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了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書可以反悔嗎
一旦簽署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書一般不可以反悔,但是該協議如果是違背當事人意愿或者具有欺詐、脅迫等簽訂方式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請求變更等。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簽了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書可以反悔嗎,供大家參考!
簽了工傷賠償私了協議書可以反悔嗎
簽訂了工傷賠償私了協議一般不允許反悔。
簽訂協議后沒有反悔期,依法成立的協議受法律保護,雙方的當事人需要依照協議中的約定履行協議上的內容,不能輕易不履行或是違約。協議中賠償給付數額不當的,協議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顯失公平、給付數額不當的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請求予以變更。
工傷賠償協議的注意事項全解析
1.賠償項目是否明確。工傷賠償的項目繁雜,所以在賠償協議中對一次性傷殘賠償補助金、一次性勞動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勞動年限的補償金、醫療費、護理費等等賠償項目都要認真核實,約定清楚,都須逐一寫清,若表達不清楚,可能導致賠償錯漏。另外,對于工傷賠償的數額也應當明確,看是否依據法律規定的標準來計算,建議最好請公證人員進行核準,這樣有利于減少不公平合理的情況發生。
2.意思表達是否明晰。在工傷的賠償協議中要注意用詞是否得當,意思表達是否明晰無爭議。比如賠償與補償,賠償是基于過錯,補償則不一定。單位有過錯,給職工造成損失的情況下,必須采取賠償。
3.是否應有工傷認定書。只有經過工傷認定程序被依法認定為工傷的勞動者才能享受工傷待遇、獲得工傷賠償。
一次性工傷賠償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一次性工傷賠償協議書的格式主要包括第一開頭,比如勞動者和公司的基本信息。第二賠償金額,比如一次性殘疾補償金,工傷醫療補助金等一些賠償金額。第三是付款的期限,第四是雙方的責任分配,第五是違約責任,主要是包括當雙方出現爭議的時候,應該選擇救濟方式和賠償費用等問題,第六是關于雙方自愿的條款。
工傷鑒定賠償后公司怎么賠付的
1.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放。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2.停薪留職期間的工資:按原工資待遇發放,一般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保險條例》所稱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3.醫療費:據實報銷。
4.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5.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2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0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4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一至四級保留勞動關系)
6.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五級44個月,六級38個月,七級26個月,八級20個月,九級14個月,10級8個月(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7.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五級22個月,六級16個月,七級10個月,八級8個月,九級6個月,十級4個月(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8.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五、六級為保留勞動關系,難以安排工作的)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9.喪葬補助金: 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10.供養親屬撫恤金: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1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無供養親屬的,48個月;有供養親屬的,供養1人者52個月,供養2個者56個,供養3人以上者60個月。
申請工傷鑒定的期限是多久內
申請工傷鑒定的期限是工傷職工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申請勞動能力鑒定。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延長30日。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后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三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向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工傷認定決定和職工工傷醫療的有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