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之家_书信标准模板范文大全

書信之家 > 制度 >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

時間: 新華 制度

制度的穩定性和公正性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要怎么寫設備管理制度模板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設備管理制度模板,供大家參考。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

一、儀表氣源管理:

1、凈化后的氣體中不應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蝕性氣體(或蒸汽)。在操作壓力下的氣源露點,應比工作環境或歷史上當地年極端最低溫度至少低10℃。

2、DCS控制室內應設供氣系統壓力的監視與報警。

3、各車間定期對所屬范圍內的供氣系統(風罐、閥門、管線、過濾器、減壓閥、壓力表等)進行巡回檢查。

4、各車間定期對所屬范圍在用的過濾器進行排空(視儀表供氣品質及安裝地點可適當增加排空次數)。定期對裝置最低點處的排污閥進行排空。

二、儀表電源管理:

1、新上、改擴建大型項目或關鍵裝置中,控制系統電源進線應采用兩路或三路UPS電源供電。

2、電儀人員定期對供電系統的各部位進行巡回檢查,檢查電源箱、電源分配器、各開關、熔斷器等部件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分析處理。

3、對并聯使用的電源箱,在線檢查其運行情況,每個電源箱的輸出電流均不得超過其額定值。

4、供電系統中的開關、電源分配器、供電端子排的標識必須準確清晰。對脫落、丟失的標簽,模糊不清的字跡應當及時進行處理。

5、供電系統應當有完善的防止小動物隨意進入的措施。

6、儀表盤(柜)的儀表供電開關宜留有至少10%備用回路。嚴禁從儀表電源上向非儀表負載供電;嚴禁從儀表電源上搭接臨時負載。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2

為加強儀器、儀表的管理,控制和優化工藝條件,降低物料消耗,提高產品質量,達到安全穩定運行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一.生產部應根據計量儀器檢測,控制與聯鎖、報警要求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相應的儀器、儀表計量管理和維修機構,明確各級職責,加強儀器、儀表的維護與管理。

二.生產部必須嚴格制定與實施儀器、儀表保管與使用規程、維護檢修規程、安全技術規程等。

三.生產部必須建立帶有工藝控制點的模擬流程圖、儀表安裝施工竣工圖和調校記錄,儀表工作電源系統圖,儀表空氣管道系統圖等基礎技術資料。

四.儀器、儀表日常管理工作

(1)要做到:崗位有責任制、巡回檢查有規定,使用維護有要求,檢修調校有周期、有計劃,以保證儀器、儀表測量精度,不斷提高儀器、儀表的完好率、控制率和信號聯鎖的投運率。

(2)儀器、儀表使用人員,應對在用儀器進行妥善保管、正確使用,經常保持儀器、儀表的完整和清潔。

(3)儀器、儀表的報廢和更新,由生產部提出申請,報廠分管領導部門組織經濟技術論證。認為技術先進,性能良好,經濟合理,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后,辦理報廢更新手續。

(5)工藝控制的儀表整定參數或繼電保護整定值的變更,均應由廠生產技術部門提出申請,經副廠長或總工以上領導批準后,貫徹執行。

五.儀器、儀表安全運行

(1)儀表空氣、電源、管線保溫蒸汽的供給系統,要經常維護檢查,消除缺陷、保持完好,保證正常供給、安全運行。

(2)儀器、儀表保護器件,聯鎖和報警設施的解除與停用,均應向生產部門提出,報副廠長或總工以上領導或其它授權人批準后,方可執行。

(3)生產部應組織定期或季節性儀器、儀表大檢查,作好事故防范工作,以保證安全可靠運行。

六、基礎資料

(1)儀表專業管理制度、檢維修規程等

(2)DCS、PLC等控制系統臺帳、系統驗收記錄、系統點檢及故障處理記錄、系統修改記錄;系統設計資料、說明書、系統軟件、應用軟件、系統備份盤等。

(3)儀表聯鎖保護系統臺帳、聯鎖原理圖/邏輯圖、聯鎖工作票等。

(4)可燃、毒性氣體報警器臺帳、檢測點分布圖、儀表說明書、回路圖、校驗及檢定記錄等資料。

(5)所有儀表的設計資料、圖紙,選型資料、說明書、隨機資料、配套儀表及其它設備資料和相關圖紙,安裝調試記錄、驗收記錄、檢修校驗記錄等。

(6)儀表設備故障及缺陷記錄等。

七、檢查與考核

(1)公司設備管理部每季度對各使用單位的儀表設備進行檢查。各使用單位設備管理部門應組織本單位的定期檢查或日常檢查。

(2)對儀表設備,按以下技術指標進行檢查、考核:

(一)儀表完好率≥95%;使用率≥95%;控制率≥90%;泄漏率≤0.5‰;

(二)分析儀表完好率、使用率≥90%。

(三)聯鎖系統投用率為100%;

(四)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的安裝率、完好率和使用率為100%;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3

1.常規電教設備包括投影儀、銀幕、投影架、幻燈機、無線話筒擴音設備等,主要用于課堂教學第一線。

2.凡上課需借用投影儀、無線話筒等常規電教設備,需有任課教師出面或書面委托學生班長前來電教中心辦理借用登記手續。

3.上課借用的電教設備,可有教師或教師指定學生負責管理。若設備出現問題,應及時與電教中心聯系,電教中心應更換設備或派人及時檢修,以保證教學正常進行。

4.借用的設備使用完畢,應及時將設備歸還電教中心,辦理歸還手續。不得將設備截留或私自轉借他人。

5.借出的設備如出現人為的損壞或丟失,應上報主管部門。并根據具體情況核定賠償,嚴重者作出通報批評。

6.學院電教中心常規設備通常只供給日常教學使用。凡其它方面如講座、報告會等需要借用,需事先前來聯系,視可能給予解決。

7.教室中的常規電教設備,未經電教部門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卸或改變放置教室。一經發現將按有關規定處理給予責任人必要的處罰。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4

一、本制度所稱辦公設備和用品,是指辦公桌椅、沙發、茶幾、飲水機、書櫥、檔案柜、臉盆架、衣架、電腦、復印機、打印機、碎紙機、傳真機等辦公設備,以及計算器、筆、墨等文具,紙張、墨盒、硒鼓等耗材及其他辦公必需品。二、辦公設備購置。辦公設備購置實行事前審批制度,由申請人填寫《辦公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經相關科室主任、分管領導審核同意后,報鎮長審批,由財政所兩人以上負責聯系、詢價、購置和結算;符合政府采購條件的,由財政所按政府采購程序運行。

三、辦公用品購置。辦公用品原則每季度采購一次,由財政所根據辦公用品庫存量情況以及消耗水平,確定購置數量,填寫《辦公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經分管領導同意,報鎮長審批后統一購置。因特殊原因確需臨時購買的,由申請人填寫《辦公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按以上程序報批后,由財政所購置。

四、辦公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各科室工作人員負責本科辦公用品的保管維護。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應定期清理、檢查,避免非正常損壞。確需維修的,由使用人填寫《辦公

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經分管領導同意,報鎮長審批,由辦公室統一報修,并予以登記。

五、紙張、碳粉、墨粉等耗材購置。各種辦公用紙由財政所按辦公用品購置程序購置。打印機、復印機的碳粉、墨粉用完后,應重新灌裝再次使用,由申請人填寫《辦公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經分管領導同意,報鎮長審批,由財政所聯系更換;確不能重新使用的,按上述程序審簽后,由財政所聯系購置。

六、辦公用品保管和領用。財政所指定專人(趙鵬瀚)負責辦公用品保管和發放,領用人按需領取,并在《辦公用品領用登記表》上簽字。

七、人事調動和工作調整時,辦公室(財政所)負責監督辦公設備及用品的交接和調配。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5

一、設備的正確、合理使用,是保持設備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達到安全、高效、低耗和設備周期費用最經濟的有效途經,為使用和管理好設備特制定本制度。

二、設備使用要嚴格按照出廠使用維護說明書和國家的有關設備運行規程進行操作,堅持做到定人、定機、定崗、定職責,憑操作證上崗操作。各分公司(項目部)應有一名領導主管設備工作,并指定一名設備管理人員,并報生產部備案。

三、設備使用人員,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各單位應按崗位人員設置及具體崗位的設備性能、管理范圍,制定嚴格可行的崗位責任制度。

四、設備操作人員的責任和權利

1.正確的使用設備,完成各項定額指標,努力降低燃料、電力、配件等消耗。

2.嚴格按規程操作,認真按規定的檢查點、項對設備進行檢查,保證設備安全運轉。

3.認真填寫設備運轉、保養和交接班記錄,做到齊全、準確、整潔。

4.不斷提高技術和操作水平,做到“四懂三會”(懂性能、懂原理、懂結構、懂用途;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

5.有權制止非本崗位人員操作本崗位的設備,對需檢修或有故障的設備,有權拒絕操作。

6.對違反崗位責任制、操作保養規程等不合理使用設備的指令意見,可拒絕執行。

五、設備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程或工藝規程,對設備進行檢查。

檢查的一般方法內容:

1.采用聽、看、摸、聞的方法,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發現異常異響,異味應及時采取措施報告班組長或值班干部,并詳細記入運轉記錄以備交接考查。

2.檢查設備是否過熱、松垮、連接部位是否牢固,震動是否超標,根據情況及時排除。

3.按規定檢查介質、溫度、容量、壓力、設備溫升是否正常。

4.檢查監視儀表是否靈敏,機―電―儀、機―電―液等自自控系統及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可靠。檢查油、氣、水管線、閘門有無跑、冒、漏現象并及時清除。

5.檢查設備零部件有無過度磨損及事故隱患,發現問題及時反映,進行處理。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6

為了保證全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提高電教設備的利用率,特制訂電教設備的管理制度:

1、普通教室電教設備是學校開展電化教學的主要工具,不得用于其它活動,未經學校管理人員同意,任何人不準擅自拆卸任何電教設備,更不準擅自把設備拿出教室外使用。

2、任課教師應熟練掌握各種電教設備使用方法,使用前認真檢查設備的完好程度。使用時嚴格按操作規范操作,時刻注意設備工作情況,如有問題,應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電教管理人員處理。使用后,應按操作規定依次關閉設備,整理好設備并填寫好班級電教設備使用記錄。

3、要注意電教設備的音量、光線、色彩、角度適中,保重學生身體健康,把對臨近班級的影響降至最低限度。

4、各班班主任為本班電教設備的第一責任人,有責任有義務管理好本班電教設備,教育學生自覺維護班級電教設備,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

5、每班指定一名責任心強、能夠熟練掌握電教設備操作的同學擔任班級電教管理員,負責管理、維護電教設備,并協助教師上好電教課。

6、對設備定期清潔,清潔時要用干燥的軟巾輕輕擦拭或吹去表面灰塵,切忌用粗糙的抹布或用力擦拭,以免劃傷屏幕;切忌用濕巾清潔,預防短路。投影機屬貴重設備,需專業人員進行維護。

7、因違章操作造成損壞及不良影響者要照章賠償。

8、多媒體教室應保持環境清潔,嚴禁在室內吐痰、吸煙、亂扔雜物等。定期做好設備的保養,如有問題,應及時修理,保證每臺設備處在良好狀態。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7

1、設備的使用

1.1工人在獨立使用設備前,須經過對其進行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規范、維護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等技術理論教育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經過考試合格發給設備操作證后,方可憑證獨立操作。

1.2操作工人應掌握“三好”、“四會”、嚴格執行使用設備的“四項要求”、“五項紀律”(見附錄)。

1.3設備的&39;使用要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嚴格實行崗位責任制。對于多人操作的設備、生產線,必須實行機長制,由機長負責。對多班制生產的設備,操作工人必須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

1.4設備在運行中出現不正常現象,必須隨時記錄,記錄的數據要準確、清楚、完整。

1.5對公司要求進行點檢的設備。操作者必須要點檢要求進行檢查,并做好點檢記錄。

1.6操作工人要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嚴禁精機粗用,超負荷,超規范拼設備,如遇現場生產管理人員或上級強令操作工人超負荷、超規范使用設備時,設備管理部門有權制止,操作工人有權拒絕,并可越級上告,并對違章指揮者追究責任。

1.7設備在運行中發現故障,凡在本班可以處理的,不得交下一班處理,本班無法完全處理,未完成部分可交給下一班,接班人員應接著處理完成,并詳細檢查,一切正常后,方可開機。

2、設備的維護

2.1操作工作實行設備維護保養負責制:

2.1.1單機、獨立使用的(如運輸車輛、金屬切削機床)設備由操作工人當班檢查和維護保養。

2.1.2連續生產線上集體操作的設備,由機長負責組織當班檢查和維護保養。

2.1.3無固定人員操作的公用設備,由設備所在班級長指定專人負責維護保養。

2.1.4每臺設備都要制訂和懸掛維護保養責任牌,要寫明維護保養者姓名。

2.2維護保養責任者有下列職責:

2.2.1嚴格按設備使用規程的規定,正確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設備,不超負荷使用。開車前15分鐘要仔細檢查設備,連接螺栓松動,要及時緊固和檢查按車間規定須維護檢查的必檢部位,然后空負荷試車,檢查各控制開關是否失靈。發現問題和異常現象,要停車檢查,自己能處理的馬上處理,不能處理的,及時報告檢修責任者,立即處理。

2.2.2正確地按公司制訂的潤滑表規定,定期添加潤滑油或潤滑脂,定期換油,做到潤滑裝置齊全完整可靠,油路暢通,油標醒目。

2.2.3設備的零部件、附件完整,安全防護裝置齊全,工、量、夾具及工件存放整齊,不零亂。

2.2.4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鐘停機,將設備和工作場地擦拭和清掃干凈,保持設備內外清潔,無油垢、無臟物,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

2.2.5認真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主要設備每臺都應有“設備運轉記錄本”,每班人員應認真寫清楚,交接雙方要在“交接班記錄本”上簽字,設備在接班后發生問題由接班人負責。

2.2.6操作工應按照公司計劃要求,定期在維修工配合下做設備一級保養工作,并配合維修工做好設備二級保養工作,并對二級保養工作進行驗收。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8

一、學校的一切廣播設備由信息中心統一管理,管理員應對學校所有的音箱進行編號、登記、造冊。開學初由管理員對各班的廣播進行分發,班主任進行確認;學期結束后由管理員確認收回或上交統一保管。

二、各班教室的廣播設備包括音箱、廣播線路、電源線路、線盒、分支器和插座等。

三、班主任是本班廣播設備的第一責任人,信息委員是第二責任人,全班同學是第三責任人。

四、每班選派一名責任心強的同學擔任信息委員(兼信息技術科代表),負責本班廣播設備的使用、檢查、維護,包括日常電源插頭的插撥,音量的調整,發現解決不了的故障,應及時報告班主任,然后向信息中心報修。

五、除老師和信息委員外,其它同學一律不得接觸廣播設備,。

六、音箱音量要適中(2—4檔即可),如果音量調得太大容易燒壞。

七、應愛護教室廣播和各種線路,不要碰到線路、分支器和插座,不能自行設置頻率,如果人為原因或亂調頻率造成音箱不能正常使用,由所在班級自己負責。

八、為便于日常使用,避免因日常頻繁插撥造成的不穩定和插頭的損壞,廣播不用時也統一把插頭保持插上,音量調為2--3檔。

九、為便于工作、提高效率,班主任、英語教師、信息委員都應懂得一些音箱的使用、保養和基本的維護。

十、人為造成的故障應由所在班級負責,維修費用都由所在班級承擔。人為損壞至無法維修或丟失,由所在班級照價賠償(音箱250元/個)。

十一、各年級廣播頻道設置如下(初中:10101010;高一:01111010;高二:00010110;高三:01001110;0表示向上,1表示向下),如廣播不正常時,由班主任或英語教師先檢查設置是否正確,仍不能解決問題時再向信息中心報告。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9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防止和減少事故,保障人員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依據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車間特種設備的管理,具體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壓力容器、壓力管道。

第三條車間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和節能全面負責。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節能責任制度。

第四條車間定期限接受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進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

第二章特種設備的使用

第五條使用特種設備時,必須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條例和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

第六條車間應當使用符合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特種設備。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當核對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第七條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及時向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第八條車間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二)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三)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四)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五)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六)高耗能特種設備的能效測試報告、能耗狀況記錄以及節能改造技術資料。

第九條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車間應對在用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行檢查,公司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并作出記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自行檢查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

設備管理部門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第十條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種設備不符合能效指標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整改。

第十一條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應當及時予以報廢,并應當向原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有關負責人。

第十二條公司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每年進行一次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第十三條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有關負責人報告。

第三章特種設備維護、保養管理

第十四條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應符合國家法規、規范和技術要求。

第十五條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由使用部門、操作人員負責,并做好記錄。

第十六條特種設備維護、保養應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

第十七條特種設備檢查實行班組日檢、車間周檢、公司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月檢的三級檢查制度,并做好檢查記錄。有關部門必須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和附屬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0

1、主要負責人崗位職責

使用單位是特種設備安全的責任主體。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特種設備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

2、安全管理負責人崗位職責

安全管理負責人受主要負責人委托,全面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的使用安全管理,組織實施單位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了解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狀況,持證上崗。

3、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崗位職責

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應具備相應的操作技能,嚴格執行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本崗位的設備和安全設施齊全完好。

4、特種設備安全檔案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特種設備安全檔案管理人員應當負責檔案材料的收集、歸檔、借閱及保管工作,確保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檔案齊全完好。

(一)安全管理制度

1、特種設備定期報檢制度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管理負責人應制定特種設備(含需定期校驗的安全附件、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定期報檢制度、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結合本單位特種設備作業情況,正確合理地發放、使用和管理勞動防護用品,確保作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二)安全操作規程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根據生產工藝、特種設備特點,操作步驟、巡回檢查、運行記錄、異常處理、安全注意事項等。安全操作規程應懸掛于操作場所。

(三)特種設備使用及管理

1、使用登記

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向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辦理使用登記。

鍋爐、壓力容器、電梯、維修竣工后,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驗收后30日內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使用單位應當將其存入該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

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應核對其是否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

2、報廢

特種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者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及時予以報廢,并向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

3、設備狀態標志

特種設備登記標志是市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法核發的證明其特種設備合法的證明,如使用登記證、安全檢驗標志等,該標志應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4、運行與維護

(1)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進行操作并做好相應記錄。

(2)使用單位應嚴格執行特種設備日常檢查制度,并作出記錄。

(3)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或者電梯制造單位進行。電梯應當至少每15天進行一次清潔和檢查;其他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由使用單位負責組織實施。使用單位無能力進行日常維護保養的`,應當委托取得相應許可的單位實施,但必須簽訂相應的合同,明確法律責任。

5、定期檢驗

(1)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特種設備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

(2)使用單位應積極配合檢驗檢測工作,提供必要的檢驗檢測工作條件,告知檢驗檢測人員安全注意事項。檢驗完成后應及時取得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報告、安全裝置校驗報告并存入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對檢驗中發現的問題,應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整改到位。

(3)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準投入使用。

(四)特種設備應急管理

1、建立事故應急預案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制定事故應急預案,即按照特種設備使用的實際情況,建立事故應急組織和隊伍,儲備應急救援資源,制定出現緊急情況時或發生事故時的應對措施、處理辦法、程序及部門和人員的職責。

2、應急培訓與演練

應對特種設備使用負重要職責崗位的員工進行應急培訓,使其熟知崗位上可能遇到緊急情況及應采取的對策。

使用單位應針對特種設備應急預案定期演練,演練前應經過演練策劃和批準,必要時對相關人員進行告知,特種設備演練次數一年不得少于一次,以驗證應急預案、應急準備工作,以及應急響應規定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適宜性。

(五)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教育

1、安全管理負責人應當制定并實施安全培訓教育計劃,主要負責人應當提供相應的資源保證,加強作業人員安全、節能培訓教育,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和節能作業知識、作業技能。

2、本單位沒有培訓能力的,應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培訓。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1

1.壓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各使用單位必須按照《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的有關條款到當地勞動部門辦理使用登記手續。

2.準備啟用的壓力容器要具備相關資料并進行驗收,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驗收內容:

d.壓力容器的設計、制造和安裝。

b.試車運行、審核資料。

c.使用登記手續的辦理情況。

3.壓力容器的報廢由使用單位填寫固定資產報廢單上報公司。

4.壓力容器檢修

4.1.壓力容器檢修由使用單位編寫壓力容器的檢修計劃,并報廠生產技術部審批,辦理密閉容器檢修工作票。

4.2.壓力容器的檢驗、檢修單位由公司統一指定有檢驗、檢修資質的單位進行。

4.3.壓力容器使用單位負責壓力容器檢修的具體實施工作,工作內容包括前期氣體置換和后期投產。

4.4.壓力容器的外部檢驗由使用單位聘請有壓力容器檢驗資格的單位進行,各生產技術部負責資料的保存。

4.5.壓力容器的安全附件的檢修由各使用單位根據《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的有關條款執行。

5.壓力容器的操作、運行、使用管理

5.1.壓力容器使用單位建立壓力容器設備臺帳。

5.2.壓力容器使用單位必須對每臺壓力容器進行編號,編號按《固定資產分類規定與要求》執行,壓力容器的號碼須用油漆標于壓力容器的明顯部位,建檔銘牌必須固定在壓力容器指定位置。

5.3.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操作人員定期進行專業培訓與安全教育。

5.4.壓力容器發生下列異常現象之一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并按規定的報告程序,及時上報。

1、壓力容器工作壓力、介質溫度或壁溫超過規定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2、壓力容器的主要受壓元件發生裂縫、鼓包、變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現象。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安全運行。

5、發生火災等直接威脅到壓力容器安全運行。

6、過量充裝;壓力容器液位超過規定,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7、壓力容器與管道發生嚴重振動,危及安全運行。

5.5.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在工藝操作規程中和崗位操作中對壓力容器安全操作的要求不得隨意改變工藝條件,嚴禁超裝、超壓和超溫運行。

5.6.操作人員應定期進行巡回檢查。應保持安全附件齊全,靈活可靠,做好檢查記錄。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2

配電間安全制度

一、嚴格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精通本職業務,熟悉掌握配電間供電系統及繼電保護回路。

二、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定期對奕壓器、開關柜進行維護清掃、防止因塵污造成短路。

三、堅持晝夜值班制度,值班期間認真負責,一絲不茍認真監護電壓、負荷變化情況,填寫運行記錄,嚴禁值班期間脫崗、擅離職守。

四、非本室工作人員,未經同意不得入內。

五、機房電話保證暢通,不得外借和私人占用。

六、停電清掃檢修電氣、線路設備時,必須按操作規程操作,并嚴格執行電器設備防火安全制度,不準違章操作。

七、發現電氣故障應立即排除,并逐級匯報;嚴禁誤操作導致故障和停電面積擴大。

八、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對本班次的設備隱患必須向接班人員交代清楚后方離開。

安全防火制度

一、員工必須加強治安防范意識,執行公司制定的治安管理制度,協同防損部門認真做好門店動力系統的治安保衛工作。

二、各崗位人員必須嚴守崗位若發生事故或發現可疑情況應迅速處理上報并負責保持好現場。

三、未經設備部領導批準,外來人員(包括參觀學習、探親訪友、施工等)禁止進入配電房、電梯機房、空調機房、液化氣站,經批準的人員必須辦好登記手續。

四、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以上機房重地。

五、各崗位值班人員除負責設備安全運行外,必須對所屬機房范圍進行安全檢查,各級管理人員必須定期對所屬范

圍進行安全檢查,如發現有不安全因素,及時進行整改。

六、各機房鑰匙不得隨意配置、各機房、班組工作場地無人時,門窗必須鎖關好。

七、各班組工具、材料要有專人管理,攜帶工具,材料出外,必須經領導同意按規定辦手續。

八、在指定地點吸煙,煙灰、煙頭要丟入煙灰缸。

設備巡回檢查制度

1、必須定期安排人員巡視各設備現場。

2、制度巡查路線,巡視時間,巡視人員應按此規定的路線和時間進行巡查。

3、巡查時應按照表格填寫應記錄的數據和狀況,這些數據的狀況的獲得應按實際情況如實填報表。

4、管理層對下屬的巡查要抽檢。

5、巡查完后應迅速返回,不得在其他部門逗留。

6、因故不能巡查者向課長或領班申報。

配件耗材和用品及工具領用制度

1、領用材料及工具均應填寫領料單,經主管批準后方可領取,并由個人負責保管,人為損壞或遺失,照價賠償。

2、未經部門主管批準不得將領用的材料和工具帶出本門店以外。

3、凡外出的材料和所帶工具均應有部門主管簽署的出門證及防損檢驗后方可帶出。

4、較大型的專業工具應隨用隨借,當日歸還。

5、專業工具未經培訓不得隨意使用。

6、多余材料必須及時退庫,已使用的材料必須要設備使用部門負責人簽字確認,并出此報銷。

7、有回收價值的備件和易流失備件應以舊換新。

8、公用工具,如電錘、萬用表、電鉆等由領班或課長負責保管。

9、每月核對配件耗材的帳目與實物,采購、領用、庫存三者數量必須相符。

10、設備維護員異動離崗時,必須將所領用的全部工具交回。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3

(一)統一檔案盒規格

特種設備的檔案盒應統一規格。檔案盒側面應注明類別,盒內要附上檔案目錄。檔案可參照下面方法分類:

(二)檔案分類

1、文件法規類。將特種設備的法律法規、文件統一存放。

2、綜合管理類。將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規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管理結構圖、專職兼職安全管理員任命書、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安全責任承諾書等統一存放。

3、特種設備總臺帳類。

使用帳本或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特種設備臺帳進行管理,帳物相符,能方便索引到相應的檔案信息。至少包括如下內容:

1)設備分布情況。最好有本單位的.特種設備分布圖。

2)特種設備臺帳。將本單位特種設備分類登記在冊。包括:注冊號、使用登記證號、電梯年審情況、定期檢驗情況等

3)安全附件管理臺帳。將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分類登記在冊,并標明安全附件安裝所在的設備。

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臺帳。將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及相關的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登記在冊,并注明作業人員所操作的特種設備。

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類。將每年的培訓計劃、培訓情況、考核情況作業人員證或復印件等資料統一存放,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件應有使用單位的聘用記錄并到質監局備案,證件在有效期內。

5、應急救援類。將特種設備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演練情況資料統一歸檔。

6、技術檔案類。以一臺設備一個技術檔案為原則(可用多個檔案盒存放),將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特種設備使用證、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表、定期檢驗報告、安全附件校驗報告統一存放。

7、特種設備相關記錄。特種設備記錄每月歸檔整理一次,將設備日常使用狀態記錄、特種設備維護保養記錄、特種設備檢查記錄、特種設備交接班記錄、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統一存放。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4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對設備管理方面的方針、政策和規程,搞好設備的綜合管理,保證生產需要;

2、本礦所有機電設備一律由機電科設備組統一分類打號,建帳、建卡,予以管理。設備管理應做到帳、卡、物、牌板四對照;

3、礦屬各機電班,應指定一名兼職設備管理員,負責本單位設備的領取、使用、維修、回收、建帳建卡等管理工作。在領取設備時,予先辦理好建帳手續。上井設備要及時委托銷帳。對設備損壞和丟失的要追查責任人,并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

4、每臺設備應有領用、發放、回收制度。設備組對全礦機電設備有權調整使用。使用單位無權外借、互借、轉讓、轉售設備。更不準隨意改裝,拆套設備。如工作需要在井下轉讓時,應予先與設備組聯系查清數量,辦理好手續,方可進行。違者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5、固定資產和租賃的機電設備,不準借出和出售,易耗機電設備經礦、科領導簽字批準,并辦理財務手續,方可出售;

6、各使用單位需要設備和其他部件時,必須提前做出月計劃報設備組,設備組積級組織貨源,保證生產需要。使用單位新增設備時,必須持電管組批發的設備用電申請單;

7、使用中的`設備,不準隨意倒裝。機電設備改變安裝地點,應先同設備組聯系好,否則設備組有權停發該單位的機電設備。

8、新地區機電設備的安裝,應由機電科畫出機電設備安裝示意圖,設備組按圖準備設備。安裝隊辦理領用手續,設備安裝結束后,由使用單位,安裝單位和設備組到現場清點手續,辦理設備移交手續。

9、各單位不準存放閑置設備。井下閑置設備必須在5天內回收上交,停產工作面設備回收時間不超過10天。回收上交的設備,設備組應抽專人檢查,零部件要保持齊全,無損,否則按價值賠損。

10、各單位要加強設備的管理工作,主要設備要實行包機制,分片包干,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做到帳物牌一致,防爆設備不準失爆,完好率必須保持在90%以上。

11、大修理返礦和新進的設備,在投入使用前,必須經維修工和防爆員檢查,發放合格證后,方準投入使用,在檢查中發現的一般問題由維護工處理,確系大修質量和制造廠家的問題,由設備組與有關單位聯系解決。

12、設備庫房的設備要分類擺設,庫房要清潔,設備要完好。檢修過的設備憑合格證方可入庫。庫內設備不準拆套,確因生產急需,應有領導批準。不經設備管理人員許可,任何人不準在庫房拉運,拆用設備和配件,否則按丟失論處。

13、設備管理人員要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全心全意為生產服務,保證設備的合理使用。若因設備人員失職造成損失者,應追查責任。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5

根據甲醇廠設備管理制度,對備用設備的盤車進行了如下規定:

一、設備使用車間備用設備根據設備實際狀況,分類制定盤車周期如下:

A.大型設備盤車周期為每三天一次;

B.油站每七天啟動運行一次;

C.泵類設備盤車周期為每兩天一次。

二、對于帶聯鎖自啟動的備用機泵,必須在保證生產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盤車操作。

三、盤車操作規定如下:

A.大型設備每次盤車90°。

B.泵類設備每次盤車兩圈以上。

C.油站每次運行時間為30分鐘。

D.應在設備轉動外露部位(如軸頭、聯軸器等)應劃出明顯的盤車標記,并與盤車周期相對應。

四、建立設備盤車記錄,每次盤車后要準確填寫盤車記錄表.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6

第一章總則

第1條目的。為了保證公司辦公設備正常的運轉,提高辦公設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2條適用范圍。本制度所指辦公設備主要包括電話、傳真、電腦、打印機、復印機等。

第3條相關部門職責。

1、

2、

第二章辦公設備日常管理

第4條辦公設備購買。

1、

2、

1、

2、

3、辦公設備購買由各部門在年初部門計劃中統一列入預算,經公對于臨時增購的辦公設備要經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審批同意。使用設備前應詳細閱讀操作手冊,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操作使公司各類設備的保養和維修,由各職能部門參照規范,自行組辦公室對辦公設備運行、保養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設備的維司領導審批后由辦公室統一以招標形式購買。第5條辦公設備的使用和保養。用,各部門主管負責監督檢查。織實施。修,更換零件要進行登記備案。

第6條辦公設備維修管理

1、設備發生故障無法自行修理的,設備使用人應填寫設備維修單,經部門負責人簽字后,交辦公室審批。未填寫設備報修單或未按維修單要求填寫相關內容的,一律不予修理。

2、在報修期內的設備,辦公室應聯系供應商進行維修,保修期外辦公室,主要負責辦公設備的采購申請受理,辦公設備的采購、設備適用部門,主要負責辦公設備的申購、驗收、使用、保管、入庫驗收、保管、配發、維修保養、設備調換等事宜。維修保養、報修等事宜。

的設備,按照最經濟可行的報修方案進行維修,包括委托維修商來完成任務,由部門經理按照維修的真實情況,填寫設備維修單中的“維修記錄”。

第7條建立維修檔案

1、所有設備的維修都必須建立完整的維修檔案,由辦公室行政人員統一管理,主要包括設備編號、維修日期、故障現象、故障原因、維修內容、維修費用、維修單位等。

2、行政人員應定期統計、匯總維修情況,針對各類故障產生的原因提出預防與克服的措施,通知使用部門加以防范。

第8條辦公設備使用監督

1、

2、

第三章辦公設備分類管理

第9條電腦的使用管理

1、專人收管使用。

(2)電腦使用人員設密碼管理,密碼屬公司機密,未經批準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2、電腦的操作規定戲。

(2)不得使用未經病毒檢查的U盤,防止病毒入侵。

(3)嚴禁私自拷貝、泄露涉及公司有關機密的文件資料。

3、病毒防護

(1)未安裝殺毒軟件的電腦一律不得對于。

(2)對于聯網的計算機,任何人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不得從網絡復制軟件或文檔。

(1)嚴禁在電腦上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項,嚴禁使用電腦玩游

(1)每臺電腦指定專人上機,負責日常操作,非操作人員不得隨意行政人員負責對辦公設備的使用進行不定期的檢查。行政人員對違規使用辦公設備人員有提請處罰的權力。

(3)對于計算機軟件的安裝由使用部門自主決定。

(4)任何微機不得安裝游戲軟件。

(5)軟件使用前要確保無病毒。

(6)任何人未經他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私人電腦。

4、硬件保護

(1)未經辦公室批準,任何人不得拆卸所使用的電腦設備。

(2)拆卸電腦設備時,必須采取防靜電措施。

(3)硬件維護后,必須將所有設備復原。

(4)各部門負責人必須認真落實本部門電腦以及配套設備的使用和保養責任。

(5)各部門負責人必須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本部門的電腦以及配套設備始終處于整潔和良好的狀態。

(6)對于關鍵的電腦設備應配備必要的斷電、繼電設施以保護電源。

5、電腦的保養

應退出系統并關閉電源。

(2)定期對電腦內的資料進行整理,做好備份并刪除不需要的文件,保證電腦運行的速度和存儲,備份的光盤由部門保管。

第10條電話的使用管理

1、

2、

3、

4、

1、

2、

3、電話由辦公室統一負責管理,各部門主管負責監督并控制使每次通話以三分鐘為限,通話應簡潔扼要,以免耗時占線、浪長途電話的使用需經部門主管的批準。禁止私事撥打長途電話打印機、復印機由專人管理使用為確保復印機的安全運轉,每天開機的時間不宜過長。打印或者復印完成后,必須及時取走文件,防止失密。用。費資金。(1)保持電腦的清潔,嚴禁用手、銳物觸摸屏幕,使用人在離開前第11條打印機、復印機的管理

第12條傳真機使用管理

1、

2、

3、

1、

2、

3、

第四章總則

第14條本制度由辦公室指定,解釋權歸辦公室所有。

第15條本制度報總經理審批后頒發實施,修改、廢止時亦同。傳真機由辦公室管理使用。不得使用傳真傳送個人資料,機密文件需經領導批準。每天下班后,傳真設置成自動接收,防止遺漏重要文件。專管專用,公司所有辦公設備都要指定專人使用,其他人員使辦公設備要定期進行養護,以免老化影響使用。辦公設備的使用人員要保證設備的安全,如果因使用人員的過第13條其他辦公設備的使用管理用必須經設備所在部門負責人同意。失造成丟失,要追究責任。

辦公設備管理制度范文二:

總則

一、目的。為了保證公司辦公設備正常的運轉,提高辦公設備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壽命,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本制度所指辦公設備主要包括臺式電腦,打印機,復印機,電話,傳真機,投影儀,筆記本電腦,對講機等。

三、相關部門職責。

行政部主要負責辦公設備的采購申請受理,采購,保管,配發,維修保養,設備調換等事宜。目前暫由總經理制定財務人員購買。

辦公設備日常管理

一、辦公設備的申請和購買。

1.工作人員根據需要提出辦公設備的購買申請,并填寫《辦公設備需求單》,報部門負責人及行政部負責人批準;購買單件設備金額大于20__元的需總經理批準。低于200元的辦公用品行政部可以采購,大于200元的辦公用品有采購部負責采購。

二、辦公設備的領用。

1、設備需求部門根據審批的《辦公設備需求單》到行政部領取。

2、對部門領取的設備進行編號,以便盤點。

三、辦公設備的使用和保養。

1、使用設備前應詳細閱讀操作手冊,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操作使用,各部門主管負責監督檢查。

2、公司各類設備的保養和維修由各部門參照規范,正確使用,注重平時保養。

3、行政部對辦公設備運行,保養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設備的維修,更換零件要進行登記備案。

四、辦公設備維修管理

1.設備發生故障無法使用時,設備使用人應報行政部處理;無法解決的由采購部聯系供應商統一報修。

2在保修期內的設備,采購部應聯系供應商進行維修;保修期外的設備,按照最經濟可行的報修方案進行維修,包括委托維修商來完成任務,由部門主管按照維修的真實情況,填寫設備維修單中的“維修記錄”。

五、建立維修檔案

1、所有設備的維修都必須建立完整的維修檔案,由行政部統一管理,主要包括設備名稱,維修日期,故障現象,故障原因,維修內容,維修費用,維修單位等。

2、行政管理部應定期統計,匯總維修情況,針對各類故障產生的原因提出預防與克服的措施,通知使用部門加以防范。

六、辦公設備使用監督

1、行政部負責對辦公設備的使用進行不定期的檢查。

2、行政部對違規使用辦公設備人員有提請處罰的權力。

七、辦公設備的盤點及賠償

1、行政部負責對公司所有辦公設備進行分類,并建立辦公設備管理臺賬,每季度盤點清查一次,作到賬物相符。

2、在規定的使用年限期間,因個人原因造成辦公設備毀損,丟失,被盜等,所造成的經濟損失由個人承擔。

八、辦公設備的報廢處理

1.報廢審核:對于各部門提交的報廢物品清單,要認真審核,確認不能再次利用后,經行政部,總經理簽字后方可作報廢處理。對決定報廢的辦公設備,行政部應做好登記,在報廢處理冊上寫清用品名稱,價格,數量,及報廢處理的其他有關事項。報廢品由行政部集中存放,集中處理,不得隨意丟棄。

辦公設備分類管理

一、電腦的使用管理

(一)專人收管

1、每臺電腦指定專人上機,負責日常操作,其他人員不得隨意使用。

2、電腦使用人員設密碼管理,密碼屬公司機密,未經批準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二)電腦的操作規定

1、嚴禁在電腦上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項,嚴禁使用電腦玩游戲。

2、不得使用未經病毒檢查的u盤,防止病毒人侵。

3、嚴禁私自拷貝,泄露涉及公司有關機密的文件資料。

(三)病毒防護

1、對于聯網的計算機,任何人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不得從網絡復制軟件或文檔。2、對于計算機軟件的安裝(除限制安裝軟件除外)由使用部門自主決定。

3、任何微機不得安裝游戲軟件。

4、軟件使用前要確保無病毒。

(四)硬件保護

1、未經行政部批準,任何人不得拆卸所使用的電腦設備。

2、拆卸電腦設備時,必須采取防靜電措施。

3、硬件維護后,必須將所有設備復原。

4、各部門負責人必須認真落實本部門電腦以及配套設備的使用和保養責任。

5、各部門負責人必須采取必要措施,確保本部門的電腦以及配套設備始終處于整潔和良好的狀態。

(五)電腦的保養

1、保持電腦的清潔,嚴禁用手、銳物觸摸屏幕,使用人在離開前應退出系統并關閉電源。2、定期對電腦內的資料進行整理,做好備份并刪除不需要的文件,保證電腦運行的速度和存儲。

二、電話的使用管理

(一)電話配置原則:

1、總經理、副總經理;營銷中心、技術部、生產部、人事、行政配直拔電話一部(個別情況允許數人合用);

2、部分人員特殊需要經過公司行政部審批后配置。

(二)申請直拔電話、分機加長途功能的手續:

本人填寫《直拔電話和分機加長途功能申請單》,經部門分管副總審批后,交公司總經理審批,批準后交行政部門辦理。

(三)注意事項:

1、直拔電話、分機使用人或工位需要變更,部門要用書面形式將需變更情況通知行政部;

2、每個工位上的電話機要愛護使用,保管好(話機的設備序列號要跟著員工內部調動走〉,調離公司,要將電話機上交公司固定資產保管員;

3、直拔電話或分機的長途功能是為工作需要所配,員工不得用公司的直拔電話和分機的長途功能撥打私人電話,發現違規者公司將嚴肅處理;

4、每個員工不得在公司的電話上撥打娛樂、游戲、點歌等與工作無關的信息臺,違規者,給公司造成損失的,一經發現除需賠償公司損失外還將對直接責任人予以100—500元的罰款,嚴重情況者予以開除。

(四)打印機,復印機的管理

1、為確保復印機的安全運轉,每天開機的時間不宜過長。

2、打印或者復印完成后,必須及時取走文件,防止失密。

3、禁止打印或復印私人資料.

三、傳真機使用管理

本辦法適用于公司使用傳真機的各種情況。使用范圍包括本地、國內、國際傳真。

傳真的接收管理

傳真件的接收納人公司收發管理辦法范圍內,由收發員統一接收。

傳真件接收后,填寫收件登記簿,并及時分發收件部門和人員。涉及公司事務的原件在行政部留存,業務部門留復印件。公司傳真機應隨時處于開機接收狀態。

傳真的發送管理

各部門和人員發送傳真,由收發員統一發送。重要文件可由當事人親自發送。

因故不能發送,應及時通知有關當事人迅速另行處理。

四、投影儀使用管理

1、投影儀安置于公司會議室,需要使用部門向行政部負責人申請。

2、投影儀用于公司,部門會議以及培訓。

五、對講機的使用管理

1、對講機主要用于安全保安部。

2、在上班期間,不得用對講機聊天。

3、對講機專人專用,不得借給無關人員使用。

六、其他辦公設備的使用管理

1、專管專用,公司所有辦公設備都要指定專人管理,其他人員使用必須經設備負責人同意。

2、辦公設備要定期進行養護,以免老化影響使用。

3、辦公設備的使用人員要保證設備的安全,如果因使用人員的過失造成丟失,要追究責任。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7

1.目的作用

動能設備是企業生產的動脈。加強對工業鍋爐、動能網管、壓力容器的維護保養,正確地操作使用,科學地管理,使動能設備處在良好的運行狀態,充分發揮其功能作用,是保證企業生產順利進行、節約能源、保障安全、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為此,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職責

2.1動力車間直接負責對動能設備的管理,由于動能設備屬特種設備,其安全要求受到國家勞動部門的監管,因此要嚴格執行國家頒發的各項政策規定,除了要安排好各動能設備的日常生產外還應做好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教育,強化對各項執行的力度。

2.2公司總師辦及設備動力科應高度重視對動力車間生產運行狀況的監察控制,抓好基礎管理和安全督導,要經常深人車間進行專業技能傳授,幫助解決各種技術問題。

3.工業鍋爐的管理

3.1鍋爐是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動力設備之一。鍋爐在使用中具有高溫、高壓的特點,如果管理不善,極易發生事故。為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促進生產發展,保障人身安全,必須加強對工業鍋爐的管理,嚴格執行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蒸氣鍋爐安全監察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使其經常保持在良好狀態下運行。

3.2使用鍋爐的單位要重視鍋爐管理工作,專人負責鍋爐設備的技術管理,按照《蒸氣鍋爐安全監察規程》的要求,搞好鍋爐運行維護保養、定期檢修工作,確保鍋爐安全、正常運行。

3.3使用鍋爐單位應按照勞動部門頒發的《蒸氣鍋爐使用登記辦法》申請鍋爐登記,未領到“蒸氣鍋爐使用證”的鍋爐,不準使用。

3.4使用鍋爐單位必須認真執行勞動部門《鍋爐司爐工人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辦法》,司爐工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證,才能獨立上崗,否則,不準獨立上崗操作,任何人員更不準強迫司爐工人違章作業。

3.5投人運行的鍋爐應建立以下制度:

3.5.1鍋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3.5.2運行記錄制度;

3.5.3交接班制度;

3.5.4水質化驗制度;

3.5.5維護保養檢修制度;

3.5.6事故處理和報告制度。

3.6運行中的鍋爐值班室必須懸掛以下資料:

3.6.1鍋爐總體縱剖面圖;

3.6.2蒸氣系統圖;

3.6.3水系統圖;

3.6.4設備清掃、加油線路圖;

3.6.5鍋爐運行圖。

3.7運行中鍋爐必須經常進行下列分析化驗:

3.7.1燃料的分析化驗;

3.7.2蒸氣的品質分析化驗;

3.7.3軟水的分析。

3.8使用鍋爐單位必須對每臺鍋爐進行統一編號登記,建立鍋爐設備檔案,檔案應包括以下資料:

3.8.1鍋爐安裝技術登記簿;

3.8.2鍋爐總體安裝圖及主要受壓部件的剖面圖;

3.8.3鍋爐受壓部分金屬材料證明;

3.8.4鍋爐制造焊接質量的技術證明;

3.8.5鍋爐受壓部件的強度計算及安全閥排氣量計算資料;

3.8.6鍋爐出廠質量檢驗合格;

3.8.7鍋爐安裝質量的技術證明資料;

3.8.8水質標準和水處理方法;

3.8.9設備檢修改造記錄;

3.8.10設備事故分析報告。

3.9使用鍋爐的單位應嚴格按照《蒸氣鍋爐安全監察規程的要求》定期進行以下檢驗工作:

3.9.1壓力表每六個月必須校驗一次;

3.9.2安全閥每年必須校驗一次(彈簧式安全閥每周做一次手提排氣試驗);

3.9.3運行中鍋爐每年進行一次停爐內外檢驗;

3.9.4結合大修每4~6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水壓試驗以及焊縫探傷等)。

3.10鍋爐有下列情況之一,也應進行內外部檢驗和水壓試驗:

3.10.1新裝、移裝或停止運行一年及一年以上者,需投人運行時;

3.10.2受壓元件經過重大修理或改造后;

3.10.3根據鍋爐運行情況,對設備狀態有所懷疑時。

3.11為了延長鍋爐使用壽命,節約燃料,保證蒸氣品質,防止水垢水渣腐蝕而引起鍋爐部件損壞或發生事故,凡新安裝的鍋爐沒有可靠的處理措施,不得投人運行。

3.12使用鍋爐單位應定期進行效率測定,一般每1~2年進行一次。新建、大修或改造的設備,在投人運行前應進行效率測定并建立完整記錄。如實測的效率低于額定效率15%或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時,應分期逐臺予以改造或更換。運行中的鍋爐因存在重大缺陷不能保證安全運行時,經技術鑒定,使用鍋爐單位應提出申請停運或報廢鑒定書,經主管部門和主管經理審批后,上報政府勞動部門。

4.動能管網管理

4.1動能管網管理的范圍

4.1.1動能管網是企業生產的動脈,由于管道長分支多,一般大多易產生跑、冒、滴、漏的現象,使壓力下降,影響正常生產,造成能源的損失。因此,加強動力管網的維護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節約能源、提高經濟效益的需要。

4.1.2動能管網包括:自來水供排水管網、循環水供排水管網、通風管網、壓縮空氣管網、蒸氣管網、燃油輸油管網、液壓站潤滑油供回油管網、煤氣管網、氫氧管網等。

4.2供水管網管理

4.2.1所有供水管網不應超工作壓力運行。發現壓力超規定時,要及時調整。

4.2.2管網沿線要有明顯的標志,以免壓壞破損,造成供水中斷。

4.2.3管網閘門應靈活易操作,閘門井應露出地面,不被堆壓或埋沒,井蓋完整無損。

4.2.4地面上的管網每年冬季應做好保溫,防止凍裂。

4.2.5地面上的鋼制明管應定期刷油防腐,防止銹蝕,一般每2~3年應做一次。

4.2.6各水表應保持清潔、準確、靈敏可靠。

4.2.7各明管、暗管、閘門、水表不應漏水。

4.2.8管網主管單位,應定期進行巡查,一般應做到每月巡查一次(包括水表、閘門),發現問題,應及時維修。

4.2.9管網閘門應定期加油,一般應做到每月加油一次。

4.3排水管網管理

4.3.1排水管網的合理使用、定期維護、延長使用周期、杜絕堵塞、保持暢通對安全生產有著重要意義,一般應做到每年清理一次。

4.3.2各車間的兩污排水支管應保持暢通,不得堵塞雜物。

4.3.3兩污排水井應明顯易找,井蓋完整,不準堆放雜物和埋沒。

4.3.4廢酸水不得任意排放,應單獨自成系統,經過回收或處理后,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方允許排放。

4.4蒸氣、煤氣、氣(風、壓氣)管網的管理

4.4.1各種管道無嚴重腐蝕和跑、冒、滴、漏現象。

4.4.2蒸氣、煤氣管道,外表敷設保溫層;空氣管道冬季要做好保溫防凍,一般在每年11月底以前做好防寒保溫工作。

4.4.3各種管道應做防銹工作,一般2~3年,刷漆一次,顏色必須符合規定。

4.4.4管道支架應穩定可靠,不應超重,不應架設電纜、電線,不應兼作其他用途。

4.4.5蒸氣、煤氣、空氣管道的膨脹器、脫水器、放散閥、開閉器要保持完整良好狀態,同一支架上敷設多種管道時要按規定保持一定距離。

4.4.6各種管理顏色規定:a.中壓蒸氣管道一紅色;b.低壓蒸氣管道一紅色(黃環);c.高壓蒸氣管道一紅色(綠環);d.壓氣管道一深藍色;e.工業水管道一黑色;f.明設給水管道一綠色;g.煤氣管道一橙色;h.軟化水管道一綠色(白環);i.氧氣管道一淺藍色;j.潤滑油管道—黃色。

4.4.7色環寬度:100mm以下管徑寬50mm;100~300rnm管徑寬70mm;300mm以上管徑寬100mm。

4.4.8設備科對各車間在主管網上接的支點及主管,應定期進行檢查,一般應每月檢查一次,發現問題應及時維修,防止泄漏。

4.4.9動力管網上未經設備科批準,各車間不得私自亂接,發現未經批準私自亂接者,按違章處罰。

4.5動力管網的密封管理

4.5.1動力管網的密封和管外保溫層是消除動力產品的跑、冒、滴、漏,減少能源的損耗和環境污染,提高文明生產水平和搞好管網維護的重要手段。

4.5.2設備科要繪制全廠動力管網干線的系統圖,建立密封技術檔案;各車間必須相應繪制本車間動力管網系統圖和建立密封技術檔案。

4.5.3全廠泄漏率控制在0.6以下。

4.5.4無泄漏區、網、車間、廠的標準:a.管理嚴格、責任明確、落實到人、定期檢查、見漏就堵。b.管理完善,建立有密封技術檔案和動力管網系統圖,以及泄漏原始記錄,密封點統計完整、準確無誤。c.沒有明顯的泄漏現象,泄漏率能經常保持在0.5以下。d.密封點在1000點以上的區域、管網、車間,凡符合上述三條者,可由廠命名為無泄漏區、網、車間,給予獎勵。

4.5.5動靜密泄漏檢查標準,根據介質不同,分別規定如下:密封點的計算:a.動密封點:管道上運動部位的密封有一處算一個點。b.靜密封點:凡有一個靜密封接合處,算一個密封點。c.設備除運動部分外,凡有一接合部位,不論其大小,均算一個靜密點,管網上一對法蘭,算一個密封點,一個絲扣活接頭算三個密封點,一個閥門算四個密封點(一個動密封點,三個靜密封點),若閥體另有一個絲堵,則多標一個密封點。泄漏點的計算:凡有一個泄漏處,就算一個泄漏點,不論是密封處或是設備,管道上因焊縫裂紋、沙眼等原因造成的泄漏都算一個泄漏點。泄漏率的計算公式:

4.6動力管網管理責任的劃分規定

4.6.1全廠水、風、氣(蒸氣、壓縮空氣、煤氣)管網應實行分級、分區域管理,這是保證動力管網安全運行的重要方法。

4.6.2全廠內外所有管網不論大小長短,根據劃分責任區域應建立檢查維護責任制,定期進行檢查維護,一般應每月檢查一次,不得出現三不管的管路。

4.6.3動能管網,全廠以設備科動力能源組歸口負責管理;主干道管網由機修車間負責維護與管理;進人各車間的支管管網由各車間負責維護與管理(水道暗管及沒有管道工的車間,由機修車間負責)。

4.6.4動力管網上的計量儀表,器具由計量控制科歸口負責管理。

5.壓力容器管理

5.1壓力容器范圍:包括蒸氣、壓縮空氣、煤氣貯氣罐,氧、氨氣瓶和乙炔氣體,石油液化氣瓶等,均屬于壓力容器。

5.2壓力容器是動能設備中主要設備之一,在使用中具有高溫高壓和儲存、釋放能量的特點,如果管理不善,極易發生人身、設備事故。為了確保其使用安全,必須加強管理,使其經常保持在良好的狀況下運行。

5.3使用壓力容器的單位,必須對每臺壓力容器編號、登記,建立設備檔案,檔案應包括: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登記卡片、修理和檢驗記錄。16k-gf/crn2以上的反應容器和貯運容器還應有總圖和主要受壓元件圖、強度計算書及運行記錄。

5.4新建壓力容器必須有符合《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及各項資料,方能投人生產使用。

5.5使用壓力容器單位,不準任意修改原設計容器的工藝條件,并嚴禁在超溫、超壓的情況下運行。

5.6壓力容器在使用過程中,不得對主要受壓元件進行任何修理和加固工作。

5.7屬于下列情況之一者,投人使用前應作內外部檢驗,檢驗應符合《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

5.7.1停用兩年及兩年以上需要恢復使用的。

5.7.2由外單位拆卸調人需要安裝使用的。

5.8氧氣瓶與乙炔氣瓶在使用時,應擺放穩妥,間隔距離應保持在1.5米以上。

5.9凡內儲氣體的各種受壓容器,在運輸和安裝使用中,應輕拿輕放,不得碰撞和在烈日下暴曬以及近火、油源。

5.10對在用的壓力容器,必須定期進行檢驗,檢驗內容應符合《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

5.11超聲波或射線探傷無損檢驗合格,應符合國家勞動局頒發的《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且檢驗記錄在檢驗完后及時存人該設備檔案。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8

1目的

為加強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提高公司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管理的、機械、動力等設備的安全生產管理。

3管理職責

技術生產部負責整個公司的設備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各項規定,組織和實施公司的設備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開展設備操作者的理論和技能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其安全生產意識;定期開展設備的安全生產檢查。負責設備安全生產的調查和處理;協助公司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做好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基礎管理

4.1.1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才能操作相應設備,專用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經管理處設備科同意后才能操作相應設備。

4.1.2特種車輛的操作人員、電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取得有關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才能上崗。

4.1.3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守相應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4.1.4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遵守本單位有關設備管理的辦法、制度和規定。

4.1.5技術生產部要經常利用各種會議、書刊、標語等形式宣傳黨和國家關于機械設備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法令以及機械設備安全生產技術知識和標準。

4.1.6技術生產部每月定期組織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安全學習,并做好記錄,督促操作人員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生產制度,參加各種安全生產活動。

4.2責任事故范圍

4.2.1責任機械事故:凡下列原因引起的機械非正常損壞或損失,造成機械技術性能下降,使用壽命縮短均屬責任事故。

a)不按規定加注(更換)潤滑油、冷卻液,造成設備損壞的。

b)因能檢查到的部位(螺絲、螺母、銷釘、鍵及連接桿)松動、脫落而造成設備損壞的。

c)由于外部因素(工具、螺絲、雜物)等物件遺落在設備內而影響設備正常運轉,造成設備損壞的。

d)設備運轉超過核定速度或核定載荷,造成設備損壞的。

e)違反設備安全操作規程,違章操作造成設備損壞的。

f)非本設備定崗人員操作設備,造成損壞的。

g)設備在運轉中發現異常現象而不停機檢查排除隱患,造成設備損壞的,或操作人員擅自離開崗位,不能及時發現事故隱患,造成設備損壞的。

h)設備管理員及維修人員在設備檢查中發現事故隱患,設備操作人員接到通知后不及時排除造成設備損壞的。

i)指揮人員或主管領導強迫工人違反機械性能或操作規程進行危險作業,使機械在惡劣環境中工作造成設備損壞的。

j)設備自然事故隱瞞或拖延不報者,經檢查發現后按責任事故處理。

4.2.2非責任事故,凡因自然災害或不可抗拒的外界原因而因設計、制造等先天缺陷,而又無法預防和補救所造成的事故,屬非責任事故。

4.3責任事故分類

4.3.1根據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機械事故分為:

a)一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5000元(含)以內;

b)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5000~20000元;

c)重大事故:直接經濟損失價值在20000元以上。

4.3.2、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交通事故分為:

a)輕微事故:一次性造成輕傷1~2人,或直接經濟損失不足1000元;

b)一般事故:一次性造成重傷1~2人,或輕傷3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不足3萬元;

c)重大事故:一次性造成死亡1~2人,或重傷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在3~6萬元之間;

d)特大事故;一次性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重傷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時重傷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時重傷5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6萬元以上。

4.4事故的調查

4.4.1發生設備機械事故,操作員應立即停機,保護現場并報告設備管理人員及單位領導,設備管理人員必須及時到現場。如涉及人身傷亡或事故損失有可能擴大的情況,應首先組織搶救。

4.4.2凡發生事故應在8小時內報有關管理部門,發生重特大事故在2小時內報有關管理部門。

4.4.3事故發生后,設備管理人員要及時召集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檢查和周密調查,聽取當事人和旁證人的申述,詳細記錄事故發生的有關情況及造成后果,作為分析事故的依據。

4.4.4發生機械大事故及一般交通事故,設備部應會同有關人員到事故現場進行事故調查與分析。

4.5事故的分析

4.5.1對于發生的責任事故必須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即事故原因沒有分析清楚不放過;事故當事者和干部、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過;責任人未受處理不放過),認真進行分析和處理。

4.5.2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

a)要重視并及時進行事故分析。分析工作進行得越早,原始數據越多,分析事故原因的根據就越充分。要保存好分析的原始數據。

b)如需拆卸發生事故的機械部件時,要避免使零件在產生新的損傷或變形等情況發生。

c)分析事故時,除注意發生事故部位外,還要詳細了解周圍環境,多訪問有關人員,以便得出真實情況。

d)分析事故應以損壞的實物和現場實際情況為主要依據,進行科學的檢查、化驗等多方面的因素和數據仔細分析判斷,不得盲目推測,主觀臆斷。

e)事故發生往往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分析時必須從多方面進行,確有科學依據時才能做出結論,避免由于結論片面而引起不良后果。

f)凡發生事故,必須在24小時內填寫《事故報告》報有關,發生重特大事故必須在10小時內填寫《事故報告》報有關管理部門。

g)凡隱瞞事故不報或拖延上報時間,破壞現場阻礙調查和處理,一經發現,從重處罰,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4.6責任追究

4.6.1屬責任事故且有經濟損失的,責任人要按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10%進行賠償,賠償最高金額為5000元,另外根據事故性質分類和責任大小分別作出其它經濟處罰、行政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經濟賠償和經濟處罰之和最高不超過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6.2機械事故

a)一般事故:取消1個月浮動工資及獎勵資格(聘用人員取消1個月的績效獎勵及評獎資格)。

b)大事故:取消z個月浮動工資及獎勵資格(聘用人員取消2個月的績效獎勵及評獎資格)。

c)重大事故:取消3個月浮動工資及獎勵資格(聘用人員取消3個月的績效獎勵及評獎資格)。

4.6.3事故處理結束后,設備部負責填寫《事故調查及處理記錄》。

2.3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2.3.1、為加強公司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工作,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安全生產檔案,特制訂本制度。

2.3.2、本制度所稱的安全生產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公司各級部門及員工從事安全生產工作中所直接形成的對企業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賬冊、憑證、報表、技術資料、電腦盤片、聲像、膠卷、榮譽實物、證件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2.3.3、公司各部門、員工都有保護安全生產檔案的義務。

2.3.4、安全生產檔案工作由公司總經理統一領導,綜合部負責接收、收集、整理、立卷、保管,并監督各部門的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工作。

2.3.5、綜合部應逐步完善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檔案安全和方便利用,采用科學手段,逐步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

2.3.6、整理辦法:

1、方法:以問題特征為主,立小卷,一事一卷。

2、步驟:

A、收集

文書檔案:當年立前一年的卷,并預立當年的卷。企業科技檔案類:立竣工工程卷,未竣工工程資料整理成冊。

B、整理:根據分類和成立時間整理。

C、立卷:區分不同價值確定保管期限分永久、長期、短期。

2.3.7、過程管理:

1、屬于公司保管的安全生產檔案:公司各部門的資料員做好平時文件的預立卷工作,并在事件結束后或在每季第一個月的十日前將上季需歸檔的預立卷的文件整理成冊移交辦公室保管,任何人不得據為己有。

2、屬于部門保管的安全生產檔案:在每季第一個月十日前匯編成冊上報綜合部,各分級保管者在每年的二月十日前將安全生產檔案總目錄、預立卷材料的目錄交綜合部。

2.3.8、監督:

綜合部根據各部門和各部門上報的安全生產檔案總目錄、預立卷材料的目錄,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來監督各部門及各部門安全生產檔案的管理工作。

2.3.9、銷毀:

須報總經理批準,銷毀時應有兩人以上負責監銷,并在清單上簽字。

2.3.10、公司安全生產檔案的分類及編號:

指定資料員經綜合部培訓后,按有關分類及編號要求操作。

2.3.11、在業務中對外簽署的各種涉及安全生產的經濟合同

《合同管理規定》處理。

2.3.12、借閱:因公司需要借閱安全生產文檔的,應填好檔案查閱單,員工不得將安全生產檔案隨意外帶,確因工作需要外帶,需辦理檔案外借手續,經綜合部核準后,方可帶出,用畢即歸還。閱檔人對所借閱檔案必須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復制、調換、涂改、污損、劃線等,更不能隨意亂放,以免遺失。

2.3.13、公司所有有價值的安全生產檔案如:文件、報表、考數字化處理和保存。

2.3.14、各部門應盡量采用電腦管理和工作,便于檔案資料的數字化處理和保存。

2.3.15、對存入電腦的有關安全生產的資料、檔案,按《計算機管理辦法》管理。備份盤與源盤應分開存放。

2.3.16、有下列行為之一,據情節輕重,給予50-500元扣薪處理,若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毀損、丟失或擅自銷毀安全生產檔案。

2、擅自向外界提供、抄摘安全生產檔案。

3、涂改、偽造安全生產檔案。

4、未及時上報歸檔或管理不善的檔案管理者。

5、未按手續就借閱、外帶者或越級查閱者(檔案管理者同罰)。

2.4、安全會議制度和操作規程

安全例會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傳統,是有效的安全工作方法,堅持安全例會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保證,制度內容如下:

2.4.1、公司的安全工作例會,由安全辦公室主任召集,分管領導主持召開,所屬部門領導、安全員參加。會議應分析安全形勢,講評安全工作情況,傳達上級有關指示和會議精神,學習安全工作的有關文件和法律法規,布置下一階段安全工作任務。

2.4.2、公司下屬各部門每月由其領導主持,獨立召開全體員工安全生產例會,通報各方面安全生產情況,指出整改問題,不斷教育員工,增強安全意識。員工不能缺席,做好簽到記錄和會議記錄。

2.4.3、公司安全例會由公司安全辦負責組織召開,時間定為每月5日(逢休假日順延下周二)下午4:45~5:45。

2.4.4、安全工作例會的內容以會議形式為主,主要是通報、分析事故案例和學習交通法規,傳達上級文件和指示精神,電化教育、圖片展,請專業人員講學等,以提高員工的安全思想意識。

2.4.5、對不按時參加例會學習的員工,當月公司應安排時間隨時給少數人或個別人進行補課學習,并適當采取強制學習措施。

2.4.6、對長期不參加安全學習或不愿接受安全教育的員工,公司將進行通報批評,并根據規定扣罰其安全保證金。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19

一、地質、測量所有儀器設備及工具必須建立技術檔案、資料、臺帳,包括儀器規格、性能、附件、精度鑒定、損傷記錄、修理記錄以及使用時所特別注意事項等。

二、對本組儀器和工具應編號。對發放使用日期進行記錄,分配到個人使用的儀器和工具,人員調出時,要歸還交礦。否則,不予辦理調出手續或作價扣款。

三、對所負責使用、保管的儀器工具,要經常保養和維護,使儀器處于完好狀態,充分發揮作業能力,并使其延長壽命。如不按操作規程作業,造成損壞的,視損壞程度給責任者處罰。

四、儀器設備的借用、轉借、調撥、大修與報廢等,應有一定的審批手續。儀器工具的借出必須經組長同意,科長批準,歸還時進行檢校。如不經批準或損壞的,視情況給予罰款。

五、新鋼尺在使用前,必須逐段檢查刻劃數字是否清晰和準確無誤。使用后,應及時用棉紗進行擦拭,并擦拭機油。

六、經緯儀、水準儀下井前應對各主要部件進行檢查,在井下行走應避免劇烈擺動和碰撞。使用后用絨布輕輕擦凈儀器上灰塵、水氣、油污,遷站時儀器與三角架腿必須分開搬運。夏季在地面使用儀器不得在陽光下暴曬,必須打傘。

七、激光指向儀的現場管理和維護由施工單位負責,測量分管人員進行監管,光束調整和檢校由測量部門負責。

八、各種儀器、儀表、工具應存放在清潔、干燥的室內架上或臺上,不準靠近暖氣和火爐。對所使用的儀器要負責日常的保養和核正,精度達不到要求的應及時送廠維修,以保證儀器的完好性。

設備管理制度模板篇20

(一)設置管理機構

1、管理機構。以企業(法人)內部管理文件形式,明確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并注明機構人員的職務及聯系電話。

2、機構管理結構圖。將管理機構的人員用組織結構圖表示,注明各管理人員之間的管理關系以及所管理的部門及設備。

(二)明確安全生產負責人及配備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

1、明確安全生產負責人。明確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負責人,安全生產負責人應對本單位特種設備全面負責(安全生產負責人必須是企業的主要負責人)。若安全生產負責人不是法定代表人,應有加蓋公章的企業任命書。

2、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任命。有加蓋公章特種設備專職或兼職安全管理人員任命書,任命書應注明安全管理人員的主要職責及任期,任命的管理人員應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附勞動關系證明資料)。

3、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必須經質監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證書方可上崗管理。管理人員必須與企業辦理聘任手續并到質監部門備案。

3213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末二氧化碳|ETCO2模块采样管_气体干燥管_气体过滤器-湖南纳雄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比亚迪叉车-比亚迪电动叉车堆垛车托盘车仓储叉车价格多少钱报价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机械立体车库租赁_立体停车设备出租_智能停车场厂家_春华起重 | 酸度计_PH计_特斯拉计-西安云仪 纯水电导率测定仪-万用气体检测仪-低钠测定仪-米沃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www.milwaukeeinst.cn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设计制作开发公司-外贸独立站建设【企术】 | 恒温恒湿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恒温恒湿箱-东莞市高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传爱自考网_传爱自学考试网 | 膜结构停车棚-自行车棚-膜结构汽车棚加工安装厂家幸福膜结构 | 船用烟火信号弹-CCS防汛救生圈-船用救生抛绳器(海威救生设备) | 喷漆房_废气处理设备-湖北天地鑫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开平机_纵剪机厂家_开平机生产厂家|诚信互赢-泰安瑞烨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爆炸冲击传感器-无线遥测传感器-航天星百科 | 全国国际学校排名_国际学校招生入学及学费-学校大全网 | 插针变压器-家用电器变压器-工业空调变压器-CD型电抗器-余姚市中驰电器有限公司 | 注浆压力变送器-高温熔体传感器-矿用压力传感器|ZHYQ朝辉 | 瓶盖扭矩仪(扭力值检测)-百科| 厌氧反应器,IC厌氧反应器,厌氧三相分离器-山东创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工业硝酸钠,硝酸钠厂家-淄博「文海工贸」 | 涂层测厚仪_漆膜仪_光学透过率仪_十大创新厂家-果欧电子科技公司 | 深圳离婚律师咨询「在线免费」华荣深圳婚姻律师事务所专办离婚纠纷案件 | 武汉天安盾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安盾安检,武汉安检门,武汉安检机,武汉金属探测器,武汉测温安检门,武汉X光行李安检机,武汉防爆罐,武汉车底安全检查,武汉液体探测仪,武汉安检防爆设备 | 广州物流公司_广州货运公司_广州回程车运输 - 万信物流 | 电磁铁_推拉电磁铁_机械手电磁吸盘电磁铁厂家-广州思德隆电子公司 | 818手游网_提供当下热门APP手游_最新手机游戏下载 | 薄壁轴承-等截面薄壁轴承生产厂家-洛阳薄壁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 浙江红酒库-冰雕库-气调库-茶叶库安装-医药疫苗冷库-食品物流恒温恒湿车间-杭州领顺实业有限公司 |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电机铸铝配件_汽车压铸铝合金件_发动机压铸件_青岛颖圣赫机械有限公司 | 对辊破碎机-液压双辊式,强力双齿辊,四辊破碎机价格_巩义市金联机械设备生产厂家 | 兰州牛肉面加盟,兰州牛肉拉面加盟-京穆兰牛肉面 | 土壤有机碳消解器-石油|表层油类分析采水器-青岛溯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包塑软管|金属软管|包塑金属软管-闵彬管业 | 合肥白癜风医院_[治疗白癜风]哪家好_合肥北大白癜风医院 | 瓶盖扭矩测试仪-瓶盖扭力仪-全自动扭矩仪-济南三泉中石单品站 | 小型铜米机-干式铜米机-杂线全自动铜米机-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展厅装修公司|企业展厅设计|展厅制作|展厅搭建—广州展厅装饰公司 | 智慧钢琴-电钢琴-便携钢琴-数码钢琴-深圳市特伦斯乐器有限公司 | 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等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商-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安驭邦官网-双向万能直角铣头,加工中心侧铣头,角度头[厂家直销] 闸阀_截止阀_止回阀「生产厂家」-上海卡比阀门有限公司 | 海峰资讯 - 专注装饰公司营销型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培训 | 洗地机-全自动/手推式洗地机-扫地车厂家_扬子清洁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