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
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歷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為“中國老人節”,借助傳統的重陽節,祝愿全國老人健康長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精選篇1
泱泱中華,禮義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百善孝為先。敬老孝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做人的本分。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哺育我們,恩情天高地厚。為人子女,當飲水思源,恪盡孝道。我們要懷著感恩之心,自覺履行贍養父母義務,做好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讓他們老有所養;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關心和體貼父母,讓他們老有所依;向父母送上親切問候和美好祝福,多陪同他們聊聊天,多帶他們走走看看,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讓他們老有所樂;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和鼓勵父母參加社會活動,發揮專長,在繼續融入社會中發光發熱,讓他們老有所為。我們要把珍藏在心中對父母的愛,化作一個個具體實在的行動,用孝心換來父母幸福生活和健康長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助老事關千萬家,連著你我他。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我們與老人言談交往時,要心懷謙恭,舉止禮貌,送上真誠笑容;在公共場合、交通出行中,注意禮讓老人,讓他們多一點安全、多一份安心;當老人遇到困難時,施以援手,把真情和關懷送到他們心坎上;對病殘體弱、鰥寡孤獨老人和空巢老人,積極提供志愿服務,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我們要用每一個人的實際行動,關愛幫扶身邊每一位老人,讓敬老助老之風遍及城鄉每一個角落。
孝順父母、敬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我們正置身于一個偉大的時代。社會發展需要道德力量推動,時代前進需要文明風尚引領,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全體公民共同努力。大力培育和弘揚敬老孝老文化,在全社會樹立關心關愛老人的良好風尚,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爭做敬老孝老的文明使者,共同把敬老孝老美德發揚光大,為促進社會文明和諧作出應有貢獻!
倡議人:
日期:
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精選篇2
同學們:一個幸福和諧的社會不僅是物質繁榮的社會,也必須是真情洋溢的溫馨社會。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孝親敬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多少敬老、愛老的故事被傳為千古美談。如今,隨著我們物質生活的豐富,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更要維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秉承起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了解愛的內涵,體驗愛的情感,懂得愛的責任,學會愛的奉獻,攜起手來,為和諧中國奏出最強音。為此,我們向校同學發出敬老愛老“三個一”倡議:
一、禮遇身邊老人,給一張笑臉。要以兒女之心對待身邊的老教師,老同志以及遇到的老人。讓敬老、愛老的美德在我們身邊蔚然成風。用你們的燦爛笑容感染老人,與老人同樂。“笑一笑,十年少”,老人們的健康快樂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二、孝敬家中長輩,做一件實事。為家中的老人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梳一次頭、做一道菜等,讓老人切實感受到我們晚輩的孝心和敬意。
三、關愛孤寡老人,參與一次志愿活動。幫助老人整理內務、燒水、做飯,陪老人聊天、下棋等,讓老人能實實在在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同學們,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類與生俱來、萬古長存的美德。暑假即將到來,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吧!以真心敬老,以熱心愛老,以實際行動助老。讓我們用行動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使全社會形成共同關心、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為創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倡議人:
日期:
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精選篇3
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為使全社會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使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為此,我們倡議: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從我做起!
樹敬老心。做到:以真情敬老,以真心愛老,以實際行動助老;敬老不以事小而不為,助老不以事難而不辦;敬老愛老助老從身邊和家庭開始,從我做起,從孝敬父母和自己的長輩開始。
做敬老事。要積極參加敬老社會實踐,開展“回報父母養育之恩”活動。大力弘揚“尊敬父母、孝順父母、關愛父母”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廣泛發動青少年組織開展“重陽感恩父母”活動,通過給父母做一次家務、陪父母出去旅游和同父母共度重陽節等多種方式,增進家庭內部特別是與老人們之間的感情和親情,進一步營造“愛老及幼、家庭和睦”的良好社會氛圍。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回報父母做起,推及其他社會老人,做敬老愛老助老的好事、實事。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不僅僅是我們應該盡到的責任,更是衡量一個人良心品德的標準。
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是溫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是文明向上的社會。
朋友們,積極行動起來吧!為了人間的溫情、為了老人的微笑,為開創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為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美好社會,讓我們攜手共同努力吧!
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精選篇4
親愛的少先隊員們:
今天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是合家團圓、慶賀老人兒孫滿堂的佳節。為體現"尊敬老人,關愛身邊的老人"這一活動宗旨,為了教育我們的少先隊員們從小尊敬長輩,培養他們與長輩之間的親密情感,校大隊部向全校少先隊員提出如下倡議:
1、學說一句向長輩問候或祝福的話語。
2、和爺爺奶奶去登高。
秋高氣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盡收眼底。讓我們放飛心情,強健體魄,盡享天倫之樂!
3、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
了解爺爺奶奶的童年,體會其中的辛酸,珍惜美好的今天,更加尊敬和孝順長輩。
4、為爺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盛飯、洗碗、倒垃圾、送水、疊衣服、疊被子、洗衣服、準備晚餐、捶背、講個笑話……)
5、自制賀卡(或電子賀卡)送給爺爺奶奶。
把濃濃的情結融入精美的賀卡,呈上我們最真摯的祝福與愛。
少先隊員們,你們還有好的辦法嗎?趕快行動起來吧!不管我們做什么,只要你用"心"去做,相信老人們會眉開眼笑。"笑一笑,十年少",老人們"健康、快樂"是我們最大的幸福。衷心祝愿所有的老人們健康長壽,快樂幸福,平安一生。
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精選篇5
同志們:
10月__日農歷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重陽節,也是我們國家的老人節。德為人之本,孝為德之先,敬老愛老,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秉承這一優良傳統,我們重任在肩、責無旁貸。
百善孝為先,行孝當及時。老年,是人生中閱歷最豐富的時期,但也是人生中最需要關懷的時期。善待今天的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在此,我們向大家發出敬老愛老“三個一”倡議:
禮遇身邊的老人,綻放一張笑臉。以兒女之心對待身邊每一位老人,用燦爛笑容感動老人、溫暖老人,讓敬老愛老的美德滲透到社會每一個角落。
孝敬家中的長輩,做好一件實事。帶上愛人和孩子常回家看看,為家中老人做一桌飯、沏一壺茶,為老人制定一份健康計劃,送老人一份溫馨禮物,讓老人切實感受到晚輩的孝心和敬意。
關愛孤寡老人,參與一次志愿活動。走進敬老院,走進孤寡老人家中,幫他們整理房間、燒水做飯,陪他們談古今、拉家常,幫他們驅無聊、趕寂寞,讓老人實實在在享受到社會的關愛和溫暖。
天意憐幽草,人間愛晚晴。讓我們常樹敬老之心,常懷感恩之德,常傳愛老之情。充分尊重老人們為年輕人成長成才付出過的辛勤勞動,以真情敬老,以真心愛老,把溫暖送到每一位老人的身邊,把愛心與行動落實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深深植入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讓一件件感人的孝親敬老事跡譜寫出開發區人敬老愛老的華麗篇章,為全面推進我區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20__年9月
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精選篇6
親愛的各位來賓,居民朋友們: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之精華源遠流長。而秉承起這一傳統美德是我們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老年人曾是社會的主力軍,他們為祖國的建設和家庭的幸福獻出過寶貴的青春與汗水,可他們卻別無所求。我們的一聲問候,一個電話、一封家書都能讓他們倍感欣慰和滿足。
“莫道桑榆晚,紅霞尚滿天”,老年人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各界都應積極參與到老齡事業中來。因此,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向大家發出倡議:
一、關心老人的健康狀況,定期陪老人做健康檢查,確保在發現老人有病時能及時得到救治。
二、注重和老人交談,了解老人的所思、所想、所盼,滿足老人的合理要求。不在父母身邊的子女要經常打電話問候老人,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健康狀況。尊重周圍的老年人,主動為他們讓座、領路。關愛生活貧困的老年人,積極捐助支持老年人事業。
三、積極舉薦和傳播身邊讓人感動的尊老敬老事跡,讓尊老敬老之風成為文明社會的主流。號召尊老敬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孝敬父母做起。
四、尊敬長輩,贍養父母。經常照料看望父母,滿足父母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需求。
五、不侵犯老年人的權益,不侵奪老年人的財物,不侵占老年人的住房,不干涉老年人的婚姻。譴責和揭露社會上各種不孝順、不道德的行為。
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尊老助老主題活動,走訪慰問離退休人員、看望重病住院老人、關愛孤寡病殘老人、組織開展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娛樂活動等,讓辛苦半生的老年人能實實在在感受社會的溫暖。讓我們大家用愛心、孝心、細心、耐心,去關心老人!以眼勤、手勤、腿勤、嘴勤,去敬侍老人!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愛老、養老、助老的好風氣,掀起敬老愛老的新高潮。
倡議人:
20__年__月__日
尊老敬老活動倡議書精選篇7
各位同學: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我們迎來了九九重陽節。“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與和諧相伴,與愛心同行。目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當擔負起這個重任。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營造良好的愛老助老社會氛圍,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在重陽佳節到來之際,河南師范大學學生會特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
一、樹立敬老之心。尊重老人,飲水思源,與父母或長輩做一次貼心交流,如果沒有機會,就做一次電話長談,給他們道一聲節日問候和祝福,說說身邊發生的有趣事情,耐心傾聽老人回憶過去,與老人同樂,讓父母和老人感受晚輩的孝心和敬意。
二、奉獻孝老之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積極參與為老服務一條街活動;到家屬院看望離退休老教師,為他們帶去我們的歡笑和祝福,積極開展一些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動。聽老人講講過去的故事,相互交流,增加閱歷。
三、傳遞助老之情。對待老人要有真情,為老人做事要有耐心。努力為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努力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生命質量。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我們要及時施以援手。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敬老、孝老、助老,關愛身邊的每一位老人,讓老年人在重陽佳節過得更有價值、有意義,讓他們體會到節日的快樂,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幸福。愿我們共同攜手傳遞正能量,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