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問責條例心得體會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出臺,更是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堅定決心和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執政信心,充分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下文是小編收集的關于2017年最新問責條例學習的心得體會范文,僅供參考!
2017年最新學習問責條例心得體會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8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共中央主持會議。《問責條例》的通過代表了黨中央“從嚴治黨”的決心,是黨中央對嚴肅黨風黨紀的進一步提升,是黨中央為廣大黨員干部劃定的一道政治紅線。
從去年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到今年通過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從對黨員要求進行自我行為規范和對違紀行為劃定界限到今年釋放出的強烈的“失責必問,問責必嚴”信號都表明著黨中央對于當前廣大黨員在生活中、工作上的高標準嚴要求,隨著《問責條例》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通過,接下來各級黨組織必將組織黨員對《問責條例》進行學習理解貫徹,在實施《問責條例》過程中,各級黨組織應當做到“問”更應做到“責”。
《問責條例》落點在“問”。要在“問”字上,做到能問、勤問、敢問。完善監督制度,以制度為基準保障廣大黨員干部問的權利和義務。在責任問題上要充分發揮制度作用,對領導干部要能問工作問題、勤問經濟問題、敢問敏感問題,要鼓勵黨員干部直面詢問、善于接受詢問。將“問”在黨員干部的生活工作中作為常態化機制。
《問責條例》重點在“責”。“問”能保證對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但只問不責在實施過程中會導致《問責條例》缺乏足夠約束力,較難形成有效的約束制度同時在對廣大黨員干部中間也難以形成心理威懾。因此,《問責條例》要“問”更要“責”。要完善已有的問責制度,量化問責標準,保證問責有章可循,有例可依;要加強問責延續性,對已達處理期的同志要加強考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