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
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如何寫?統計顯示,80%以上的吸毒者是青少年。因此,教育青少年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是毒品預防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篇1】
老師們、同學們:
上世紀80年代,吸毒在全世界日趨泛濫,毒品走私日益嚴重。面對這一形勢,1987年6月12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了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會議提出了“愛生命,不吸毒”的口號,與會代表一致同意將每年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進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號召全球人民共同來抵御毒品的危害。
今年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國際禁毒日”,今年是開展禁毒斗爭的第20個年頭了,今年禁毒的主題是:“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吧!
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不會忘記在思想品德課上,老師曾給我們講述過發生在我們東莞的那段奮斗歷史:以林則徐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懷著“茍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信念,為禁絕毒品,振興民族,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新中國誕生后,在聲勢浩大的禁煙肅毒運動下,我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里成為“無毒國”。但是,從80年代開始,在我國重新出現的毒禍逐漸從邊境鄉鎮蔓延到內地和一些大中城市,更為嚴重的是毒品犯罪分子利用青少年對毒品的無知和好奇心理,引誘毒害青少年,使眾多青少年毀了青春年華,還未報效祖國、回報父母,就被毒品扼殺了。
當今地球,幾無凈土,茫茫人海,毒品無窮。毒品,猶如一股濁流,悄然地侵襲包括校園在內的每一處角落。毒品,還像可怕的惡魔,能奪走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一提到毒品,人們聞而生畏,因為毒品之毒猛于毒蛇、惡于野獸。如果一個人染上了吸毒后,沒有脫胎換骨的決心和毅力,要想戒毒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位18歲的打工仔喜歡看老板吸食海洛因,心想如果老板給他吸一口,他寧愿每天用舌頭去舔一下老板的腳;一位中學生為了弄錢購毒品竟然走上了謀財害命的不歸路。
有一位正處在花季的少女,但她已經被毒品摧殘得體無完膚了,她每天都在與可怕的毒魔作斗爭,而她那雙腿也在毒魔的侵襲之下變得千瘡百孔。當她每次看見同齡的少女們穿著漂亮的裙子,自信地走在大街上的時候,她都感到非常難過,因為她那雙被毒魔“親吻”過的腿已經不可能示人了,而她自己再也無法像正常的人們一樣生活,當她自己走在大街上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是異類,而這所有的一切痛苦都是因為她接受了毒魔的邀請。
在她的自述中,我們知道了她是多么悔恨自己當初的無知,她希望可以用她的親身經歷來告誡我們,讓我們知道毒品的危害,也讓我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親情之外,所有想得到的一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同學們想想,一位花季少女,遠離學堂和親人,進了戒毒所,在四面高墻中獨自忍受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還失去了自由……所以我們要遠離這個可惡至極的毒魔,珍愛自己的生命。最后,我真心的希望這個女孩可以戒掉毒癮,能夠重新開始,回到那個原本屬于她的家庭和生活,我想她一定會迎來自由的那一天的。
讓我們共同“抵制毒品,參與禁毒”,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向毒品宣戰吧!
倡議人:
倡議日期
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篇2】
全體少先隊員們:
提起毒品和禁毒,你可能會想到林則徐氣壯山河的“虎門銷煙”,想到令中國人民受屈辱的鴉片戰爭,想到新中國成立后那場偉大的禁毒運動,想到我國享譽世界三十年的“無毒國”的歷史……但是,你是否想到我們的國家再次面臨毒品的嚴峻挑戰,是否想到禁毒工作已經刻不容緩,是否想到遠離我們幾十年的毒品幽靈又悄然出現,是否想到“無毒國”這個光榮稱號我們已無資格提起……重拾“無毒國”美譽,我們必須做到“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一日吸毒,終身戒毒”,就是說一旦吸毒,就會反反復復地戒,很難徹底戒掉。因此,想不受毒品侵害,最好是永遠不吸第一口。有一位中學生,在好奇之下吞食海洛因,從此再也離不開它了,他借錢去買,甚至偷家里的錢去買。有一次,他又向父母要錢,父母沒給,其實家里也實在拿不出一分錢了,他竟用刀砍傷了父親,用繩子勒死了母親。毒品之禍猛于虎!當你已經離不開毒品時,就會失去理智,就會被毒品所左右,什么血緣,什么親情,什么道德,任何觀念通通被丟棄在一邊,只要滿足自己的欲望。吸毒者真是既害己又害人,既害家庭更害社會。因此,我們不能由于對毒品好奇,經不住誘惑,吸第一口,“只要有了第一口,就沒有最后一口”。一旦發生,后果將不堪設想,達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場面,就永生掉入毒海,毀掉如花的青春和大好前程,甚至家庭破裂,最終走上不歸之路。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但是,禁毒不僅僅在這一天,而應該在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要時時記住“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同學們,為了我們自己只有一次的寶貴生命,為了一家人的幸福,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與昌盛,為了讓我們偉大的祖國重新拾得“無毒國”的美譽,讓我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禁毒運動中,把毒品從社會上徹底清除!
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敵,鴉片戰爭時期它曾給中華民族帶來極其深重的災難,使中國人民蒙受了近百年“東亞病夫”的恥辱。勿忘歷史,為了我們共同擁有美好的明天和未來,值此6月26日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我們東華小學少先大隊部向全體少先隊員們發出以下倡議:
一、認真學習禁毒知識,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尤其是禁毒知識,掌握禁毒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牢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獲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健康與安全出發,積極響應并踴躍參加各種禁毒活動。
二、樹立防毒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我們東莞經濟高速發展,人口流動量大,人員復雜。面對犯罪分子花言巧語和偽裝,我們要學會鑒別,學會保護自己,防止被人引誘吸毒。
三、從我做起,抵制毒品。不刻意模仿成人的不良嗜好,不從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結交朋友要慎重,平時生活要有規律,積極參加各種文體活動和公益活動。
四、主動同毒品犯罪行為作斗爭。發現有吸食毒品的人員和制造、販賣毒品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不能坐視不管,更不能被犯罪分子利用。
少先隊員們:我們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希望,我們一定要珍惜生命,努力學習,積極進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共同擔負起歷史和時代的重任。讓我們行動起來,抵制毒品,參與禁毒!
倡議人:
倡議日期
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篇3】
假如世界上沒有毒品,多好!
現實是世界上毒品泛濫,屢禁不止。
近年來,“毒品”一直是人們口中的熱門話題。難道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真的是造成“毒”害人間的原因嗎?毒品猛于虎,健康勝萬金。如今青少年吸食毒品走上不歸路的例子數不勝數,快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抵制毒品!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最小的吸毒者只有11歲,未成年人占了全部的75%!未成年人是最容易感染毒品的群體,又是受害最深的對象,所以國家高度重視和關注未成年人,提出“禁毒有我,陽光前行”。
毒品已成為現今困擾社會生活最大的禍患,多少人因為這個僅次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買賣失去了學習機會、工作能力,出賣了自己的良心,背棄了家人與朋友,甚至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義,更為嚴重的是有人就因這小小的藥丸獻上了年輕而無價的生命!
假如世界上沒有毒品,迎接這些人的也許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父母的關愛,朋友的幫助,一個幸福的家庭沒有憂愁和悲哀,只有溫馨和歡聲笑語。請人們仔細地想想,你覺得這樣值嗎?有很多因吸食毒品或販賣毒品的人們,就用他們一個又一個曲折而悲痛的經歷告訴我們,毒品的危害是多么的巨大啊!
忘不了那殘缺的肢體,之前可曾想到,那一時的快樂會給自己帶來一生的痛苦。忘不了那些生活在吸毒家庭中的孩子,之前可曾想到,那一次好奇會給自己帶來家庭支離破碎的后果。忘不了那滿身的傷痕,之前可曾想到,那一時的迷茫會給自己帶來永不愈合的傷口。忘不了那滿目狼藉的房屋,之前可曾想到,僅僅為了自己一時的私欲,敗掉了曾經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忘不了那已經失去靈魂的人,之前自己可曾想到,在那短短的時間里,魔鬼正吸食者自己的鮮血,侵蝕著自己的骨肉,剝奪這自己的靈魂。忘不了各種因毒品而帶來的可怕后果,更忘不了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孩子們。忘不了關于毒品的一切一切,讓我難以忘懷……
假如世界上沒有毒品,那一張張痛苦的面孔,那一小搓的白粉不會毀了一個人的一生,不會毀了一個人的青春,不會毀了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更不會毀了一個人的思想和內心的那一絲善良。
我們青少年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但我們涉世不深,不容易區分善惡美丑,我們好奇心強,想去不斷嘗試新事物。但當那些凄清二枯黃的面孔從我的腦際劃過,心中便掀起層層哀怨的漣漪。毒品,它使原本閃亮的青春黯然失色,甚至,它是生命的終結。所以,朋友,不要因為好奇而去吸毒,走上一條不歸路。
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無法挽回。“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對于每個人而言,決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無論是處于主觀還是客觀,有些路,永遠不能走;有的錯,永遠不能犯!
假如世界上沒有毒品,不,并不只是“假如”,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一個安全無“毒”的社會,國家,甚至世界!
倡議人:
倡議日期
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篇4】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是世界禁毒日,我們將面對萬里河山,留下一份莊嚴。這份莊嚴璨若日月,是我們的先人在血泊和烈火中鑄就而成;這份莊嚴重如泰山,是我炎黃子孫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信念。讓我們共同倡議:行動,參與禁毒!行動起來,捍衛我們的未來!
大漠天涯,絲綢古道上的駝隊把四大發明送給了世界;春夜琵琶,長安城里的飛花將唐詩宋詞撒遍了天下。鴻鵠高飛,橫絕四海,鐵馬長嘶千里月,旌旗風卷萬重云——我們的祖先曾經如此驕傲地壯歌而行。然而,當帝國主義列強的炮火把兩次鴉片戰爭的災難強加在中華民族頭上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只能在一片“東亞病夫”的嘲笑里,悲涼地任由帝國主義的鐵蹄蹂躪神州,眼睜睜地看著圓明園化為一片廢墟……
強壯的身體、美麗清秀的容顏不復存在,是誰將這些人身上美好的東西掠去,只剩下了陣陣的呻吟聲、憔悴蒼白的面容、皮包骨像尸體一般的身體。而奪去這一切的便是毒品。
“毒品”二字,是多么讓人痛恨、讓人厭惡的字眼啊!它吞噬了無數條人命,粉碎了無數個幸福的家庭。每當看到新聞上那些吸毒的人,心里不由得為他們的未來擔心。毒品,雖不能瞬間瓦解掉人類健康的身體,但是只要沾染上它,它罪惡之手就會摧殘我們盡快的身體,慢慢的,慢慢的,最終,扼殺我們美好的生命。
曾記否鴉片給國人帶來的災難?1839年廣州虎門海灘上的濃煙滾滾,民族英雄林則徐在廣州一舉銷毀了外商運到中國的兩百多萬斤鴉片。外國侵略者利用鴉片,掠走我們多少白銀,摧毀了多少國人的健康。在當時,甚至是官員也在吸食鴉片。一個個人不像人,鬼不似鬼,留著鼻涕,面色蒼白,眼圈烏青,難道這慘痛的教訓還不足以讓國人警醒!
記得,我曾從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報道,某小學有個學生叫小剛(化名),他像往日一樣放學回家,在沙發上看電視,媽媽在廚房里準備午飯。突然,小剛身體抽搐,口吐白沫,臉色發紫,小剛的媽媽趕忙撥打了120,送到醫院時,小剛已不治身亡。警察征求了家長的意見,檢驗了小剛的尿液,檢驗結果為陽性。原來,小剛因為過量吸食毒品中毒致死。小剛的父母痛不欲生,小剛是他們的獨子,為什么一個小學生都會受毒品的迫害呢?這不能怪我們國家的政府,只能怪自己,自己的意志不夠堅定,受外人的教唆,因為好奇心理便嘗試了一下,便難以自拔,掉進了毒品的“無底洞”。
毒品,給人們帶來了抹不去的痛苦,給家庭帶來了抹不去的悲哀,給自己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它嚴重毒害人們的身體,拆散一個個幸福的家庭。為了讓人們警醒,每年6月26日,是“禁毒日”,它呼吁人們:“利劍斬毒魔,勞教戒毒。”
朋友們,我們的正處于花一般的年齡,生機勃勃,讓我們攜起手來,堅決抵制毒品,拒絕毒品,陽光前行。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堅定地對毒品說“不!”
倡議人:
倡議日期:
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篇5】
一、提高自我防范意識,筑牢拒毒思想防線
同學們要認真學習有關禁毒的法律、法規,不斷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拒毒防毒的自我保護意識;要崇尚科學,尊重知識,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構筑抵御毒品侵害的牢固思想防線。
二、潔身自愛,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習慣
廣大青少年要深刻認識毒品的危害性,從我做起,自覺樹立“防毒拒毒,從我做起”的主人翁意識,要遠離毒品,遠離游戲廳等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娛樂場所,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爭當“禁毒小衛士”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娛活動,摒棄不良的生活習俗,注重學習,歷練品格,強健體魄,養成高尚的情趣、良好的習慣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用健康的行為抵御毒品的侵害,做“拒絕毒品 珍愛生命”的好少年。
三、迅速行動,積極投身禁毒斗爭, 當好禁毒“宣傳員”和“監督員”
同學們要積極參加禁毒宣傳教育活動,充分認識參與禁毒斗爭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竭盡所能向家庭成員、社區居民、周圍的朋友宣傳毒品的危害性和預防知識,幫助他們提高自護意識,增強全社會的毒品防范能力;當發現身邊有販毒、吸毒的現象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不能縱容。
四、發奮學習,鍛造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
同學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正處在身心發育成長的關鍵階段,心理防線薄弱,好奇心強,辨別是非能力較弱,加之對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違法性缺乏認識,最易受到毒品的侵襲。因此,你們要時刻筑起一道堅固的心理防線,保持清醒的頭腦,決不讓毒品這可怕的惡魔靠近我們的身體、靠近我們的家人、靠近我們的同學和朋友。
生命是美好的,毒品是萬惡的,“珍愛生命,拒絕毒品”已成為全人類、全社會的共識,為此,我們廣大青少年朋友們要切實做到遠離毒品。在陽光下健康成長,使我們的生命充滿活力,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20_年6月
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篇6】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諧家庭是和諸社會的基礎,和諧社會更是家庭幸福美滿的保障,構建一個長治久安的和諧社會是廣大家庭成員、全市人民共同美好的愿望。然而,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這片土地上,毒品這場來勢兇猛的世紀之患正無情地侵蝕著我們健康的社會風氣,吞噬著寶貴的生命,滋生著丑惡的犯罪,威脅和破壞著千萬戶幸福的冢庭,嚴重地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面對一個個在痛苦和中苦苦掙扎的涉毒人員,面對毒品帶來的親情喪失、家庭破裂、經濟貧因、艾滋病蔓延、違法犯罪等問題和災難,我們倍感肩上責任的重大,因此,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為了讓我們共同擁有關好的明天和未來,我們向全市家庭成員發出如下倡議:
一、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要認真學習和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帶頭做守法公民,自覺遠離毒品。
二、遠離毒品,抵制毒品。要做到不吸食毒品,不從事毒品違法犯罪活動動。倡導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把民主、和睦、文明之風請進家門,從我做起,互相監督,抵制誘感,共同構筑拒毒的家庭防線。
三、加強對子女的防毒拒毒教育。家長要教育自己的子女深刻認識毒品的危害性,鼓勵他們參加禁毒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他們明辨是非、抵制誘惑的能力,幫助他們增強防毒、拒毒的自我保護意識,構筑牢固的抵御毒品侵害的思想防線,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
四、積極參與禁毒行動。在向自己的家人宣傳毒品危害的同時,積極加入禁毒志愿者隊伍,向鄰居、親友宣傳禁毒知識,提高防毒意識,增強全社會的毒品防范能力,有效遏制毒品傳播和蔓延。發現身邊有販毒、吸毒現象,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使涉毒違法犯罪分子無藏身之地,共同努力凈化我們生活的空間,為你們的子女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平安健康的和諧環境。
五、感化、挽救涉毒的青少年學生。家長要發揮家庭、鄰里、社會大家庭的作用,努力挽救身邊涉毒的青少年。對誤入歧途的涉毒青少年,家人要用親情去溫暖、感化;鄰里要用真情去引導、幫助;社會要用熱心去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出路,使涉毒者迷途知返、根除惡習、重獲新生。
家長們,禁毒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任重道遠。我們倡議全市家庭成員要積極參與禁毒工作,積極投身禁每人民戰爭,遠離毒品、抵制毒品為創速和諧類滿幸福的家園,為構建共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奮斗。
20_年5月
青少年遠離毒品倡議書內容【篇7】
全體師生:
毒品問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嚴重社會問題。它和sars、甲流感一樣,危害人民健康,破壞經濟持續發展,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社會公害。毒品是萬惡之首,曾給中華民族帶來極其深重的災難,使中國人民蒙受了近百年“東亞病夫”的奇恥大辱。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一度創造了禁絕毒品的奇跡。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受國際毒潮的影響,毒品問題在我國卷土重來。在短短20余年內,我國吸毒人數持續上升,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已超過100萬人,其中35歲以下的青少年占75%,青少年已成為最易受到毒品危害的“高危人群”,形勢相當嚴峻,數據觸目驚心。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有效遏止青少年吸毒已成為當務之急,禁毒已成為全社會刻不容緩的共同責任。為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如下倡議:
一、認識毒品,遠離毒品,構筑牢固的思想防線
吸毒損害身體健康、引發惡性犯罪、毀滅個人前途、貽害家庭和社會。 一但沾上毒品,善良的人會立刻變得喪心病狂,幸福的家庭會因此而四分五裂,一個人美好的前程將就此葬送。我們要認識毒品的危害,主動加強學習國家禁毒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不斷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拒毒、防毒的技巧和能力,筑起終身抵御毒品的思想防線。牢記毒品禍國殃民的沉痛教訓,積極加入國家禁毒政策的宣傳行列,為禁毒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偉大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崇尚文明,倡導新風,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青少年是承前啟后的一代,是中華民族騰飛崛起的新生力量。當代青少年要胸懷祖國,放眼未來,自覺把個人的抱負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統一起來。要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刻苦學習,樹立科學觀念,發揚科學精神,明辨是非善惡美丑;勤奮工作,強化奉獻意識,增強職業道德,努力建設小康社會;注重修養,追求高尚境界,倡導文明新風,徹底革除陳規陋習;增強體質,加強體育鍛煉,投身文體活動,倡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三、關愛未來,攜手共進,做挽救失足者的貼心人
面對一個個原本和睦幸福的家庭被毒品之禍吞噬,我們深感憂慮和痛心;面對在痛苦中苦苦掙扎的涉毒青少年和他們夜夜無眠的父母,我們充滿深深的同情;面對毒品帶來的災難,我們倍感責任重大。不爭的事實告訴我們,對毒品的愚昧無知和好奇心,是絕大多數吸毒青少年失足的根本原因。他們因一時的不慎鑄成千古之恨。他們渴望新的生活,他們渴望得到家庭溫情和社會的關愛。對于那些已吸食毒品的青少年,我們要把他們當成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用愛心、溫情開展幫教服務工作,做到精神上鼓勵、生活上體貼,使他們真正樹立起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徹底戒掉毒癮,改過自新,從新做人。
四、積極參與,禁絕毒品,做小康社會的建設者
禁毒事關中華民族興衰存亡。我國把禁毒作為一項基本政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預防青少年吸毒作為禁毒工作的基礎工程,實行綜合治理戰略,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參與禁毒斗爭。青少年是社會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禁絕毒品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積極投身到“無毒校園”、“青少年遠離毒品”、“不讓毒品進我家”創建活動中,成為宣傳禁毒、禁絕毒品的生力軍,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奉獻青春和力量。
拒絕毒品任重道遠,與之斗爭神圣光榮。全校師生們,愿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唱響“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的主旋律。我們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禁絕毒品的目標必定會實現,我們的家園必將成為一片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