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
積極配合當地公安機關認真落實《公安機關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八條措施》,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切實保障師生人身、財產安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精選篇1
各位同學:
大家好!
20__年的4月30日是第__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反思日,我們利用早間晨會的時間能夠再次喚醒同學們對交通安全的重視。大地蘇醒,春風又綠。我們要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自己的心田。當它發芽開花、長成參天大樹,我們必將收獲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寧。
為了喚起人們關注交通事故正在奪去大量生命這一事實,我國把每年的4月30日定為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希望有更多的公民來關注交通安全,反思以往的行路駕車的陋習,認真審視并改正不文明的交通習慣,把寶貴生命從無情的車禍中解救出來,尊重人的生存價值和生存權利。為了喚起全體學生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4月27日上午的早間晨會,z實驗學校從即日起開展了一系列“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教育活動。
以“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為教育契機,結合學校安全教育活動和“五一”長假的來臨,通過校園廣播、班隊會、黑板報、宣傳欄等進行宣傳,并且扎實開展一系列活動:
一是各班舉行“安全三字經”活動。
二是各班出一期校園安全為主題的黑板報。
三是每天利用中午時間利用多媒體觀看各種安全教育宣傳片,用真實的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全體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珍惜生命等。
通過發放“五一”長假家長交通安全責任書,要求家長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加強對孩子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節假日期間,督促孩子過馬路走人行道、過路口不闖信號燈、不在路上玩耍、不進入機動車道、促進學生節假日期間的交通平安、永遠祥和;
孩子的交通安全,直接關系到個人成才,家庭幸福,以及社會的文明、進步、發展。遵規守紀,就是尊重生命,尊愛自我。重視交通安全,促進學生交通平安、永遠祥和,讓交通安全文明之花永遠常開。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從即日起,努力注意好自己的交通安全吧!
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精選篇2
親愛的同學們:
為積極響應教育部近期在學生中開展防溺水事故教育的號召,努力杜絕游泳溺水悲劇的再次發生,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樹立安全意識,加強自我保護,正確評估自身的游泳水平,不到那些陌生危險的自然水域,如深潭、野塘和溪邊等處游泳;
二、必須在有家長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正規有救生員值崗的游泳場所游泳,下水前要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并充分做好熱身活動,到安全的水域下水,防止溺水事件的發生;
三、即使在游泳池,也不要依賴充氣浮具,并聽從救生員的管理,嚴禁在游泳池邊追逐打鬧,推搡他人,跳水潛泳等危險動作;
四、學會相關游泳防溺水知識,并掌握一定的自救技能,如遇同伴溺水,請勿下水,降低重心借助棍、繩和衣服等可用于救生的器材,進行施救,同時千萬不要忘記向成人求助;
五、預防溺水的最好方法是到正規的游泳場所參加游泳培訓,盡早學會游泳,掌握自救技能。
六、不要到塘江邊去玩水,不到江堤下行走、玩耍和觀潮,安全觀潮必須在大人的陪同下進行。
同學們,我們是國家、民族和家庭的希望,我們一定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讓我們攜起手來,“學習游泳促健康,掌握知識防溺水”,杜絕悲劇的發生。
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精選篇3
親愛的同學們: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由于目前正值夏季,氣溫較高,各種細菌病毒繁殖迅速,已進入食物中毒事件高發期。為了提高全校同學的食品安全意識,杜絕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切實保障廣大同學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發出以下倡議:
1、樹立食品安全觀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建議同學在校期間盡量到學校食堂用餐,不從學校周圍小攤小販購買無衛生許可的餐飲品,不食用流動攤點銷售的快餐盒飯,不買、不吃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的“三無”食品,預防和減少食源性疾病,防止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2、掌握食品安全常識,杜絕一切不衛生食品。
增強食品安全自我防范意識,不采摘或不食用野果(菜)和來歷不明的可疑食物;不吃剩菜剩飯,盡量不食用自帶食物,如食用需進行徹底加熱;購買和食用食品前確認保質期,不吃過期變質食品。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證健康適度用餐。
三餐定時定量,葷素搭配,少吃零食,用餐過程中不暴飲暴食,不酗酒,不喝生水,少吃生冷、涼拌的食物。生吃的蔬菜、瓜果等食物要去皮或在清水中洗凈后再食用。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狀態。
注重個人衛生,從我做起,嚴防病從口入,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習慣。盡量不用手直接接觸食物,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日常生活注重加強體育鍛煉,保證充足的休息,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關注健康,關愛自己,關注食品安全,增強食品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杜絕疾病的發生,共同做好校園食品衛生安全工作,共建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
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精選篇4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知道嗎?校園安全大如天。在學校,學習是一方面,安全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校園處處存在著安全隱患,近幾年來,不少同學因為沒有重視安全問題,而或大或小地受了傷,流下了悔恨的眼淚。這個問題不僅僅存在我們學校,其他學校也有,令老師頭疼,天天提心吊膽。為了減少麻煩,在此我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
1、不要把鉛筆兩頭削,避免戳傷眼睛。
2、要隨時注意自己的鞋帶是否散了,別讓自己或同學因為踩到而摔倒。
3、上下樓梯不要你推我擠,避免踩踏事故。
4、倒開水時不要你爭我搶,避免燙傷。
一份倡議,一個承諾,一種責任,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時刻牢記安全兩字,敲響安全警鐘吧!
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精選篇5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結合119消防安全活動,推動我園“平安·消防”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開展,切實做好幼兒園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提高每位師幼及家長的消防安全意識,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幼兒園消防安全領導小組向全園師幼和家長發出如下倡議:
一、 “珍愛生命,關注安全”,就是對親人和自己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我們要將消防安全意識滲透于一切生活及活動中,使安全理念成為大家自覺的意識與行動。
二、園內積極開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動:消防安全教育活動課、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消防安全演練等活動,引導幼兒了解掌握各種安全知識。
三、定期排查安全隱患:定期檢查線路板、各種電器、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安全設施,將安全隱患撲滅在萌芽狀態。
四、邀請星期八小鎮進園開展公共安全素質教育活動,將警察局、兒童醫院、消防局搬進幼兒園,到時孩子們頭戴安全頭盔,實實在在地體驗一把滅火的感覺;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大家知道火的危險性,并懂得如何使用滅火器以及常用的逃救知識;尤其是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消防意識,遠離火源。
五、在家不要讓孩子玩火,切記水火無情。告知孩子家庭所處的安全疏散通道。并且告知孩子“119”為火警電話,“110”為報警電話,“120”為急救中心電話。不單獨把孩子鎖在家中,告訴孩子觸、電的危害,家庭內所有電器應該在您的監護下使用。
為了孩子的安全,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營造安全文明的生活環境吧!
消防安全連著你我他,平安幸福靠大家。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消防安全的倡議書20__,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精選篇6
親愛的家長和同學們:
火災事故多發的冬季已經到來,天干物燥,安全防火問題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你們的安全系動著學校和每一個家庭的幸福,為消除隱患,杜絕火災,現對全體學生家庭發出以下倡議:
一、在家不私接亂拉電線,避免接觸電器設備。
二、離家要把電源切斷。平日養成“人走燈滅,人走斷電”的良好習慣,離家或入睡前,應對用電器開關進行檢查,長期不用應切斷電源或拔下插頭。
三、如在家發現煤氣泄漏,應立即開窗通風,并及時通知家長,切記不要在煤氣泄漏場所撥打電話。
四、如發生意外失火,不要心慌著急。火勢不大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服或裹上濕毛毯,濕被褥勇敢地沖出去,但千萬不要披塑料雨衣;在濃煙中避難逃生,要盡量放低身體,并用濕毛巾捂住嘴鼻。逃離現場后,應立即向家長或鄰居尋求幫助,或直接撥打“119”火災報警電話,切勿自行救火。
五、當被大火圍困又沒有其他辦法可自救時,可用手電筒、醒目物品不停地發出呼救信號,以便群眾或消-防-隊及時發現,組織營救。
希望各位家長和同學們增強防火意識,掌握防火知識,遠離火災!
您的孩子,我們的寶貝,讓我們協手共同教育好孩子!
校園安全主題倡議書精選篇7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市拖拉機擁有量越來越多,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給交通安全帶來了不少隱患。我們可以看到,由于部分拖拉機駕駛員法律意識淡薄,安全意識差,拖拉機道路交通違章行為時有發生,使農機事故逐漸上升。據統計,__年全市已發生拖拉機事故120起,死亡43人,嚴重影響了農機安全生產。為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為交通參與者,我們深深感到:湖州是我們的家鄉,她的平安與我們緊密相連,為預防和減少拖拉機道路,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為打造“平安湖州”盡力盡責,我們向全市拖拉機駕駛員發出如下倡議:
一、自覺學習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成為學法、知法和守法的拖拉機駕駛員。
二、文明駕駛,依法行駛,在農機交通活動中,遵章守法。拖拉機不載人載客,拖拉機和駕駛員及時參加年檢審,不私自改(拼)裝拖拉機,按規定參加拖拉機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不酒后駕駛駛拖拉機,身體力行,保障農機安全生產。
三、牢固樹立法制意識,積極參加農機安全片組活動,自覺做好農機安全知識宣傳,為營造良好的農機安全氛圍盡力。
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名遵章守法的實踐者,確保自身與他人的安全。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以實際行動,當好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排頭兵,為推動湖州農村經濟的發展,為創建“平安湖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