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都有哪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明白一個人只有有遠大的理想,良好的品質,執著的追求,才不會被生活拖垮,被不幸壓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篇1】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只有不斷不斷的讀書來開闊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取得進步。在這個快樂卻又短暫的長假中,我讀了最令我難忘的前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令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介紹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從一個貧苦工人家的兒子成長為紅軍中具有樸素革命熱情的最勇敢、最堅強的戰士。一次激戰中,他頭部受重傷,被送進了醫院,一只眼睛失明了,不能再回前線了,但他不灰心、不喪氣,反而以更堅強、更堅定的意志不屈不饒地立即投入了地方上的各種艱巨的工作。為了供應城市木材、為了參加鐵路建設,保爾他拖著沉重的病體在秋雨、泥濘、大雪,凍土,等惡劣的條件下,并與武裝土匪的騷擾、疾病、饑餓等困難條件做堅決的斗爭,直到取得最后的勝利。在他們這些鋼鐵戰士努力下,城市木材按期供應了、鐵路交通順利修復了,黨組織交給他們的光榮戰斗任務勝利完成了。從他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可以認識到:“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所以,難怪保爾很自豪地說:“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時,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斗爭。”這句話說得多么好啊!我作為一個中學生,要很好的向他學習。
怎樣學習呢?看看我們現在的條件,社會安定、條件優越,我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爸爸媽媽把我們當成小皇帝、小公主來服侍。這樣怎能培養出象保爾那樣的鋼鐵戰士、英雄人呢?所以我們和保爾相比比差距太大了,我們應當不貪圖享受、艱苦樸素、自動要苦吃、找苦吃,鍛煉自己的堅強意志,使自己成為能吃苦耐勞、與堅強意志的人。從現在開始,我們首先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辦幫助家庭做家務,幫助學校打掃衛生……從這些小事做起,培養自己勞動觀念,養成自己的吃苦習慣,使自己成為能經得起風浪挫折的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艱苦、磨難、挫折、病魔,它使人痛苦,但能給人意志、磨練使人久煉成鋼,成為一個堅強的戰士,我們要學這樣的人,做這樣的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篇2】
以前聽別人提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我總是毫無興趣,也許是覺得關于革命的書籍,語言過于剛硬死板,所以一直都沒有認真地讀它。直到前不久,我以一種大概翻翻的心態去打開那本書,讀了一會兒,自己卻被保爾·柯察金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
保爾·柯察金的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和變動,先開始母親把他送進了學堂,自己在給別人做傭人。教書先生很不公平、百般刁難他,之后,他被學堂開除了。后來,母親把他送到車站食堂當雜役,在車站飯店的工作非常繁重,而且精神上還要忍受各種折磨,貧窮的社會底層人民過著苦不堪言的生活,保爾的哥哥阿爾焦姆是個電工,在保爾失去工作后,哥哥幫助他,調到了發電廠做了一個電工,他認識了朱赫來,又發生了一些事情之后,他就參加了革命。他非常熱衷于革命事業。最后他雙目失明,身體癱瘓,但還是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不停地讀書和學習,想繼續工作下去,在準備了5年的文學工作后,寫成了一部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
在讀完保爾的故事后,覺得他身上有太多的優點,他十分努力地工作,盡管是病了也不倒下,他對于革命的工作有著無限的熱愛和向往。他始終保持著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精神,在生活陷入困境的時候也不抱怨。他有著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在疾病使他痛苦不堪的時候,他依然在為革命理想而奮斗,即使已經拿到了殘疾證,也要想辦法繼續工作。他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堅貞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篇3】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世界文學名著_《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看了以后,深受感動,這本書講述的是一位平凡的少年保爾柯察金,從一個頑童歷盡磨難成長為一位信念堅定、品格高尚的共產主義戰士的故事。
保爾是在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的影響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他總是隨時準備承受對自己最沉重的打擊,能經受住了一切考驗,在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時候,都能非常頑強和樂觀。我們要學習他那堅強、不容易放棄的精神,學習他那高貴的理想追求和不屈人格的精神。他的故事永遠激勵著我們,他的形象永遠閃耀著不可泯滅的思想光輝。
我們新一代的小學生,在老師辛勤的教育下快樂的成長,我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篇4】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正因生命只有一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我帶著滿懷的激情,帶著無限的期盼,看完了這本著作。它生動描述了一代無產階級青年在苦難中誕生,在苦難中成長的過程。
保爾·柯察金在地主資本家和外國侵略者的重重壓迫下,懂得了愛與恨,增長了知識,練就了堅毅頑強的性格。他在十月革命的風暴中,百煉成鋼。一個自發的反抗者,成為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士。其中,主要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位堅韌不拔的無產階級英雄形象,并以他的生活經歷為例子,展現了當時蘇聯的歷史畫面和人們艱難的斗爭生活。
說起保爾,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他是一位英雄,是一個頑強的人。
他一向奮斗著,到兩腿癱瘓雙目失眠時,他依舊沒有放下,堅決拿起手中的筆,與命運作斗爭。
羅曼羅懶以前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這不就是人生的好處嗎?
保爾做到了,他沒有虛度年華,也沒有碌碌而為,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斗爭,為全人民的解放而斗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主要揭露了舊社會的黑暗與人們的艱苦生活。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每個人都要擁有頑強的毅力,樹立崇高的理想,造就優良的素質,在正確的目標中明白人生的好處,實現人生的價值。
而如今,我們首先要好好學習,在生活中不斷成長,在苦難中學會堅強,用頑強的毅力去迎接挫折!
不由地,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熟悉的話語: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正因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要好好學習,才能對得起這只有一次的生命!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篇5】
當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時,我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心中仿佛有數千個波濤在一浪接一浪地沖擊著我的心。記得高爾基有一句名言:我覺得當書本給俄羅列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而這本書不僅給了我一個新世界,更給了我一片屬于我的藍天。
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家庭當中。他11歲時就到車站食堂當童工,在1919年加入了共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1923年~1924年,保爾擔任烏克蘭邊境地區共青團領導工作,1925年加入了共產黨。但由于他長期參加艱苦斗爭,使他的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損傷,可是他最終還是頑強地與病魔做斗爭,后來他不僅以自己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戰勝了病魔,還寫出了世界文學名著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聯系生活實際。現在的小孩別說是讓他們去當童工,補貼家用,就算讓他們在家洗洗碗,做做飯,他們也不愿意。在他們的“帳戶”中一直以來都是沒有進,只有出的狀態。這不是因為國家的快速發展,而是因為父母的溺愛。孩子們在家都像小公主、小皇帝一般,只會花錢買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東西回家,更是把家長當成奴隸使喚。餐桌上沒有大魚、大肉或沒有自己愛吃的菜,就發脾氣,又哭又鬧,不吃飯。像我們父母那一代,有飯吃就不錯了。而孩子會說時代不同,但現在山區的孩子只吃地瓜和地瓜干,照樣考全班第一。而我們這里的孩子要風是風,要雨是雨,天天都吃大魚大肉,想要的東西應有盡有,可為什么成績一直提不高?這是因為他們沒有上進心,整天泡在糖水里,都忘了苦是什么滋味。
保爾他雙目失明,四肢癱瘓,可他照樣寫出了一部文學名著。我們這代的孩子就算讓他寫一篇作文,也會皺起眉頭,說到上網、玩游戲、看電視,就會眉飛色舞地講,根本不愿意做作業、看書,整天就知道玩,我真希望能把山區的孩子和我們這里的孩子一調換,讓我們這里的孩子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這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使我受益非淺,我想這本書一定可以不斷地激勵我勇往直前!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篇6】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已把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當我讀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后,這振聾發聵的話語時常在我耳邊回響,心中對書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堅貞不屈,勇于獻身,嫉惡如仇,永不言敗的精神感到無限欽佩。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十月革命”為背景講述了保爾的經歷:一個貧苦不懂事的孩子,在一位老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的引導下,參加紅軍,因英勇作戰而負傷,導致一只眼睛失明;但保爾仍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地方上的工作,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按期修通了鐵路,朱赫來感動地稱贊:“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因長期艱苦工作,保爾身患重病,但他憑自己鋼鐵般的意志及親友的鼓舞,勇敢地與疾病搏斗。雖然,保爾失明了,癱瘓了,但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和等死,于是他砸碎“鐵環”,拿起了新的武器——筆,他通過口述,終于完成了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
看完這本書,我有許多感觸,主要有兩點:一塊“鋼鐵”要經歷許多磨難才能煉成;要取得成功,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而我卻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不太能吃苦、毅力也不夠堅強的。保爾·柯察金和他的同志們在搶修鐵路時,生活非常艱苦,是平常人無法接受的。我要學習保爾·柯察金這種艱苦奮斗、忘我工作的精神,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勇于面對。保爾·柯察金一生命運坎坷,但不論是作戰負傷還是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都以堅強的毅力去面對,去克服,繼續為自己的理想而堅持奮斗。我要學習他這種堅強不屈、永不放棄的精神。遇到挫折時,不抱怨,不逃避,堅定信心,要為心中的目標不斷努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我最喜歡的名著,它將一直鞭策我前進。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個人讀后感【篇7】
在那極寒的西伯利亞,有著一個龐大、熱血的國度,他就是俄國,無論是嚴寒,是外族入侵,是國內動亂,還是西方北約,都無法有效擊倒他,他雖遭到“牢不可破聯盟”的分裂,卻成功抵住了國際國內的力量,再次雄起。締造這個偉大國度的是這樣一群鋼鐵硬漢。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的正是這樣的人。保爾,謝廖沙,阿爾焦姆,瓦莉亞,一個個的都是社會底層的貧苦人民的子弟,一個個生活在黑暗的社會,被貴族老爺、子弟們當作奴隸,被他們壓迫,一天天的都低人一等。他們是苦難的一代,但同時又是富有激情、充滿革命豪情的一代,必將會掀起驚濤,卷起巨浪。
于是,這些青年們在水兵的引導下在慢慢蛻變,最終成了堅定的布爾什維克,大有作為。一塊塊像他們這樣優秀的礦石坯子被送進一戰、國內戰爭、剿匪的爐子中反復鍛造,最后成為一塊堅硬的鋼鐵,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提供了活力,共同筑成了社會主義大廈。可以說,蘇俄政權是他們撐起來的。
一塊新鐵礦,若不經鍛煉,它便是無用的;一只壯雨燕,若不經歷風雨,它便是無力的;一個漢子,若不經歷人生起伏,他便是無能的。古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哪見得彩虹?是啊,這是一條偉大的真理。生活若是風平浪靜,一片坦途,那奮斗從何說起?生活動力又從何而來?生活沒了動力,人也就沒了希望。惟有奮斗,才能體現人生之價值。
人民解放軍不也正是這么成長的嗎?他們從最初地下黨、革命小組織的百八十人,一路走來,生生不息,百折不撓,雖然氣力稍遜,但卻能從始至終心口如一,堅決與各路反動侵略勢力作斗爭,為中國幾億人民爭取生存的權利,用槍桿子來建立并捍衛著人民的政權。
每每想到這里,我總會發現,這與蘇聯人民的革命史驚人的相似。他們有他們的煉鋼爐,我們有我們的老冰窯,凍死、消滅那些危害人民的大小病菌。萬里漫漫長征,就是一塊的磨刀石,是一個眼最細的篩子,磨去殘渣余孽,篩掉碎石爛沙,為黨與人民培養出最忠誠、最精銳、最堅強的虎狼之師,掃平一切障礙,為建立新中國鋪平道路。
生命雖只有一次,但我們能讓它過得更有意義,變得更加精彩。活得有斗志,有韌勁,這才能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