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活動工作計劃
有了明確的計劃,才可以根據目標的大小、難易、時長來做一個合理的規劃與安排,避免無謂的付出與浪費。寫好體育活動工作計劃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體育活動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體育活動工作計劃篇1
一、指導思想
以“陶行之”生活教育主流思想為指導,以教研組教學工作計劃為依據,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教育”新課標,把“生活教育”的理念全面滲透到新課程實踐中,并以學科生活化的“六個特質”全面引領教學工作;實施優質教育,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總體教學目標
1、能知道體育鍛煉對身體健康的好處,知道一些保護自身健康的簡單常識方法,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知道并掌握一些身體基本活動的動作和方法,學會學練的方法,能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具備一定的身體活動和運動鍛煉的能力。
3、體驗參加體育運動的樂趣,培養合作、創新、樂觀的思想品質。
三、學生分析
所任教的二年級學生在小學屬于低段階段,他們年齡較小,稚氣未脫、好奇、好玩、喜歡模仿且模仿能力強,但對體育基本活動的動作概念和方法了解甚少。因此,基本活動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活動起來,學會一些簡單的動作與方法,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為以后進一步學習各種體育運動的技術和技能打下一定的基礎。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有意注意時間教短,根據這一特點,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活動的樂趣、身心的愉悅。
四、重點單項教學內容分析
㈠走和跑
1、能知道正確的姿勢對于提高奔跑速度的重要性;
2、能完成走和跑的學習任務,體驗走和跑的正確姿勢;
3、樂于走和跑練習,并在練習中獲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滿足。
㈡跳躍
1、能了解在踏跳區起跳的重要意義;
2、能做出助跑幾步、在踏跳區起跳的動作,做到用前腳掌蹬地起跳,迅速抬腿,落地時屈膝下蹲,努力踏準起跳區;
3、樂于跳躍練習,體驗克服困難后心理上的滿足感。
㈢投擲
1、能了解正確投擲方法;
2、能掌握鞏固肩上屈肘、自然揮臂的投擲動作;
3、在投擲的重復練習中,體驗和建立堅韌、頑強的品格。
㈣技巧
1、知道前滾翻的動作和要求;
2、能做出連續前滾翻的動作,幾個前滾翻之間的連續緊密,方向正,滾翻動作正確。發展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提高動作協調性和控制能力;
3、體驗重復練習的樂趣和體操的美感。
五、教學進度計劃表
課次教學內容
1游戲:大魚網選修內容
2走和跑:400-600米自然地形跑游戲:拍球比多
3走和跑:2分鐘定時跑游戲:拍球比多
4韻律活動和舞蹈:跑跳步、滑步游戲:黃河、長江
5走和跑:直線跑游戲:傳遞實心球
6韻律活動和舞蹈:集體舞—猜拳游戲舞走和跑:30米加速跑
7投擲:持輕物擲遠游戲:傳球接力(頂上、胯下)
8投擲:持輕物對墻投擲韻律活動和舞蹈:集體舞—猜拳游戲舞
9走和跑:30米加速跑游戲:看誰投的準
10走和跑:30米跑(考核)選修內容
11韻律活動和舞蹈:集體舞—兒童圓舞曲投擲:持輕物投高
12投擲:持輕物投過2-3米的橫繩游戲:搬運接力跑
13跳躍:助跑幾步,在踏跳區起跳韻律活動和舞蹈:集體舞—兒童圓舞曲
14投擲:持輕物擲遠游戲:大魚網
15投擲:投擲(考核)選修內容
16技巧:前滾翻游戲:迎面接力跑
17韻律活動和舞蹈:集體舞—兒童圓舞曲跳躍:助跑幾步,屈腿跳過30-40厘米高的橫繩
18技巧:連續前滾翻游戲:迎面接力跑
19跳躍:助跑幾步,屈腿跳過30-40厘米高的橫繩攀爬:爬行通過低障礙
20技巧:連續前滾翻游戲:沖過“戰壕”
21技巧:連續前滾翻(考核)選修內容
22跳躍:助跑幾步,一腳起跳,雙腳落入沙坑攀爬:攀登聯合器械
23游戲:快快跳起來選修內容
24攀爬:爬竿游戲:快快跳起來
25游戲:播種與收割選修內容
26攀爬:爬竿游戲:播種與收割
27體育常識:怎樣搬運體育器材室內活動:拍拍手
28健康常識:認真做眼保健操室內活動:傳球比賽
29健康常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室內活動:勞動模仿操
30健康常識:預防沙眼室內活動:傳口令
31安全常識:識別幾種交通工具室內活動:開火車
32養生之道:面要多擦,發要多梳室內活動:猜人入座文章
體育活動工作計劃篇2
本學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的體育,衛生,藝術,科學,勞動的教育發展觀,依據學生興趣愛好開設好第二課堂,全面貫徹“健康第一”,衛生保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學生,發展學生特長,保持學生個性發展,健全學生人格,養成良好習慣而落實各課程計劃如下。
一、體育工作
1.認真貫徹各項各級體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的意見》,結合我校實際開展體育活動。
2.全面有效地推進《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工作,提高測試數據的準確性。
3.堅持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大課間活動,增強學校群體的全員性,趣味性。
開足開全體育課,提高體育課質量,進一步落實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活動。
4.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各級舉辦的體育比賽,爭取優異成績。
二、衛生工作
1.學校衛生工作以健康教育為中心,以加強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傳染病防治,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強化學校衛生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2.加大學校食品衛生工作的監管力度,加強規范學校師生飲用水的管理。
3.加強學生衛生與健康教育,加大學生常見病防治工作力度,進一步降低發病率。
4.做好師生的體質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健全師生健康檔案,保證師生健康。
三、藝術工作
1.學校藝術工作要以《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為指導,全面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積極開展藝術活動,增強學生藝術素質。
2.提高音樂,美術教學質量,為學生參與藝術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3.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藝術教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
4.組織教師參加各種藝術指導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總體藝術水平。
四、科技活動
1.推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改革,培養新世紀人才,在全校師生中形成“愛科學,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
2.通過科技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去體驗感悟,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水平。3.利用學校圖書室資源,向學生推薦課外科普讀物,培養閱讀科普圖書的興趣。
4.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聯系家庭社會,提高學校科技教育水平。
五、勞動活動
1.勞動教育工作要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堅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
2.對學生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
3.為學生搭建多元化舞臺,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義,做人做事的道理。
4.各班要結合自己實際,有目的,有主題的組織豐富多彩的勞動教養活動。
六、第二課堂活動
1.建立于第一課堂緊密配合的學科小組,如: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科技等活動小組,使第一課堂知識得到加深,鞏固和實踐。
2.建立以培養動手能力為主的科技活動小組,吸引動手能力強,對科技有興趣的學生的參加。
3.學校組織體育比賽,科技制作比賽,演講比賽,書法比賽,歌詠與朗誦比賽等,活躍校園氣氛,鍛煉學生能力,培養特色人才。
體育活動工作計劃篇3
在新的學期中,我們應該更好的總結經驗教訓、揚長避短、把我校的體育工作搞得有聲有色。運用好遠程教育的資源把體育教學搞的更好。現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材分析
低年級的教學內容以游戲和體操中的基本體操和基本隊列為主,本學期應加強對學生的動作要求技術的規范程度為主要任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掌握小學生廣播體操、基本隊列、跳短繩等項目的動作要求及成績。
二、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是增進學生健康、增強體質、促進德、智、體的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礎。教學工作必須圍繞此目的進行,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主要做到:1、使學生掌握簡單的體育基礎知識,提高衛生保健水平。2、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完成所學知識的動作要求,3、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受到團結、拼搏、競爭、樂觀等各方面的教育。4、讓學生在遠程教育資源網上學到更完美的技巧動作。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協調能力及運動能力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學生對自身的控制能力還不夠健全,學生的協調能力不夠好,在本學期中,教材中的難點是跳繩,另外、應加強學生的身體基本姿勢的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坐、立、行、走的姿勢,培養良好的體態。
四、教學內容
1、走和跑主要以a、直線跑、b、直線走、c、高抬腿跑、d、20米直線往返跑、e接力跑、
2、跳躍主要以a、雙腳跳、b、跳單雙圈、c、跳短繩、d、立定跳遠
3、投擲以拋接球
4、體操以:立正、稍息、看齊、解散、集合、向左(右)轉、踏步、立定、報數、齊步走、立定。
五、教學措施
1、積極鼓勵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習慣,努力提高全校學生的體鍛達標合格率。
2、本學期關注起始年級學生行為習慣,思想品德狀況,學生要堅持形成體育鍛煉規范化要求。
3、要不斷加強對教學教材的研究,重視體育教師專業的發展,本學期積極開展教學基本工操練。從上課的儀表服裝、備課教案、課前的準備開始。
4、以據學生的特點,體育組要主動與年級組之間配合協調,利用一些休息時間,包括中午、放學后等時間,組織年級間和班間的體育競賽,促進學生積極鍛煉身體,激勵學生為班級爭光,培養學生的榮譽感。
5、體育組要積極配合好教務處、政教處工作,認真組織管理好每天的全校廣播操和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各班進出場線路有序、隊伍整齊。
6、體育組各任課教師要認真組織、細心安排指導年級的體鍛課,盡量多開展學生感興趣,鍛煉有效益的小型多樣的單項性活動,滿足學生體育活動需求。
7、積極倡導學生在體育活動中,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配合好學校衛生保健室對學生健康指標的有關測定,關心好學生每天的眼保健操。
8、每星期組織學生在遠程教育網上找自己要學的內容。教師工作計劃高中教師工作計劃新學期指導青年教師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