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主題策劃方案模板
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怎么寫好旅游主題策劃方案模板?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旅游主題策劃方案模板,方便大家學習。
旅游主題策劃方案模板篇1
一、德宏州旅游市場營銷的現狀和特點
隨著國家橋頭堡建設戰略的實施,德宏州將旅游業納入橋頭堡黃金口岸建設重點,作為德宏州5個百億元工程之一,著力打造生態旅游度假公園,建設旅游橋頭堡,加大了旅游市場營銷的工作力度。
1、實行“點對點”的宣傳營銷策略。德宏州針對客源市場的定位,鞏固和拓展周邊省份旅游客源市場,積極與重慶、成都兩地進行合作,在設立昆明、重慶、騰沖三個德宏旅游營銷中心的基礎上,20__年又在成都設立了德宏旅游營銷中心,將德宏旅游營銷納入重慶、成都兩地的市場進行全面營銷。并在20__年7月成都洛帶古鎮水龍節期間,組成強大陣容赴成都開展宣傳促銷活動,通過召開新聞推介會、民族歌舞演出、宣傳資料發放以及現場咨詢介紹等形式的宣傳,進一步加深了成都市民對德宏的了解與認識,客源市場得到進一步拓展。
2、積極參加國家、省、州舉辦的各種旅游交易會展活動,做好旅游形象宣傳工作。重點組織參加了中國國內旅游交易會、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北方旅游交易會、中國昆明國際文化旅游節以及省旅游局組織的赴臺灣旅游宣傳活動、中緬邊交會等,充分展示了德宏州豐富的旅游資源,德宏州的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不斷得到了提升。20__年10月,德宏州在昆明市召開旅游新產品說明會,強勢推出一系列以“游熱帶雨林景觀,走千年古道邊關,覽珠寶翡翠華光,探神秘賭石文化,品邊地民族風情,賞異國多彩風光”為特色的德宏旅游新產品,成效明顯。
3、加強與的媒體合作。積極與新聞媒體進行溝通交流,為本土旅游企業和州外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業牽線搭橋,構建雙方合作互贏平臺。一是與人民網進行合作,在人民網中、英文網站上開辟為期一年的德宏旅游文化宣傳專欄。二是積極邀請和配合各大媒體到德宏進行采訪和拍攝,圓滿完成了“CCTV4《遠方的家》———邊疆行”欄目組、“中新網”、“云南旅游信息網”、“假日旅游”、“朝日新聞”等新聞媒體到德宏州的采訪和拍攝工作;在風光雜志、春城晚報等報刊和雜志上進行德宏州旅游宣傳。
4、加大德宏旅游文化書籍的編輯出版力度。編輯出版了《德宏響聲》系列叢書和《導游德宏》、《德宏旅游宣傳畫冊》兩部德宏旅游文化書籍,德宏響聲系列第三部《咖啡的誘惑》正在編輯之中,德宏旅游文化宣傳書籍日益豐富。
5、充分利用假日和節慶經濟效應,舉辦各種賽事活動,加強宣傳促銷。20__年2月,在目瑙縱歌節期間舉辦了“尋找中國最美的景頗姑娘”活動;20__年4月在中國德宏國際潑水狂歡節期間,舉辦了“尋找傣族最美的孔雀公主”活動;20__年2月,在目瑙縱歌節期間,又舉辦了首屆世界景頗小姐大賽。據統計,20__年1至10月,全州游客接待總人數437.98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46%,其中:海外旅游者9.88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6.39%;國內旅游者人數9.88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41%。口岸入境一日游人數115.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4.71%。預計旅游總收入52.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7.63%。本省和周邊地區客源地游客增長較快,客源地正向云南省周邊地區擴展,旅游經濟指標快速增長,德宏州旅游業取得了較快發展。
旅游主題策劃方案模板篇2
活動背景: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需求的滿足,旅游已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帶薪假期和閑暇時間不斷增多等因素綜合作用,旅游活動相當程度上已成為人們假期生活的主要活動內容。社會因為休閑生活的精彩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姿,普通百姓也因為休閑質量的提高而體味著現代生活的快感。旅游成為當今世界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作為當代一種引人注目的產業經濟現象,已經形成規模,支柱作用也更為強化。
閩東位于福建東北部,東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武夷山,毗鄰國內主要客源產出地。閩東沿海高速公路貫通后,打通了中國東南沿海的黃金經濟帶,給閩東旅游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游客逐步從周邊地區向外拓展,來自江浙滬的游客所占比重迅速增大,快速交通大格局的形成,將為寧德旅游帶來更多的客源,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閩東依山傍海,山巒疊嶂,景色秀麗,旅游資源豐富多彩,獨具特色。被譽為“海上仙都”的福鼎太姥山,"華東僅有"的周寧九龍漈瀑布,“人魚和諧”聞名數百載的周寧鯉魚溪,全國獨有的屏南鴛鴦溪,被明永樂帝賜為“天下第一山”的寧德支提山,馳名東南亞與媽祖廟同享盛譽的古田臨水宮,勝似太湖的古田翠屏湖,以及天然良港三都澳等著名景區,無盡神奇的白水洋,都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勝地。寧德福鼎太姥山風景區、寧德白水洋旅游區、寧德鴛鴦溪景區等在20--年2月6日被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以及具有“江南第一漂”開發潛質和有“閩東小九寨”美譽的福建省級風景名勝區楊梅州風景名勝區。閩東北親水游入選中國“十大完美旅游線路”閩東是全國畬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擁有著豐富的自然民族旅游開發資源,畬族旅游資源是尚存的相對原始的自然生態,奇特風光,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的資源。因此畬族旅游資源也是極富品位的旅游資源之一。總體來看,閩東地區現有的畬族風情旅游線路仍較單一,經營粗放,有待進一步開發,以形成顯著的經濟文化效益。
20--年寧德市接待國內旅游人數681.08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0.52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8.7%和19.9%,旅游總收入占全市GDP份額已上升到8%。太姥山、鴛鴦溪、白水洋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三都澳斗姥島、翠屏湖被評為國家3A級景區,“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
隨著景區的開發建設和各項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閩東地區為發展旅游業已經做足了準備。
活動主題:游玩之樂,在乎山水之間
活動目的:
1.宣傳和推廣閩東旅游文化資源,提升知名度和旅游業發展
2.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促進地區發展
3.帶動相關產業聯動發展,創造就業機會
活動目標公眾:
內及國際廣大有旅游愛好并且有能力旅游的游客們
時間:
20__年9月25日—10月15日
地點:
福建寧德(閩東)
活動內容:
一.新聞發布會
時間:8月25日
地點:寧德市蕉城區
內容:向各新聞媒體通報“閩東旅游文化節”的活動籌備、組織和工作進展
情況,介紹舉辦活動的意義、整體活動和各細項活動的計劃安排。
二.活動開幕式
時間:9月25日
地點:白水洋旅游區
內容:開幕式的運作代表活動的全面開展,熱烈、隆重、喜慶的開幕儀式盛典,將為此后的各分享活動開好局和奠定成功基礎,使得活動有更豐富的內涵。同時依托十一旅游高潮,向社會傳達本次活動的開始,從而使輻射度更廣、更深,推動活動的意義更大。
三.旅游形象大使評選
時間:8月—9月
地點:寧德各縣市
內容:以縣為單位,選拔當地符合參賽條件的選手參加選拔,每個選手代表當地某處旅游景點,通過各方面綜合選拔,選出代表閩東整體旅游形象的使者,參加各種旅游景點推廣活動。
四.閩東民俗文化交流活動
時間:8月—9月
地點:各旅游景區
內容:以景區為單位,在景區內開展景點周邊地區的各種民俗文化展演,組織交流會,并進行民俗文化大比拼,展現閩東民俗文化的獨特內涵和魅力。民俗文化活動主要包括經濟文化民俗、娛樂文化民俗和歷史文化民俗三個方面,將旅游景區和民俗文化進行有效捆綁。
五.閩東最具影響力品牌景區評選活動
時間:8月—9月
內容:通過前期報名、篩選、公布、評選等一系列流程,通過專家論證、游客投票、媒體投票等多種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評選活動。
六.閩東旅游產業博覽會
時間:9月27日—30日
地點:寧德會展中心
內容:將閩東地區及周邊地區的旅游景點及旅游相關產業匯聚一堂,通過以博覽會的形式,向公眾及行業相關企業進行行業內的一次交流盛會,發布旅游信息,服務內容及各種特色項目的洽談。
七.閩東旅游文化、旅游經濟和發展高峰論壇
時間:9月27日—30日
地點:寧德會展中心內容:本次高峰論壇將和產業博覽會同期舉行,相輔相成,論壇將邀請相關政府領導、各景區的管理人員、行業內的知名學者及其他地區的旅游景區管理人員等,就閩東旅游經濟發展方向和文化發展內涵進行討論,為閩東旅游產業的出路尋求理論上的支持。
八.閩東旅游景區景點優秀攝影展
時間:9月26日—10月13日
地點:各旅游景區
內容:匯集理念各攝影人員記錄下來的閩東景區景點的瞬間,進行公開展覽,同時也是對閩東景區景點一次有效的對外宣傳活動,達成與民眾之間的有效溝通。
九.閩東旅游產品、特產交流會
時間:10月8日—12日
地點:寧德會展中心
內容:匯集閩東地區及周邊地區的各旅游紀念產品、土產、水產和海產生產商和經銷商,進行現場洽購會,由此推動閩東特產經濟的發展。
十.閉幕式暨總結晚會
時間:10月15日晚
地點:寧德市蕉城區
內容:活動閉幕式上揭曉旅游形象大使和閩東最具影響力品牌景區的活動獎項,并對優秀行業集體與個人進行表彰。同時舉行大型文藝晚會,匯集政府、文藝、旅游、營銷、傳媒等各界人士,并由寧德電視臺進行現場直播。
效果預測:
1.活動初期的大力宣傳使得更多的人知道并向往閩東文化游
2.活動期間游客接待量大幅度上升,景區受到廣泛好評
3.活動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帶動了旅店、餐飲和批發零售等服務行業的發展
4.活動效果良好,為下屆提供了寶貴經驗
旅游主題策劃方案模板篇3
(一)景區構成
文化村劃分為一園、一區、一村、一莊,即黑衣壯民俗文化大觀園、壯醫藥種植保健診療區、黑衣壯民俗生態村和黑衣壯民俗文化山莊。
(二)項目策劃
1、黑衣壯民俗文化大觀園
景區示意門——上勞山公路與南寧—那坡公路連接處,內收5米,簡易示意性建筑,壯族文化特色,石結構或竹木結構,無頂蓋。占地面積15平方米。
壯族特色景區大門、停車場——中心景區入口處,永久性磚石(仿竹木)結構或竹木性過渡建筑,壯族文化特色,設有售票處、小商品零售店。附近設停車場,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平方米。
多情山歌迎賓門——大門與中心區之間,壯族特色亭門或風雨橋式建筑,建筑面積15平方米。表演山歌迎客。黑衣婆娑的村姑,聲名遠揚、極具文化個性和民族親和力的多聲部黑衣壯山歌,令游客耳目一新,精神振奮。
圖騰神話傳說文化園——中心區第一景觀,壯族特色亭門或風雨橋式建筑,占地3200平方米。建立圖騰門樓一座,在路面、兩邊,設置壯族圖騰崇拜符號建筑物,如銅鼓、青蛙、鳳鳥、花山壁畫神像、古壯字以及在那坡發現的各種圖形、景象,設一個亭子表演壯族師公信仰禮儀。目的是以神圣、神奇、神秘的文化底蘊,將游客帶入肅穆、崇敬的文化圣殿。
人生禮儀園——中心區重點景觀和活動項目。占地15000平方米。由一組壯族干欄式建筑環繞著一個中心廣場構成。主要展示黑衣壯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人生禮儀,給游客帶來一次人生文化的巡禮。
①花婆送子禮——干欄式民居內,建筑面積200平方米。婆婆、小姑等人。表現生育禮俗和取名習俗等:門插艾草、紅蛋相賀、甜茶敬客等。
②歡騰的歌坡——中心廣場,總面積6500平方米,可容納5000多人。設有中心歌臺、周邊為草坡、樹林、樹叢。表演以歌交友、以歌擇偶的禮儀:山歌對唱、拋繡球、歌舞表演、獅子舞等。
③熱鬧的婚禮——一干欄式民居內,表演黑衣壯婚俗:族內婚、入贅的習俗,喝喜酒、背新娘。表演性與參與性相結合。
④祥和的日子——另外一組干欄式民居群、間間相通,曲折有致,每一間展示一項內容。服飾展覽表演、黑衣壯錦織染示范、壯族特色飲食品嘗、壯族信仰文化體驗、古壯字碑林(壯族經書)知識簡介等項目。展示、表演為主,可以適當參與。
⑤另外的世界——民居群后山處,建筑幾處黑衣壯小瓦屋墓地,展示黑衣壯人性化的喪葬民俗和墓區景觀。由于有心理禁忌,只作簡單介紹,不宜重點導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