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什么時候上映
電影奧本海默什么時候上映?《奧本海默》中的核爆場面脫胎自人類歷史上首次核試驗的“三位一體核試驗”,沒有使用CG技術,而是實景拍攝。今天小編整理了電影奧本海默什么時候上映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奧本海默什么時候上映
環球影業 25 日宣布《奧本海默》中國內地正式定檔 8 月 30 日上映。
該影片已在 7 月 21 日北美上映,上映首個周末 8050 萬美(約 5.79 億元人民幣)。
電影《奧本海默》講的是什么
作為一部傳記片,《奧本海默》的故事圍繞著羅伯特·奧本海默展開。
該片劇本改編自普利策獲獎書籍,被描述為“一部史詩級的驚悚片,將觀眾帶入驚心動魄的悖論中:一個神秘之人必須冒著毀滅世界的危險來拯救世界。 ”
羅伯特·奧本海默人物介紹
羅伯特·奧本海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其參與的曼哈頓計劃最終研發出用于轟炸廣島與長崎的首批核武器,因此他被譽為“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曾經感嘆道,人類史上首次核試驗——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進行的三位一體核試驗——讓他不禁想到《薄伽梵譚》中的一句:“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戰后,奧本海默在新成立的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中擔任總顧問委員會主席,他利用這一身份游說國際社會對核能進行管控,從而避免美國與蘇聯發生核軍備競賽以及防止核擴散。第二次紅色恐慌期間,他公開發表的觀點激怒了不少政治人士,他的安全許可也因此在1954年被撤銷,意味著他無法再直接影響政治。奧本海默仍繼續演講、寫作及研究物理。九年之后,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授予奧本海默恩里科·費米獎,奧本海默就此被平反。
奧本海默的研究成果包括分子波函數的波恩–奧本海默近似法、電子和正子理論、核聚變中的奧本海默-菲利浦斯過程以及首次預測量子隧穿效應。他和學生的共同研究還對現代中子星和黑洞理論、量子力學、量子場論及宇宙射線相互作用等范疇有重大貢獻。
電影《奧本海默》演員表
希里安·墨菲 飾 奧本海默
艾米莉·布朗特 飾 凱瑟琳·奧本海默
備注 奧本海默的妻子
馬特·達蒙 飾 萊斯利·理查德·格羅夫斯
備注 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區司令
小羅伯特·唐尼 飾 劉易斯·斯特勞斯
備注 反對派代表
拉米·馬雷克 飾 --
佛羅倫斯·珀 飾 瓊.塔特洛克
備注 奧本海默的舊情人
本·薩弗迪 飾 愛德華·泰勒
備注 氫彈之父,曼哈頓計劃的早期成員元
《奧本海默》如何再現核彈爆炸
《奧本海默》核彈爆炸場景嘗試了使用許多爆炸物,其中大型爆炸場面使用了鎂照明彈搭配黑火藥混合汽油爆炸,而一些小型爆炸場面則是引燃汽油搭配小型顆粒達到拍攝效果。
熟悉諾蘭的影迷都知道,他對于使用電腦特效(CGI)來壓縮預算或制造奇觀并不感興趣,在可能的情況下,他更傾向于在拍攝現場實際制作的特效。然而,在《奧本海默》中,諾蘭所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是:如何再現原子彈爆炸。他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不僅原子彈試驗沒用到電腦特效,甚至整部電影都沒有任何的電腦特效鏡頭。值得注意的是,電腦特效不應該與視覺特效(VFX)混為一談,后者是利用數字軟件來編輯和處理真人圖像,來創造一個看起來真實的效果或場景,可取代較為危險、昂貴,或者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狀況。
諾蘭還表示:“我發現CG技術很難抓住觀眾的情緒,非實拍只會觀眾感覺到安全,而我們旨在呈現終極危險,電影需要讓觀眾在爆炸場景中感受到威脅和恐懼。”
1945年初,人類首次核試驗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開啟。當時的圍觀者形容爆炸后整個天地“亮得驚人”,并補充說光亮的顏色由黃變紅,然后變紫,最后出現核爆炸所特有的“蘑菇云”現象。要在電影中捕捉這樣的場景,需要大量的后勤規劃,或者大量使用電腦特效來實現類似的效果,但對諾蘭來說,現場特效是他所追求的目標。
“我認為在不使用計算機的情況下重現人類首次核試驗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諾蘭解釋道,“我的視覺特效主管杰克遜(Andrew Jackson)很早就加入了團隊,他一直在研究我們如何能夠在拍攝現場完成影片中的許多視覺元素,從表現量子動力學和量子物理學到核試驗本身,再到與我的團隊一起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個山丘上重現洛斯阿拉莫斯的非凡天氣,影片中的許多場景都需要在非常惡劣的條件下進行——這都是巨大的實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