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學活動計劃表
做計劃要明確各項任務的優先級,將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避免分散精力。優秀的幼兒教學活動計劃表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幼兒教學活動計劃表,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幼兒教學活動計劃表篇1
一、教材分析:
音樂教學也屬于藝術領域的范疇之一,幼兒班班幼兒處于3—4歲的階段,這一階段的音樂教學主要以歌曲·舞蹈·音樂游戲·欣賞組成,讓幼兒愿意參加藝術活動,能學習用一些簡單方法進行藝術表演。讓他們對環境和藝術中的美產生興趣,陶冶幼兒的情操,培養優良品格,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幼兒和諧全面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知道歌曲的名稱和內容,熟悉音樂的旋律、節奏。吐字清楚,唱準休止符。
2、學會曲調,記準歌名,學會基本動作,動作正確、優美,要求動作合拍,增加節奏感。
3、初步學會表演,并且能夠跟著老師邊唱邊跳,注意音樂的節奏與間奏。
4、理解歌詞意思,熟悉曲調,能連貫地表演。
5、知道樂曲的名稱及內容,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安靜傾聽的習慣。
三、具體實施措施:
1、激發幼兒對節奏的興趣
(1)、提供多種樂器,讓幼兒在自由敲打中獲得滿足以激發幼兒玩樂器的興趣與欲望。
(2)、幼兒提供兩種樂器(如碰鈴、響板)讓他們在敲敲打打中聽聽其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在比較中進一步感知樂器的不同音色,初步掌握其樂器的演奏方法。
(3)、提供音色差別較大的兩種樂器,在幼兒的敲打過程中用動作幫助他們了解樂器的音色與情感所表達的關系。如敲大鼓時引導他們模仿“老虎、獅子”等有力的動作。敲三角鐵、碰鈴時做魚游、小兔跳等靈巧的動作。由于在這些自由敲打的游戲活動中沒有節奏的要求,對于尚不能較好地掌握有規律打拍的小班幼兒來說同樣會使他們的獲得成功和滿足感。
2、在聽聽玩玩中激活幼兒的節奏動感
(1)引導幼兒感知節奏。
首先,音樂來源于自然生活。我經常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學習感知生活中的節奏,如引導幼兒傾聽觀察自然界、動物、生活中的節奏響聲,之后進行模仿、感知,并拍出節奏類型來。從中讓幼兒發現音有高低、長短、強弱之分,使他們積累豐富的聽覺經驗。其次,我還設計了起步較低、由易到難的一系列聽力游戲,讓幼兒在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感受節奏的動感。如:用筷子敲擊鋁鍋、玻璃杯、碗碟等生活中常見的用具、器皿,從中辨別聲音的高低。有時,我還采用師生角色互換的方式,即老師用打擊樂器敲擊簡單的節奏,幼兒用拍手、拍肩、跺腳等動作將其表現出來,反之,幼兒敲節奏、老師將其再現出來。
(2)、體驗、感受穩定單一的節拍
這是培養幼兒節奏感的基礎。我經常讓幼兒以自身的身體律動來感受穩定的節拍。如唱歌、樂曲時,讓幼兒隨著節拍,一拍一拍地搖動身體、頭,感受有規律的無變化的拍子。在這個練習中,我還讓幼兒隨著樂曲做拍手、拍肩、拍腿、跺跺腳等律動,這樣就能幫助幼兒較好地體驗、感受穩定的節拍,為今后掌握有變化的節奏打下基礎。
四、本學期制定內容如下:
三月份:《春天》、《小小音樂家》、《小燕子》
四月份:《好朋友》、《一朵白云》、《大樹媽媽》
五月份:《小鳥飛來了》、《我愛我的幼兒園》、《閃爍星星》
六月份:《“六一”兒童節》、《我的好媽媽》
幼兒教學活動計劃表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體驗成功的快樂來培養對美術的興趣。
2、學會畫一個封閉的圓,在圓的基礎上畫一只雞。
3、培養孩子良好的繪畫習慣。
4、在作品的沉浸和欣賞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每個孩子胸前都有一只母雞的照片,藏著三只油畫棒。
2、一些切成雞窩的粉紅色紙板。
教學過程:
1、孩子不穿母雞畫,帶三個油畫棒。跟著音樂《老母雞》,學母雞,拍拍翅膀,進屋坐下。
2、小母雞有什么技能?哪只母雞能做到,用你的油畫棒生個蛋。
其他小母雞來下蛋。我們找個窩產卵吧。鳥巢在哪里?音樂四下,小朋友隨音樂自由畫彩蛋。
下了這么多蛋,我們感覺怎么樣?
3、如果你能把雞蛋孵出小雞,你一定更開心。這次讓母雞媽媽先試試。(播放音樂時,老師一邊示范一邊讀兒歌:啄洞,露出尖尖的嘴,伸出兩只小腳,喊媽媽。我孵出了小雞。你想把雞蛋孵出小雞嗎?(音樂四遍,孩子自由找圓畫成雞。老師提醒孩子畫一些空的雞窩當雞。)
4、小母雞真能干。想想雞喜歡在哪里玩,喜歡吃什么食物。讓我們畫它們。
5、我們真的很有能力。我們不僅能下蛋,還能孵出小雞。我們帶小雞寶寶到外面曬太陽,玩游戲。
活動反映: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掌握了畫圈的方法,我通過展示漂亮的母雞圖片,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在演示畫圓之前,我應該引導孩子們用手在空中畫一個圓,這將有助于孩子們用刷子在畫紙上畫一個圓。演示畫圈的時候,要馬上強調正確的握筆姿勢,注意每一個細節,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更加細致全面。當孩子開始畫圈的時候,我不僅注意引導個別孩子,而且隨時關心所有孩子,用積極的語言鼓勵他們,這在以后的教育活動中應該保持。最后,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我可以請孩子以后給你介紹他們的作品,這樣可以更好的帶動孩子的積極性。
幼兒教學活動計劃表篇3
我國是一個詩歌的王國,古代詩歌的寶庫有極其豐富的瑰麗珍寶。詩中情、詩中景、詩中物、詩中人,猶如天上璀璨的明星,閃發出迷人的光芒。長期以來,由于詩歌教學策略滯后的發展,嚴重影響了對我國悠久詩教傳統的繼承與發展,也影響了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如何切實提高詩歌的有效教學,成為我們當前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
一、媒體創境,激發詩歌學習興趣
所謂的“情”,就是教材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教材中所描繪的形象及景物畫面。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興趣是創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痹谄綍r的詩歌教學中,我們可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充分發揮電教媒體手段的優勢,創設趣味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詩歌學習的興趣。例:教學《過故人莊》一詩時,可放一段農家生活小錄像,景物由遠及近,村邊綠樹環抱,郭外青山相依,溪水潺潺,菊花燦燦,村莊坐落平疇,而又遙接青山,幽靜閑適。小院內雞在叫、鳥在鳴,軒窗小開,主客飲酒交談,窗前的打谷場和菜圃黃綠相間,寬敞而舒展。臨別在即,率真的主人再次相邀重陽賞菊,客人含笑點頭應允。一個普通的人家,一餐雞黍的款待,鳥鳴雞叫的悅耳,泥土稻花的清香,農家田園的和諧景致,在平淡中蘊涵了深厚的情味,自然引起學生的誦讀興趣。
二、反復誦讀,領會詩歌情感之美
詩歌是抒情言志的,是通過抒情來反映社會生活的?!对娊洝返摹洞笮颉分姓f:“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歌詠之”。以誦讀著稱的著名特級教師韓軍說:“有時,詩文中的感情需要誦讀的人用自己的人生體驗去填充?!睂嵺`表明,在疏通文字的基礎上,讓學生反復吟讀,細細品味詩歌的節奏、韻律,不僅能讓學生體味到詩歌的語言美,更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詩意,達到審美情感的升華。例:《觀滄?!愤@首詩是曹操追殲袁紹凱旋而歸,途中登臨碣石山時而寫。當時作者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那種躊躇滿懷,壯志凌云的氣概凝聚于筆端,揮灑在字里行間?!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痹娙艘韵胂笃嫣氐脑娋?,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抒發了自己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宏偉抱負。指導學生朗讀時,同學們采用高亢喜悅的語氣,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誦讀,讀出了詩人的沉浮、詩人的豪邁,以及力挽狂瀾、主宰一切的雄心。再如,讀《春望》一詩時,應指導學生把握其憂國憂民、沉郁頓挫的情感基調;讀《過零丁洋》一詩時,可指導學生把握其氣壯山河、慷慨悲壯的情感基調;讀《漁家傲》一詩時,可指導學生把握其壯志難酬、蒼涼悲愴的情感基調;而讀《歸園田居》一詩時,可將情感基調定位為與世無爭、清新自然等等。
三、學會分析,把握詩歌表現手法
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助于學生把詩歌讀懂。詩歌創作運用的表現手法比較多,比興是很常見的一種,運用比興,可于事物的微妙處來產生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如,“梅”、“蘭”、“竹”、“菊”、“松”等意象常用來表達詩人忠貞、高尚的品格。見元稹《菊花》一詩:“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就是借菊花來表達自己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的節操;如,“花草”、“春風”、“鶯燕”、“泉溪”等意象多是用來抒發詩人的閑情逸致。見白居易《錢塘江春行》一詩:“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痹娙司褪沁x取了“早鶯”“新燕”“亂花”“淺草”等意象,來表達自己對早春的喜愛及喜悅之情。再如,“楊柳”、“舟船”、“長亭”等多用于抒發離別之苦。見柳永的《雨霖鈴》一詩:“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本褪墙钘盍鴣肀磉_詩人的離別愁緒的。
四、嘗試練筆,延伸詩歌學習能力
新課標強調淡化文體,鼓勵學生自主寫作、自由表達?!皩懽饕星檎鎿?,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目的就是提倡學生作文中寫我所想,寫我所感,而詩歌寫作的特點正與新課標的寫作理念相契合,這就為詩歌寫作提供了理論依據。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感情最為豐富和活躍的階段,這也為詩歌寫作提供了可能條件,用詩歌記錄學生的豐富情感,記錄成長的煩惱和喜悅,不但可行,而且有益。實踐表明,在詩歌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練筆嘗試是對學生知識、能力的檢驗。在具體練筆時,可采用仿寫、改寫、創作等各種練筆手段,以此更好地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例:一位教學《石壕吏》后,引導學生將其改寫為散文。改寫后,文章中不但增加了一些如背景的交代,差吏抓人的情景,人物神態的刻畫,開頭和結尾的環境描寫等內容,還增加了一些細節描寫,如孩子的啼哭聲、門被踢開的情景、老婦人被抓走時滿腹心酸的回望等等。如此情節的增補,不但忠實于原作的精神,而且使原作的詩意得到充分體現。
同時,對于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起到了不可多得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當學生的寫作能力到達一定程度時,教者應積極鼓勵學生學寫古典的格律詩以及現代自由體詩歌。
總之,古詩詞作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影響深遠悠長。詩歌教學作為語文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今后的教學應不斷加大其有效教學策略的思考與研究的力度,從而更好地為詩歌教學服務,讓“詩歌營養”充分浸潤學生初中時代的五彩生活。
小編精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