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要怎么簽訂協議書
醫療糾紛簽訂協議書的方式是,經過調解無誤之后即可以簽訂。既然這樣,那么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醫療糾紛要怎么簽訂協議書,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醫療糾紛要怎么簽訂協議書
一般都是由醫院或第三方機構擬定,患方審核無異議后簽署。醫療糾紛協議書范本應當寫明以下內容:
1.當事人的基本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2.糾紛的具體經過;
3.責任歸屬;
4.賠付金額;
5.協議生效日期;
6.當事人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第三十條
醫患雙方選擇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專門場所協商,不得影響正常醫療秩序。醫患雙方人數較多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每方代表人數不超過5人。
協商解決醫療糾紛應當堅持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則,尊重當事人的權利,尊重客觀事實。醫患雙方應當文明、理性表達意見和要求,不得有違法行為。
協商確定賠付金額應當以事實為依據,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對分歧較大或者索賠數額較高的醫療糾紛,鼓勵醫患雙方通過人民調解的途徑解決。
醫患雙方經協商達成一致的,應當簽署書面和解協議書。
醫療糾紛訴訟時效期限有多久
醫療糾紛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自受害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權利受損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我國民法典規定,公民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1、醫療糾紛或投訴發生后,所在科室負責人應立即向醫務科報告,隱匿不報者,將承擔可能發生的一切后果。
2、因醫療問題所致的糾紛,所在科室應先進行調查,迅速采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控制事態,爭取科內解決,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糾紛患者及家屬,認真聽取患者的意見,針對患者的意見解釋有關問題,如果患者能夠接受,糾紛投訴到此終止。
3、醫務科接到科室報告或家屬投訴后,應及時做好登記,并向當事科室了解情況,與科室主任共同協商解決辦法,如果患者能夠接受糾紛投訴到此終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請患者就問題的認識和要求提供書面材料,醫務科調查落實后提出解決方案,并向分管院長匯報,與患者協商處理意見,如患者接受,處理到此終止。
4、醫務科無法解決的醫療糾紛,建議患者或家屬按法定程序進行醫療鑒定。患方不鑒定、不起訴、也不聽解釋,采取違法行為對我院正常醫療秩序構成影響的,依照衛生部、_部《關于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上報縣衛生、_、司法等部門進行處理。
醫療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合法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有:
1.雙方自行協商解決;
2.協商不成的,可以到衛生行政部門的處理,醫療事故發生后,當事人可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對符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條件的,衛生行政部門應及時受理;對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
3.訴訟解決,指通過法院的審理來解決醫療事故糾紛。
醫療糾紛要如何賠償
醫療糾紛一般賠償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颊呖梢耘c醫院和解、也可以到醫調委去調解,還可以去法院起訴,多種方式可以解決賠償問題。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
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1、醫療事故等級;
2、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3、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