯定和鼓勵。
勞動主題教育活動計劃怎么寫篇3
一、教材概況:
本冊教材以社會生活為主要內容,編排了一些看看、說說、做做的內容。尤其強調實踐性,要求學生都要親自動手實踐,以提高動手能力。本冊教材內容主要有:
一、材料與工具
二、看圖表達
三、設想與選擇
四、杯墊
五、筆架
六、碟片架
七、折疊式課桌
八、拱橋
九、迷宮
十、我們的新操場。這些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而且,教師還應根據(jù)實際適當補充鄉(xiāng)土教材,以提高學生對勞動技術課的興趣,提高動手能力。
二、班級學生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的五年級勞動技術課教學,分別為五{1}、五{2}、五{3}、五{4}四個教學班,每班學生數(shù)為40人左右。由于上學期我給五{1}、五{2}、五{3}、五{4}班上過勞動技術課,所以對學生比較熟悉。學生對勞動技術課還是比較喜歡,他們喜歡動手,喜歡做實驗,這對我來說有利于上好本學期的勞動技術課。但是也有極個別的學生上課不認真,比較隨便,影響了上課,這學期對這些學生要加強教育。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級的勞動技術課。
三、教學措施:
根據(jù)本學期五年級勞動技術課的要求、內容和班級學生實際,我決定采取以下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熟悉教材,備好每一堂課,尤其做到親自動手。凡要求學生會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會做,并在課堂上認真做好演示,激發(fā)學生上勞動技術的興趣。
{2}努力學習信息技術,摸索信息技術與勞動技術課整合的方法。通過運用信息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上課作好充分準備,按時進課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35分鐘教學質量。
{4}關心好差生,對動手能力差的學生做好個別輔導,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績記錄。
{6}寫好教學反思,取得上勞動技術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